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责任法律责任
① 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 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
追究刑事责任的是犯罪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
2、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
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
3、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不同。
追究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制裁,可以判处死刑,比追究行政责任严厉得多。
(1)行政责任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刑法的生效时间,一般有两种规定方式: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法。我国刑法于1979年7月1日通过,7月6日颁布,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新刑法的生效日期规定在刑法第452条,即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
刑法的失效时间,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的法律的颁布代替了同类旧法的内容,或者由于原来立法的特殊条件消失,旧法自行失效法。
在溯及力问题上,我国实行从旧兼从轻原则,即:
对于在新刑法实施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使用当时的法律;
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新刑法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的,适用新刑法。
② 行政责任的形式是什么
行政责任的形式又有两种,即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具体形式:
(1)有关机关责令设定行政许可的机关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销;
(2)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
(3)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2)行政责任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第十九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条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一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第二十二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第二十三条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③ 《安全生产法》规定,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
民事责任
④ 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有什么区别
刑事责任为法来律责任所包含。自
刑事责任是指具有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所负的责任是法律明确有规定的,这也就是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律责任还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这是你的行为触犯了民法或者行政法的规定所应该担负的责任。
一般来说,刑事责任的处罚度明显高与民事和行政责任。
⑤ 什么是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内任。行政责任主要容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依法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作出行政处罚。
(5)行政责任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主要表现
一、它是一种法律责任,不是基于道义或约定的道德责任。
二、它是在行政活动中由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违反行政义务引起的,与违宪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有程度上的不同。
三、它是一种不能以其他法律责任或纪律责任替代的独立的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行政责任
⑥ 罚款是行政责任还是民事责任
罚款是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依法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作出行政处罚。行政违法是行政责任的前提,如果行为主体的行为尚未构成行政违法,行政责任就没法产生。
(6)行政责任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有无行政违法事实是判断是否追究行政责任,追究何种行政责任,以及追究谁的行政责任的首要条件。
并非所有行政违法都要追究行政责任,尤其是惩罚性的行政责任是否追究行政责任还必须考虑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和行为人的态度。
追究何种行政责任,各国依据行政法和单一行政责任法执行。一般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主体的主观恶性程度;行为情节和后果。
⑦ 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的区别具体是什么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复反了法定义务制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
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分为:行政处分(内部制裁措施)和行政处罚两种。其中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具体的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摘自网络)
⑧ 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三者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回。行政责任是个人或者单答位违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是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个人或者单位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分类不同
民事责任包括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这5种主刑,还包括剥夺政治权利、罚金和没收财产3种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主刑合并适用。
3、构成的主观要件不同
故意和过失对于刑事责任和对于民事责任的影响程度不同。由于刑事责任重在惩罚,因此故意和过失对于刑事责任的影响非常大,而民事责任主要是补偿性,但相较于刑事责任要轻得多,主要看它给他人带来的损害有多大,若造成的损害非常大,就要承担巨大的民事责任。
⑨ 法律对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年龄规定是什么
一、民事责任
《民法总则》第17、18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三、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相对于行政主体来说的,不存在对年龄的规定问题。
对行政主体来说,其责任能力的确认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是被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就行;而对行政相对人中的公民而言,法定责任能力的认定,必须是达到法定的年龄、具有正常的智力等,否则即使有行政违法行为存在也不能追究行政责任。
(9)行政责任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主要区别
一、民事责任的性质主要为财产责任。大多基于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双方是平等民事主体。
二、行政责任本质上为一种政治责任。 其性质是行政违规或违反行政纪律,还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只能在行政上对法律责任和纪律责任进行调查。
三、刑事责任指依法对刑事司法机关的刑事司法和刑事判决进行刑事评估和谴责。 这是一种犯罪行为。
⑩ 如何区分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三者的区别在于:
1、产生原因不同: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或者当事人所约定的义务而承担的责任;
刑事责任是犯罪人违反了刑法规定构成犯罪而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社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承担形式不同
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有:刑事处罚
行政责任的承担形式有: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
4、追究责任的形式不同
民事责任按照不告不理的原则,由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后再由法院判决
刑事责任则由国家司法机关予以立案侦查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在符合《刑法》规定的指定情形的,也可以由当事人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追究行政责任是在确定行政责任的基础上,有权追究行政责任的机关强制负有责任的行政机关或公务人员履行一定义务。有权追究行政责任的机关主要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
(10)行政责任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一、民事责任是指是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民事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也包括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民事责任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包括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二、中国理论界对于刑事责任的界定,观点不一。影响较大的是否定评价说,即认为,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国家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对其犯罪行为及本人所作的否定评价和谴责。
具体表现为犯罪分子有义务接受司法机关的审讯和刑罚处罚。中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负刑事责任意味着应受刑罚处罚。这是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根本区别。
三、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社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于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依法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作出行政处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