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法律分类的责任
A. 三级医疗责任事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复处理办制法 》
(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 第二十条 对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当根据其事故等级、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分别给予以下行政处分:
一级医疗事故: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
二级医疗事故: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
三级医疗事故: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
第二十一条 对造成医疗技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吸取教训,一般可免予行政处分;对情节严重的,也应当依照本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B. 医疗事故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法律责任:
《刑法》第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5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除依照前款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医疗人员作为刑事责任主体,其行为特点是,主观上有重大过失,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漠不关心;严重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一般指《条例》第4条规定的一级和二级医疗事故,即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或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刑法所讲的医务人员应当是指《条例》第55条规定的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
对医疗事故责任主体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没有对医疗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主任人员处以刑罚,在于充分注意到了医疗行为的高风险性,扩大刑事制裁会抑制医学创新,不利于医疗事业发展,整体上看也不利于患者利益的保护。
C. 医事法律的内容
医事法律的内容就是指医事法律体系的内容,一般来说,医事法律体系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主体立法
医疗行为主体包括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包括临床、预防和保健机构三大类,具体来说包括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急救站以及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有关立法的内容包括医疗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医疗机构审批的程序和要求,医疗机构执业的基本规则,医疗机构的权利和义务,行政监管以及违法违规的处罚等。医务人员主要是指医师、药师、护士及医疗辅助人员。有关立法的内容包括各类具体医务人员资格获得的基本条件,申请注册的程序要求,执业的基本原则,权利和义务,行政监管以及违法违规的处罚等。
医疗行为立法
对医疗行为的规范和监管,应当是医事法律的主体内容。医疗行为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技术含量高,更新快。医事法律的技术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医疗行为立法上。由于医疗行为的多样性和技术性,一般的立法程序、修改程序都难以满足其要求,涉及医疗行为的立法,除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之外,更多的应当是各行业协会制定和发布的技术规范、诊疗标准、实施指南等技术性法律文件,这些技术性文件应当属于技术法规的范畴,也是医事法律的构成部分。
医疗用品管理立法
医疗行为是医务人员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所实施的专业行为,医务人员在实施这些专业行为的时候,往往要借助其他的专业性物品,这些物品即为医疗用品,包括药品、血液及血液制品、试剂、医疗器械、医疗耗材等。对于这些医疗用品的生产、流通、保存和使用,都应当有严格的程序和规范,这样才能保障医疗用品的产品质量和卫生质量,才能够保障患者在使用中的安全,从而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疗争议处理立法
由于医疗行为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机会性,出现医疗争议的可能性也会较大。医疗争议和纠纷的解决,一直都是各国医事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有的国家没有一部具体的医疗争议解决的法律,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有具体的评判标准和原则。
在我国,医疗机构具有社会福利的特殊性,不属于完全的市场经济主体,其所实施的医疗行为也不能完全用市场行为来衡量,由此引发的医疗争议,在处理上就应当恰当衡量医患双方的利益,要制定出既能够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又能够不影响医疗机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
D. 医事法律专业
楼上讲的还有一定可取性,但是看来只是门外汉……
我就是这个专业的学生,这个专业现在好像只有一两届研究生毕业。
医事法律这个专业人才稀缺,但是本科就业依旧相当不好,只能占到7%—9%,但是研究生就业率就很高了,在370%以上,就是说这个专业研究生很有挑头!所以看你想念到什么文凭了,要是想念到研究生以上就可以选!而且前景很好!本科就算了吧,多数都是保险公司做推销去了……
这个专业只招文科生,是个纯文专业,但是好的本科都在医学院哦~好的研究生都在法学院,因为在本科时,是医学法学并重的!医学院的医学专业更专业,有人体解剖、病理解剖、实验诊断等学科的实验课程,开设的医学课程也相对很多,毕业要求达到会一般疾病的诊疗的水平,法学院应该就不行了吧,很多实验直接就用私人的,还要有专业的解剖楼和切片室!
