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知识诈骗

法律知识诈骗

发布时间: 2020-12-23 17:23:56

1. 一个法律常识。李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请问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

不是! 判2缓3是:放你在外面,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如果3年内你遵纪守法,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即不必在关你2年。如果3年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则判的两年进去执行,还要和新罪数罪并罚

2. 什么是电信诈骗的法律知识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专置骗局,属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符合上述条件的,都是电信诈骗。
对于电信诈骗的,你们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举报。

3. 网络诈骗涉及法律的知识

对网络诈骗罪的量刑,要根据诈骗数额和具体情节综合确定量刑标准。具体专规定如下 :

第二百六十属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4. 关于诈骗相关法律知识

  1. 上述甲不能来构成诈骗罪;自

  2.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甲没有诈骗的故意,如果向公安局报案,公安局不会受理这个案件。

  3. 这是一起民事纠纷,乙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偿还借款。

5. 法律知识:刑事案件诈骗罪与普通的债权债务民事纠纷内容和形式上的区别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普通的债权债务民事纠纷
是民事行为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关系关系。基本是基于合同关系,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以及一些事实行为所引起的债权法律关系。

6. 有关诈骗的法律法规

你好,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回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答的行为。
诈骗罪是一种违法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诈骗是一种违法行为,遇到诈骗首先不能慌乱,当事人应该保存好证据,同时立即报案,另外,当事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7. 诈骗罪 法律知识

你好
1、根据《刑法》诈骗罪的规定,结合各省的金额标准,诈骗5万元的法定刑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鉴于金某有自首情节下,判处有期徒刑1年半没有大问题;如果申请检察院抗诉,估计很难得到支持。
2、如果想追回损失,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之后,另行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要求判决被告金某还款和赔偿损失。民事判决生效后,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金某暂无财产,可以申请中止执行,待有可供执行财产时申请恢复执行。

8. 谁知道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怎么识破诈骗。

法律知识对预防诈骗方面来说毫无用处,如何识破诈骗关键在于不要过于相信他人或者轻易相信陌生人,再三思考再做决定

热点内容
上海有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2-05 07:16:44 浏览:498
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视频 发布:2025-02-05 06:48:34 浏览:692
异世界法官 发布:2025-02-05 06:05:19 浏览:292
道德底线开头 发布:2025-02-05 05:55:37 浏览:101
刑法的无奈 发布:2025-02-05 05:43:55 浏览:244
青少年法律知识感悟 发布:2025-02-05 05:27:27 浏览:737
法律硕士公派出国读博 发布:2025-02-05 04:33:25 浏览:832
刑法二百一十条 发布:2025-02-05 04:18:29 浏览:512
方涛律师 发布:2025-02-05 03:29:28 浏览:288
法院审执运行 发布:2025-02-05 03:26:23 浏览: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