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诈骗法律责任
⑴ 2013年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就共守“七条底线”达成共识:法律
D选项错误
解析:
不负责任的行为,可以构成道德上的责任内或法律上的责任。违反法律的行为必然容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违反道德的行为,则并不全部需要法律的介入,所以不负责任的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制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故选D。
⑵ 微信被骗钱了,要打什么电话请求客服帮助
微信被骗钱应该打什么电话求助?
⑶ 建设个人论坛 以学习互助为目的的 违法吗 情节严重吗 会受到什么法律责任 回答必的分
只要不发布违规的东西,是不违法的。违规的那肯定是不行了
⑷ 朋友在社区论坛公布她人信息并贴了她人照片,事后及时删除,会付法律责任吗
在论坛发贴曝光他人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属于犯罪。
不管网帖内内容如何容,随意曝光他人隐私的行为都是违法的。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个人行为等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权,受法律保护,没有特定机关和本人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将其公布。因此,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去发帖曝光他人的行为,发帖者首先涉嫌侵犯别人的隐私权,如果曝光内容是捏造的,发贴者更可能损害了他人的名誉权,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属于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9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⑸ 论坛社区或信息平台,上面有虚假信息,如果投诉过仍不删除,是否需要负法律责任
网站方是有赔偿责任的,因为作为平台方,有义务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只是一般时候,除非损害比较大,被骗的损失不大的话,那么很多就放弃了,因为此类案件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⑹ 自己银行卡是否允许买卖,是否构成犯罪
用自己的身份证花上几十元办理两张银行卡再出售给他人,轻轻松松就能赚到4000元,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你会心动吗?
山东反诈中心提醒您,
这种行为很可能已经涉嫌犯罪,
切莫贪图眼前小利而触犯法律底线哦!
近日,某市人民检察院对出售自己名下银行卡,为他人实施信息网络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的陈某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提起公诉。
简要案情
2019年6月份,陈某听朋友张某说,只要把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卖到境外去给他人使用,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赚到钱。正愁着没钱花的陈某听后,觉得这个赚钱的方式轻松简单,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银行卡可能会被用作非法用途,但仍将自己名下的两张银行卡及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U盾以4000元的价格出售给张某,并将银行卡、手机卡等物通过快递邮寄至张某提供的地址。后经公安机关调查,陈某的银行卡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网络诈骗,被害人汇入陈某银行账户的钱款合计人民币20万元。
某市人民法院对陈某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近年来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各种传统犯罪日益向互联网迁移,网络犯罪呈高发态势。犯罪分子实施电信诈骗、开设赌博网站、洗钱等信息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均需要使用银行账户进行资金的支付结算。随着通讯、金融行业实名制政策的落地,犯罪分子为了规避公安机关调查,只能购买他人实名登记的银行卡、手机号码卡来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因此,你高价出售的银行卡,很可能会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电信诈骗、开设网络赌场等信息网络犯罪,而你也将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为他人实施信息网络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