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虚假信息法律责任
A. 网上散布不实言论的处罚依据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要依据情节而定,依照《治安处罚法》,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在网上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依据《治安处罚法》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 5000 次以上 ,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 500 次以上的 , 应当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 " 情节严重 ", 可构成诽谤罪。
需要注意的是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 , 造成严重后果的 , 最高将被处以七年有期徒刑。
B. 传杨振宁去世假消息博主在微博发布假消息后道歉,是否应继续承担法律责任
3月23日,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告诉记者,涉事博主的造谣行为已经构成违法行为,属于民事名誉侵权,需要赔礼道歉,并且可以采取一定的行政处罚。
许浩表示,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涉事博主及时删文并道歉自罚。对此,许浩表示,这属于积极悔过的表现,及时消除了不良影响,挽回损失,情节上可以从轻处罚。至于罚不罚、如何罚?需要执法机关决定。
(2)微博虚假信息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微博大V转发没有依据的内容造成谣言扩散处罚将更重:
记者发现,该博主目前有108万粉丝。许浩表示,微博大V的网络影响力较强,在法律上的注意义务较普通人更高,其转发信息前需要考虑信息是否属实、措辞是否得当等。如果微博大V转发没有依据的内容造成谣言扩散,处罚将更重。
“网络谣言虽然没有翅膀,但散播十分迅速。”许浩表示,目前我国对于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正不断加强,但由于很多谣言匿名发布,执法部门在打击谣言时还存在一定困难。许浩说,虽然很多谣言在事后得到澄清,但造成的影响依旧难以消除。打击网络谣言,更加需要公民的守法意识。
C. 虚假微博转发入罪如何量刑标准
虚假微博转发入罪判定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 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传播谣言要负什么责任
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从而为诽谤罪设定了非常严格的量化的入罪标准。
也就是说在微信、微博或者其他社交软件上传播诽谤他人的消息,当点击量与转发次数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被认定为诽谤罪。根据我国《刑法》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15年11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在现行刑法第291条中增加了一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拓展资料:
光凭法条的原文想必不少人还是对此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以下例子帮助大家理解这条新增法条的主要内容 。
例:某网民为了增加自己微信公众号的点击量,故意编造多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的消息,并大肆在微信朋友圈上传播,造成该地区人们出现恐慌,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该网民为了谋取个人利益,编造多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的假消息,符合法条中所述“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然后其又在微信上大肆传播,满足“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这两个行为已经具有构成犯罪的主观条件,再加之其传播的消息造成了该地区人们的恐慌,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满足“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该网民已经构成了犯罪,将受到相关的处罚。
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谣言行为的同时,警方希望广大网民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增强自律意识、法律意识,规范网络言行,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为社会营造一个和谐、文明、清朗的网络环境。
E. 网上传播虚假信息要承担哪些责任
法律分析:编造虚假的疫情、灾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则会按照危害性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刑罚。涉及网络谣言的刑事犯罪,可能触犯的罪名有很多,实务多发的罪名主要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F. 网上散布不实言论,法律怎么判
传播“网络不实言论”需怎样处罚
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的处罚。例: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2.造谣严重侵犯人权时,可以参照《刑法》侵犯人身权利的条款。诽谤罪《刑法》条文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G. 在网络上造谣、传谣,散布虚假信息,应依据哪些具体法律处罚规定
在网络上造谣、传谣,散布虚假信息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范围。
〈中华人民共版和国治安管权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
腐蚀性物质
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
危险物质
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H. 易烊千玺工作室转发律师声明称将起诉造谣者,对方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对方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如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以及消除不良影响;行政责任如拘留和罚款;更有甚者,对方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造谣无小事,任何种类的造谣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规制,而且也会得到应有的制裁。
公众人物更易成为被造谣的对象,因为他们更具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能够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造谣者会发布有关的谣言,并且企图恶意诋毁他人的名誉。易烊千玺便是受害者之一,其工作室将会追究对方其法律责任。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造谣者可能会承担以下责任:
对方可能会被行政拘留或被追究刑事责任,若其行为无法构成犯罪,则造谣者会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若其行为达到了法定条件,并且构成诽谤罪,则造谣者会被刑法制裁,并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为造谣行为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是对个人利益的侵害。若情节严重的,也会损害公共利益,所以造谣者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I. 热搜!发布唐山打人事件谣言320个微博账号被关闭,造谣需承担哪些责任
造谣者要承担责任如下:1、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2、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3、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传谣需承担法律责任。请广大网民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净化网络环境,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