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通知书法律效力
A. 员工录用通知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有法律效益,录用通知书与其它通知的性质不一样,它属于一种具有诺允行为的认可行为,承载了合同性质。
但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书还不具有劳动合同的属性,只是单方的诺允与认可。
B. 录用通知书在法律上是什么地位
对于劳动者来说,这份offer不是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承诺,也可以不承诺,就是说,劳动者可以接受这份工作机会而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不接受,而不接受并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后果。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工作offer一旦发出并被劳动者收到,就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要受到这份要约的约束,只有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劳动者发出承诺之前通知劳动者撤销该要约,才能使这份offer失效。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用人单位还不能撤销该要约: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C. 电子版录用通知书有法律效应吗
您好,杂志社给予的通知书都有相关的要求,只要是通过杂志社官方通知的通知书,哪怕是电子版的,都是有法律效力,一般这类通知书上面都会有杂志社的章和日期,有的也会有查询电话,希望有所帮助
D. 录用通知书有法律效力吗
正常的录用通知书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了实现“告知”效果,表明单位态度,可以用“通知”形式向相关的人员予以“告知”。而“录用通知书”恰恰就是告诉当事人被录用的这一具体信息。
E. 录用通知书具有法律效力吗
LZ:
用人单位录用通知书是一个内容具体确定的要约,于送达劳动者时即已生效,用人单位内就应该受到该要约全容部内容的约束。劳动者在该通知上写明的报到日期前如期报到,即表明双方已经就该录用通知书的全部内容达成了合意,该合意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李蕊)
F. 录取通知书的法律效力包括什么
根据《合同法》,该校发出录取通知书的行为属要约,要约一旦到达受要内约人便产生法律效力。要约人即容该校不得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撤回或变更要约,否则构成违反前合同义务,要承担缔约过失的损害赔偿责任。
《合同法》还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但是,有以下两种情形之一的,不得撤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录取通知”是一种“要约”,是用人单位愿意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劳动者可以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劳动者一旦承诺同意按“录取通知”的内容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那么“录取通知”的内容就对双方都有了约束力。“录取通知”是用人单位单方面的要约。“录取通知”不等同于劳动合同,不能有了“录取通知”就不签订劳动合同。
G. 员工录用通知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三方都签字了,协议成立,不去即违约,支付违约金。 否则,协议不成立,没有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十三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第十四条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十五条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第十六条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第十七条 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第十八条 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7)入职通知书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用人单位任意取消录用通知书,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有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责任即为缔约过失责任。
如果涉及大规模取消录用,用人单位的诚信责任和社会信用也将大大受损。因此,用人单位应当谨慎发出录取通知书并合理规划录取通知书的内容。
H. 请问如果企业以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入职通知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1有效.
2如果来件说明只要打字签名确认回复即认为同意的话,那么回复也是有法律效力的。
3前提是两份邮件都收发正常,不是发送错误。
I. 录用通知书规定的违约金有法律效力吗
这是一份合同,只不过不是劳动合同而已。你签字了,就代表你认可。现在最多主张格式条款显失公平。至于行不行,要结合案情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