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法律责任
⑴ 教唆宠物伤人法律责任
此种情形中,受害人遭受的损害是因为第三人的过错行为致使动物造成他内人损害的,实际容上动物只是第三人实施侵权的工具,动物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是引起损害发生的原因,对损害后果的发生没有因果关系。没有因果关系本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但为了充分保护受害人,使受害人遭受的损害能够得到填补,《侵权责任法》规定此种情形下,受害人既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动物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动物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这种规定的责任形式属于不真正连带责任,在不真正连带责任中,不真正连带责任人任何一人为清偿完毕后,受害人即丧失了向其他不真正连带责任人请求清偿的权利,但是由于存在终局的责任承担者,承担了清偿责任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人有权向最终承担赔偿责任的人进行追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三条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⑵ 请教一个关于宠物方面的法律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家庭都有饲养宠物的习惯。但宠物的不断增加,相对的因宠物伤人的纠纷呈逐年增多趋势。近几个月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多起因恶犬伤人事件,不仅给受害人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乃至剥夺了生命,这让公众惴惴不安,闻犬色变。那么当宠物伤人事件出现后,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呢,本文予以探析。
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等多部民事法律对动物伤人案件都有明确的规定。《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同时,该法第八十条规定:“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从上述法条规定的内容来看,首先,动物致人损害行为属特殊侵权行为,该类案件实行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原则,只要发生宠物伤人事件,对该损害结果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论其是否具有过错,都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其次,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受害方承担的举证责任包括:受到损害的事实;损害结果是由侵害方所饲养或管理的动物造成的。实践中一般的证明应有事件发生的录音、录像、报警后的询问笔录,正规医院的诊断证明以及证人证言等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五)项的规定,由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有证据证明的可以适当减轻或免除自己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再次,此类案件应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误工费等;造成残疾的,还应赔偿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造成他人死亡的,还应赔偿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和丧葬费。但笔者认为,此类案件精神损害抚慰金则不应赔偿。
二、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规定:“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从该条可以看出,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为罚款和拘留。
三、关于承担刑事责任的思考
在我国大型犬是指犬成年时体重在30-40公斤,身高在60-70厘米的犬。超大型犬是指成年时,体重在41公斤以上,身高在71厘米以上的犬种。大型犬和超大型犬只适合特种职业饲养,适用而不能由一般民众饲养。在发生大型犬或超大型犬伤人的事件后,是否应当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责任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恶犬伤人即使严重也不能追究主人的刑事责任,而只能是承担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其理由如下:首先,从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来看,只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犬的主人故意唆使犬去咬伤他人(此时犬作为主人侵害他人的犯罪工具),否则,几乎还没有因为犬主人的过失而由主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案件;其次,目前为止,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责任还缺乏法律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和其它刑事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犬伤人后可追究主人的刑事责任。虽然国家卫生部于1980年颁布的《家犬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如有违本条例者,按照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直至起诉追究刑事责任。”但是该条例仅属部门规章,缺乏与刑事法律的有机衔接,具体如何追究,以哪条追究,定什么罪处什么刑,在刑法上都缺乏规定。有的专家学者提出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来追究“恶犬杀人”,但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还有的专家学者提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口袋罪来追究,但《刑法》中同样缺乏明确规定。面对这一法律难题和现实困境,基于刑法理论中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恶犬伤人案件只能“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赔钱了事。最后,刑事责任的追究是对当事人最为严厉的处罚,牵涉到人的权利和自由。“犬犯罪”是否应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责任尚需全国人大常委会拿出意见或由“两高”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才能为之。
