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标准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Ⅰ 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质量基准有何区别和联系
知道这个的人恐怕不多,很多搞环境专业的人也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含义,我来回答你:
环境基准是具有推荐性污染物浓度的科学参考值,不具有法律效力。
环境标准是以环境基准为依据,它具有法律强制性。
标准的修订工作则根据基准及有关科学成果的进展间期进行。
Ⅱ 环境标准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
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主要表现在:
1、 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
2、 环境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3、 环境标准的制定像法规一样,要经授权由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
Ⅲ 环境标准怎样分类其制定依据是什么求答案
环境元素背景值,环境容量(最大负荷量),举个例子吧:水环境污染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
环境标准是按照严格的科学方法和程序制订的。环境标准的制订还要参考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标准过于严格,不符合实际,将会限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于宽松,又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造成人体危害和生态破坏。
特点:
环境标准是对某些环境要素所作的统一的、法定的和技术的规定。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环境标准用来规定环境保护技术工作,考核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效果。
环境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也是进行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评价和城市建设的依据。
Ⅳ 我国采取的保护环境的重大措施有哪些
一、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抓好诸如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
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降低这些行业的资源消耗水平。
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以节能、节水、节材、
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在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和修订有关促进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法
律法规,同时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手段,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形成全社会自
觉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加快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作用,健全矿产
资源消耗补偿机制。
四、推行“节能型”消费政策,为企业节能减排“添动力”。通过制定实施“节能型”
消费政策,大力倡导节能消费、绿色消费。扩大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管理范围,加强节能产
品认证,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同时研究试行强制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的办法。
五、建立和完善污染治理设施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七是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环保技术与管理经验。参与国际公约和有关贸易与环境谈判,履行相应国际义务,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
Ⅳ 请问环境标准HJ 和国家标准GB 都是强制性标准吗有什么区别
环境标准 和国家标准GB 不一定都是强制性标准。
定义不同:
1、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2、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
特点不同:
环境标准:
1、对某些环境要素所作的统一的、法定的和技术的规定。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环境标准用来规定环境保护技术工作,考核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效果。
2、环境标准是按照严格的科学方法和程序制订的。环境标准的制订还要参考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环境标准过于严格,不符合实际,将会限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于宽松,又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造成人体危害和生态破坏。环境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也是进行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评价和城市建设的依据。
国家标准:
1、参与起草、修订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工作;拟定和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拟定全国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定相关制度;组织实施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协调和指导行业、地方标准化工作;负责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备案工作
2、负责制定国家标准化事业发展规划;负责组织、协调和编制国家标准(含国家标准样品)的制定、修订计划。负责协调和管理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有关工作。
3、负责组织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负责国家标准的统一审查、批准、编号和发布。统一管理制定、修订国家标准的经费和标准研究、标准化专项经费。管理和指导标准化科技工作及有关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范围不同:
环境标准:环境标准还可以按不同的角度与层次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它的制定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和现实性相统一,才能既保护环境质量的良好状况,又促进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
国家标准:坚持国际化原则,提升中国的综合竞争力。遵循WTO的规则,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大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努力实现从“国际标准本地化”到“国家标准国际化”的转变,全面提升中国的综合竞争力。
(5)环境标准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国家标准:
1、强制性条文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
2、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检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但推荐性国标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环境标准:
1、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具体讲,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度、监测方法,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Ⅵ 环境质量标准的定义是什么
环境质量标准是衡量环境质量的依据,是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也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环境质量标准包含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生物环境质量标准四类。环境质量标准适合于全国范围,地方只能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作为补充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为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存环境,对污染允许含量所作的规定。环境质量参数是环境中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等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环境质量基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是两种不同概念,环境质量基准是由污染物同特定对象(人和其他生物等)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的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环境质量标准是以环境质量基准为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制定的,由国家管理机关颁布,一般具有法律强制性。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污染物允许剂量或浓度原则上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基准值。环境质量标准体现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是环境规划、环境管理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