但是这个专业真的很累很累,跟高中没啥区别,就是相当于自己修了双学士“医学+法学”,所有课程都开!!很多的课,从周一到周五全天基本都有课……临床都可怜我们……
我是辽宁医学院的一是法律专业,在锦州,临渤海。但是这个城市肯定是不美了……像是解放前的……
我们学校是我们专业是4年制的,还有别的地方5年制的,毕业之后给的是管理学学士证,这个挺憋屈,学医、学法都很苦,而且我们专业基本不学管理,但是还是管理学学士,研究生就是法学的了!
好像重庆医科大的也不错~可以在追问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哦~
E. 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有几种
在医疗事故发生后,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时,一般是由医疗人员与医内疗机构承担,作为责容任主体。医疗人员作为刑事责任主体,其行为特点是,主观上有重大过失,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漠不关心;严重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一般指《条例》第4条规定的一级和二级医疗事故,即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或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刑法所讲的医务人员应当是指《条例》第55条规定的“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
F. 法律医疗事故 责任划分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8)项规定:“因医专疗行为属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过错推定和因果关系推定。
2.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就意味着受害人在因果关系的要件上不必举证证明,而由法官实行推定。受害人只要证明自己在医院就医期间受到损害,就可以向法院起诉,不必证明医院的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实行因果关系推定以后,如果医疗机构认为自己的医疗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可以举证证明自己的主张。证明成立,推翻因果关系推定,免除医疗机构的责任;不能证明的,因果关系推定成立。
3.实行过错推定,受害人不承担证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的责任,法官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如果医疗机构主张自己无过错,则须自己举证证明。证明成立的,免除其责任;不能证明的,则过错推定成立。
G. 医事法律
中国期刊网
H. 医事刑事犯罪有哪些
一、医事法律责任必须由医学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具体规定只有医学法律、法规、规章在设定权限范围内做了某些明确规定,行为人才承担某种相应的法律责任。二、医事法律责任是违反医学法律规范的后果只有在构成医事违法的前提下,才能会行为人承担相应的医事法律责任;不构成医事违法,也就无须承担医事法律责任。三、医事法律责任只能由法定机关追究追究程序按法定程序进行,当事人对追究其医事法律责任不服时,一般应向上一级机关申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四、医事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综上所述,医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医学法律规范而应当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责任。2、医学法中规定的法律责任有哪几种?按照行为人违反医学法律规范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我国医学法中确定了三种医事法律责任,即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一、医事刑事责任医事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了刑法在医药卫生方面的规定,构成了犯罪,所必须承担的受刑罚处罚的法律责任。其主要特征是:(一)刑事责任是因犯罪行为而产生的。(二)刑事责任具有不可转移性。即刑事责任的承担者只能是犯罪行为人。这与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是可以转移、发生变化不同。(三)医事刑事责任是最为严厉的一种医事法律责任,是对医事违法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四)刑事责任只能由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予以追究,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或个人都无权追究任何人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定罪原则,我国刑法分别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渎职罪”三大类犯罪,确立了医药卫生方面的医事刑事责任。(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医药卫生犯罪。主要有: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化妆品罪。(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医药卫生犯罪。其中,属“危害公共卫生罪”的有:甲类传染病传播罪、违反传染病菌(毒)种管理规定肇事罪、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罪(第332条)、非法组织他人卖血罪、强迫他人卖血罪、非法采集供应血液罪、非法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违反血液及其制品管理规定肇事罪、重大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非法实施破坏计划生育手术罪、逃避动植物检疫罪。属“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境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非法提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罪及传播性病罪。(三)渎职罪中的医药卫生犯罪。主要有:国家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传染病防治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等。另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种。医事刑事责任方面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二、医事行政责任医事行政责任,是指行为人在违反医药卫生法中有关医事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造成公民健康的一定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主要特征是:(一)行政责任产生于违反医学(卫生)行政法律法规。只有违反了医学(卫生)行政法所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才承担行政责任。而这同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必须承提民事责任,违反刑法必须承担刑事责任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行为人因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相应的法律后果。
I. 医事法律
法学家们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法律,包括从法制史和哲学,或从如经济学与版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权的方面来探讨。法律的研究来自对何为平等、公正和正义等问题的讯问,这并不都总是简单的。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郎士于1894年说:“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时禁止富人和穷人睡在桥下、在街上乞讨和偷一块面包。”
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是相当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统称,分别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进行的事务和不可进行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