另一种观点认为,恶犬伤人严重的应当追究主人的刑事责任。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责任已有法可依。只是长期以来,很少对犬主人实行刑事追究,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犯罪,主要是司法机关在对于此类案件的处理存在着刑事法律上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把现有法律规定用足用完,并不能说是无法有依。其次,从立法上看,国家卫生部1980年颁布的《家犬管理条例》第七条就有追究犬主人刑事责任的规定。同时,我国《侵权责任法》将《民法通则》中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换成了“侵权责任”,其目的就是一改往日对该类案件从轻处罚的弊端,把轻视刑事犯罪行为升格。再次,根据犬主人的主观恶性程度,依照《刑法》按“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罪”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责任,同时对受害人家属承担民事责任;或者以“危险应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处罚。恶犬伤人归根到底还是主人的失职,随着社会发展,诸如恶犬伤人等一些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不断出现,国家为了严重此类行为,在刑法修改时必须与时俱进增添这些新的内容,把其与故意放火、冰火、爆炸、投毒相当的危害方法,足以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合为一类,来加以惩处,这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国家对人民群众生命的极大尊重。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应当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责任。但笔者认为在追究犬主人的刑事责任时,可能会存在一些疑难、复杂问题,即通常情况下,犬的饲养人或管理人为整个家庭的成员,在犬致人伤亡的情况下,该如何追究犬的饲养人或管理人的刑事责任呢?是追究整个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刑事责任还是他们当中的一个或几个呢?更为复杂的情形是:分别属于不同家庭饲养的两只以上的动物在打架过程中共同致人伤亡时,该如何追究饲养人或管理人的刑事责任呢?动物致人伤害要达成何种程度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呢?因此,笔者认为上述问题都需要我国的立法机关通过立法形式或者授权“两高”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进一步予以明确和细化,便于在司法实践中进行操作和实现裁判的公平与公正。
⑶ 动物伤人,法律责任如何认定
一、饲养动物伤人责任怎么认定
(一)须为饲养的动物。饲养的动物是相对于野生动物而言的,指被人所占有、控制并喂养的动物。不包括微生物(细菌、病毒),因微生物致人损害的,应依照《侵权责任法》第72条规定的高度危险物致人损害承担责任。
(二)须因饲养的动物独立加害造成他人损害,换言之,“动物危险实现”。所谓动物“独立加害”,指动物自主或者在外界刺激下基于其本能而不是在人的有意识的强制或者驱使下实施自身动作,从而导致他人人身、财产损害。
(三)须给他人的财产、人身造成损害。动物致人损害的形态可分为:
1、动物致人损害的独立动作多为积极动作,如牛抵人,马踢人等;但在某些具有造成损害的特别危险情况下,动物的消极动作也可构成动物致人损害,如牛卧于铁轨导致火车出轨。
2、动物致人损害,既可以是直接加害于他人;也包括动物的动作间接致人损害,如马受惊后撞翻路旁的车辆,因车辆翻到而致人损害。
3、动物致人损害除包含积极的人身、财产损害外,还包括动物造成妨害状态,如恶狗当道,阻吓未成人致无法通行。受到妨害者自可请求排除妨害,因此受有损失的(如因绕道多支出的费用),有权请求赔偿。
二、宠物伤人要怎么赔偿
宠物致人损害,其损害后果往往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单纯的财产损害,如财产被动物撞击导致损坏;
(二)对人身造成暂时损害,如被动物追赶导致脚扭伤,被动物咬伤肌肉等;
(三)对人身造成永久性损伤,如致残或在显著部位留下永久性的疤痕等;
(四)致人死亡。动物致害造成的损害后果不同,其赔偿范围也不相同:造成单纯财产损害的,只需就其直接损失进行赔偿;对人身造成暂时损害的,受害人需一定时间恢复,除赔偿直接损失外,还应支付医疗护理费用、失去的误工工资或其他收入等;对人身造成永久性损伤的,应根据具体的伤残程度,赔偿医疗护理费用、失去的误工工资或其他收入、残疾生活补助金等;致人死亡的,还会涉及到救治费用、丧葬费、抚慰金、以及受害人生前抚养者(如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费用等。
在实践中,对损害后果的计算,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动物致人损害案件中,很少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因为采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赔偿额通常是受到限制的,而且原告不得主张“惩罚性赔偿”;
(二)是有些受害人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往往忽视可得利益的丧失以及致残的赔偿;
(三)对赔偿数额的确定,应考虑到经济发展、物价不断上升等因素,克服目前赔偿额偏低的状况。
⑷ 有关狗狗的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七十八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七十九条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条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一条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第八十二条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三条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八十四条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4)宠物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养狗注意