Ⅶ 环境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环境标准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环境标准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standard 定义1:为保护环境质量和人群健康,维持生态平衡,由权威部门发布的环境技术规范。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环境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国家根据人类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态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置、各环境要素的组成所规定的技术规范。 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渔业环境保护(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目录
环境标准的特点
环境标准的作用
环境标准的分类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控制标准
环境标准的制订原则环境标准的特点
环境标准的作用
环境标准的分类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控制标准
环境标准的制订原则
展开 编辑本段环境标准的特点
环境标准是对某些环境要素所作的统一的、法定的和技术的规定。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环境标准用来规定环境保护技术工作,考核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效果。 环境标准是按照严格的科学方法和程序制订的。环境标准的制订还要参考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标准过于严格,不符合实际,将会限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于宽松,又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造成人体危害和生态破坏。 环境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也是进行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评价和城市建设的依据。
编辑本段环境标准的作用
1、环境标准既是环境保护和有关工作的目标,又是环境保护的手段。它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定和计划的重要依据。 2、环境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劣、评价一个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只有与环境标准相比较才能有意义。 3、环境标准是执法的依据。不论是环境问题的诉讼、排污费的收取、污染治理的目标等执法依据都是环境标准。 4、环境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通过实施标准可以直至任意排污,促使企业对污染进行治理和管理;采用先进的无污染、少污染工艺;设备更新;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等。
编辑本段环境标准的分类
我国的环境标准主要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六类。 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根据适用时段的不同,又可分为现行标准和超前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是指为了保障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维护生态平衡面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它往往是对污染物质的最高允许含量的要求。 我国已发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有: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代替GB3095–82)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代替GB3838-88和GB3838-83) 3、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代替GB 3097-82) 4、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85) 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82) 为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结合经济技术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
污染物控制标准
污染控制标准,即污染物排放标准。 我国已颁布的国家级污染物控制标准: 1、废水部分 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6-83) 甜菜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5-83)等。 2、大气环境控制标准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GB3842-83)等。 3、废渣部分 有色金属固体废弃物控制标准(GB5085-85)等。 3、环境基础标准 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导则等的规定,是制订其它环境标准的基础。 我国已颁布的环境基础标准有: (1)制订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3839-83) (2)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3840-83) 4、环境方法标准 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以全国普遍适用的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作业等方法为对象而制订的标准。 我国已发布的国家环境方法标准有: (1)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GB1496-79) (2)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腐蚀性试验方法标准(GB5087-85) (3)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急性毒性初筛试验方法标准(GB5088-85)等。 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量方法,进行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或物质,对这类材料或物质必须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 它是检验方法标准是否准确的主要手段。 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为了保证污染治理设备的效率和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对环保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编辑本段环境标准的制订原则
环境标准体现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它的制定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和现实性相统一,才能既保护环境质量的良好状况,又促进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 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2、即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 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 4、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1]
Ⅷ 环境标准分为几类
1、环境标准的分类
我国环境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六类。
2、环境标准的分级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和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等自由国家标准,并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
(8)环境标准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环境标准的特点:
环境标准是对某些环境要素所作的统一的、法定的和技术的规定。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环境标准用来规定环境保护技术工作,考核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效果。
环境标准是按照严格的科学方法和程序制订的。环境标准的制订还要参考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标准过于严格,不符合实际,将会限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于宽松,又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造成人体危害和生态破坏。
环境标准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也是进行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评价和城市建设的依据。
环境(人类生存的空间)内涵:
人们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囊括了对人发生影响的一切过去、如今和将来的人、事、物等全部社会存在,其中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社会关系等社会现实,则是更为重要的心理环境。
人不能反映生活环境中的全部事物,实际上对人心理发生影响作用的心理环境只是人整个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在同样的客观环境中,每个人所受到的影响也并非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