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协议有录音有法律效力吗
1. 口头承诺与手机录音有没有法律效力
口头承诺是没有法律效应的,因为法律讲的是证据,口头承诺如果有很多人在旁作证的话,就具有法律效应了。录音的话是有法律效应的,在庭审上拿出录音作为证据的有效力度还是很大的,
2. 口头协议如果能提供录音是否有法律效力
口头协议的录音有法抄律效力,但是只能做为一种在法庭上的一种辅助性的工具,另外一点,只有公安和国家安全部门的专业器材才能起到法律效力,因为代表着国家,国家当然代表着公正,另外一点,代表着,器材和处理事务的专业和权威性。在这时,这种证据才有实效,其它的形式,只能做为辅助证据。并不是主要的证点。
口头协议是协议的一种,但有其非常明显的局限性,它是指不用书面的形式,通过口头达成的协议,这种协议一般是有法律效应的。
拓展资料:
口头协议也是合同形式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关于“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规定,人们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或协议。
口头协议,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方没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双方不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双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没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订立合同的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这个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3. 一般情况下口头协议有效吗有录音的。
口头协议有效的,这是合同的一种,录音是可以作为证据的,具体如下:
《中内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容
第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3)口头协议有录音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合同和合同免责无效的特殊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4. 中间人办事的口头承诺,对方录音有法律效力吗
要看具体获取的情况是否合法,以及是否能够满足下列的一些条件,才能使口头录音具有法律效力。
一、录音不得侵犯他人隐私:
《若干规定》第68条关于非法证据的排除范围,限于“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前者包括以拘禁、胁迫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取得的证据,后者包括一切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
二、录音的证据尽量不要单独使用:
录音、摄像等视听资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只有在有其他证据以佐证而补强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案件的定案证据。我国民诉法和司法解释都有规定,如民诉法第6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辩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而《若干规定》第69条则进一步明确规定,“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三、录音要尽量保留原始载体: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 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22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提供复制件的,调查人员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其来源和制作经过。
5. 口头合同当时没签有录音有效吗
有效 但是你要证明你的录音确实是关于你的诉求的录音 而且你的录音能否确实的证明内你们协议的内容也是个容问题
另一个问题就是对方是否有其他效力更高的证据 比如合同 律师鉴证 公证等等 总之 有录音的口头协议 要生效 1要没有相反的证据 2要录音本身具有效力
6. 口头协议,有录音是否生效,受不受法律保护。
视听资料不能独立作证 如果无其他证据佐证 则证明力不强
7. 口头承诺的录音具体法律效力吗,起诉有胜算吗
一、来录音可以作为证据的一种,如源果具备证据条件是具有证据效力的。
二、承诺属于诺允合同,只要其诺允事项不违反法律法规与公序良俗,承诺事项(责任义务)双方认可,是有效的。但要是违反了法律法规、公序良俗或一般常理,在承诺人不履行时,这种承诺则是无效的诺允合同。(比如某女与某男产生婚外情期间,男方与女方在没有其它合同债务责任时,向女方承诺为女方买一套住房,男方不履行时女方主张权利不会得到支持)。
8. 口头协议提供录音是否有法律效力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过一些场景,和一些半生不熟的人谈点不大不小的事情,专门写个协议签个合同显得太正经,但没有一点依据心里面又很虚。这个时候,大家可能会用一个简单的口头协议来证明双方的承诺,而这个口头协议一般也就是用录音的形式保存。
那么,究竟口头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呢?
《合同法》第十条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法律规定必须使用书面形式的合同,比如技术开发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房屋销售合同等,只要当事人愿意用口头协议的形式,那么在理论上它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当然,口头协议也不是万能的,起码它本身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比如协议中的当事人必须是拥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协议的内容必须不能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不能使对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进行协议等等。
接着,我们就来看看录音这个事情。
录音作为口头协议最重要的载体,自然也是拥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却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这么几条:
第六十八条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七十条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一)书证原件或者与书证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副本、节录本;
(二)物证原物或者与物证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照片、录像资料等;
(三)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
(四)一方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对物证或者现场的勘验笔录。
也就是说,口头协议录音要具有法律效应,至少是在双方都自愿被录音并以此作为省局的情况下获取,而且里面的内容必须是清晰的,没有混淆性的。如果没有保证这几点,口头协议录音的真实可靠性就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录音在很多案件中只能作为一个辅助的证据,而非唯一证据,所以,如果要进行口头协议,除了录音之外,还要尽可能的多保留各种更加客观真实可靠的证据,比如文字聊天记录、邮件、转账记录等等,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