1、遛狗拴根绳。我住的小区里老年人居多,养狗做伴的不在少数。每到清晨、傍晚遛狗“高峰期”,邻居见面打声招呼,狗也彼此叫唤两声,增进感情。
可仔细一看,许多狗主人遛狗时不牵绳,特别是有的老年人,背着手在前边散步,狗在后面小碎步跟着,时左时右,看似温馨,却令人心惊。路上车多人多,狗容易乱跑被车撞到,不牵绳的狗还可能失控,咬伤行人和其他狗。所以遛狗时,别忘了戴上那根牵引绳,保证狗一直在自己的视线内。
2、减少噪音。“不是我让它不叫,它就不叫了。”这是养狗族的普遍无奈。我家小狗也一样,在家“彬彬有礼”,一出门就惹是生非,对着行人和别的狗吼叫示威。训练狗不乱叫,得奖罚并进,当外人出现时给点奖励安抚,若还不停止则及时惩罚,狗才能镇定下来。
3、处理好排泄物。宠物狗出没的小区、公园、人行道、树坑、草丛里,总是处处“埋雷”。正是盛夏时节,谁也不想跟狗屎、狗尿“不期而遇”,更何况还会滋生细菌与蚊虫。平时在家,我会训练狗定点排泄,外出遛狗一定带好粪便袋;爱干净的甚至可以随身带瓶水,及时冲刷掉狗屎、狗尿给路面带来的痕迹。
⑸ 请问中国法律中,虐待小动物致死违法吗有多严重[不是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六个月以下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罚金;情节相当严重或者造成相当严重后果的,处六个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故意虐待动物,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开展虐待动物的表演或者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不做区分,扑杀已经防疫的动物,或者采用非人道的方式扑杀动物,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以商业为目的,违反本法规定,从活体动物身上摘取器官及衍生物,贩卖动物器官,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
本章所指的虐待,是指故意以残酷的手段或者方式给动物以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或者以残酷的手段或者方式杀害动物。
实行争议编辑
一、立法不具备可操作性。何为虐待缺乏量化的标准,相关的司法鉴定也不成熟。比如狮子钻火圈,就很难界定狮子是否受了“强迫”、是否因此受到了伤害。
二、人类对动物的态度更多表现在道德层面上,更多靠道德的约束,采用法律的手段来强制执行,矫枉过正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中国当前的司法资源和社会资源十分有限,在社会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之前,动物立法显得超前。
四、立法客观上会提高饲养和保护动物的门槛,带给动物的很可能不是保护,而是伤害。
五、对少数民族的民族传统没有进行适当的法律解释,一些民族的传统娱乐方式可能消失,比如斗鸡和斗牛。再如苗族的牯藏节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宋代至今是一项民族传统。是否会因此消失。
⑹ 如果隔壁宠物被我家宠物传染病死掉需要负责法律责任吗
不会,最多只会让你家狗去检查,然后你跟人家狗的主人好好沟通,看怎么把这个事解决,不会负法律责任的
⑺ 开宠物店有什么法律责任
现在的法律还没有针对宠物店的专门条例。
开宠物店办理相关的手续。宠物店不经营宠物医疗的项目,只要简单的办理个体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就可以了。店主可携带店面房产证复印件(如果是租的房子还需提供《租房协议书》),身份证复印件2张,一寸照片5张到当地工商所申领表格,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后,到当地税务所申请税务登记证。
若宠物店经营活体销售或宠物医疗项目,还须获得卫生部门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和畜牧部门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动物诊疗许可证》。
⑻ 狗咬人,狗主人应承担什么责任,法律有没有规定
被咬的人故意挑逗宠物,惹怒宠物造成其个人伤害的,由挑逗人自行负责,主人版不需要承担任何权责任
如果因为宠物主人没有尽到监管责任,造成宠物咬人(就是被咬人没有过错),则宠物主人对被咬人的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护理费等费用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被咬人属于特殊职业,被咬伤后对其职业发展有影响的,还可以主张精神赔偿金。
案例:月长石所在这里,前段时间发生一起一名十几岁,学习舞蹈的小女孩在路上被狗咬伤,后来法院判决,狗主人赔偿医疗等费用8000余元,同时因为小女孩特殊的职业,咬伤对其舞蹈发展有影响,还支持了8000元精神损害赔偿
⑼ 关于宠物伤人的相关法律条例
这是《侵权责任法》第十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中的相关规定:
第七十八条回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答,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七十九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条 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一条 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第八十二条 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三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八十四条 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⑽ 开宠物店需要承担的职业法律责任有什么
您好!开宠物店无证经营是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专办法》第四条属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二)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三)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
前款第(一)项、第(五)项规定的行为,公安、国土资源、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新闻出版、药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许可审批部门(以下简称许可审批部门)亦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予以查处。但是,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如能提出更加具体的问题,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