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股东只分红不参与决策协议法律效力

股东只分红不参与决策协议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0-12-24 15:29:43

㈠ 股东协议有法律效力

股东协议具有法律抄效力。订立协议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从制度上乃至法律上,把双方协议所承担的责任固定下来。作为一种能够明确彼此权利与义务、具有约束力的凭证性文书,协议书对当事人双方(或多方)都具有制约性,它能监督双方信守诺言、约束轻率反悔行为,它的作用,与合同基本相同。

㈡ 占股100%的全资股东不是法定代表人而对外签订协议,协议有具有法律效力吗

在签署协议的股东之间具有法律效力,对于合同以外的善意第三人不发生法律效力。

㈢ 股东攻守同盟有法律效力吗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协议。

这条是无效的约定,股权转让是公司法的半强行性规定,保障股东可以退出公司,内公司章程可容以规定更宽松的转让条件但不得更严格,私人协议就更不能禁止股权转让了。

你们定的协议等于在修改法律,法律说可以转让,你们的协议说不得转让。法律说章程可以对转让股权另行规定,但没说可以股东自行约定排除公司法的规定。如同婚姻法规定公民有结婚的自由,奇葩恋人写个协议不准对方跟他人婚嫁,你说有效没。

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㈣ 股东放弃管理权和分红权的约定具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尊重意思自治,如果是自愿放弃的,应该是有效的。

㈤ 内部股东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从民事角度来看能否法律支持

在签署协议的股东之间具有法律效力,对于合同以外的善意第三人不发生法律效回力。

有法律支持,按答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有效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条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上述三个条件来看,内部股东协议具备了生效的要件。所以是有效的。

㈥ 请问公司给我“干股”,这有法律效力吗

具有法抄律效力。

“干股”本质是袭赠与关系,只要符合赠与的法律规定及公司法的规定,“干股”是可以受到法律保护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第三条第二款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6)股东只分红不参与决策协议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常见的干股取得方式:

1、股权赠送

公司设立后,股东直接将部或者一部份股份赠与他人,受赠人就成为“干股”股东。

2、股权激励(无偿或低价转让部分股权)

一些高科技类、管理类或者其他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大股东将自己手中的部分股权无偿奖励、或者优惠价格转让给受激励对象。

受激励对象往往都是对企业贡献较大的技术性、管理性人才或者其他核心人员,这样股权激励以后,他们与公司不仅仅是劳动关系,还有望与老板一样取得利润分红,更加具有吸引力。

不过,因股权激励获得的干股,其权利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股权限制转让,业绩达到一定标准,工作满多少年等等。

㈦ 只有股份转让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应吗

1、从民事角度,只要该协议是合同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即为有效;但回涉及公司股份,就答必须符合公司法相关规定。
2、公司法规定:股份转让人必须书面向股东会提出申请,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超过1/2以上股东同意即可转让。股东既不同意转让又不在30日内购买股份,视为自动同意。
3、股东会通过转让的决议后,股份转让协议书才能生效,然后受让人凭股东会决议和股份转让协议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备案,才能收到法律保护。
4、如果未取得股东会决议,那么这份协议对公司无约束,受让人只能向转让人追索损失。
5、如果取得股东会决议未办理工商备案,你享有股东权利,但不能对抗第三方,比如你以股东名义签署相关文件无法律效力,而转让人以股东名义从事的行为从法律上继续有效,因此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失应当先赔偿再向转让人追索。

㈧ 后面股东入股,只有口头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规定,订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头合同。而口内头合同只要是双方真实容的意思表示,也同样是有效的。

国家法律规定的必须要采用书面协议的方式,比如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房屋销售合同等,如果这类合同采取口头约定的形式,那么可视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可以认为口头协议也是合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双方都认可的口头协议,在法律上认定为有效,但如果一方违约,主张一方的举证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口头协议也具有法律效力。国家法律规定的应当采取书面合同的,当事双方却仅进行口头约定,主张方能举证证明自己已经履行了协议,可以视为有效。

㈨ 内部股东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从民事角度来看呢能否可以法律支持

不论是拿到工商局备案的协议还是内部股份协议,均为合同。对于合同是否有效,专需要根据合同属法的规定来确定。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有效需要具备如下几个条件: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上述三个条件来看,你们签订的协议具备了生效的要件。所以是有效的。
在工商局备案的信息具有对外公示的效力,但是法律并未规定,不进行备案,协议就无效,即无强制性法律法规限制隐名股东。
因此,我认为你们签订的协议是有效的,可以据此执行。
当然你们之间的协议应当明确他人名下的股份多少是属于你们的,即将份额确定清楚,并标明对方的代持身份。
实践中代持股份的情况也很多的。

热点内容
所得税立法 发布:2025-02-07 20:04:38 浏览:131
法社会中的恋爱与婚姻的论文 发布:2025-02-07 19:26:09 浏览:336
在职法律硕士联考大纲 发布:2025-02-07 19:20:55 浏览:346
海事法院院长的级别 发布:2025-02-07 18:49:16 浏览:672
社会公民懂法识法的演讲稿 发布:2025-02-07 18:39:32 浏览:792
秀峰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7 18:26:11 浏览:629
司法部门投票 发布:2025-02-07 17:32:33 浏览:298
环境卫生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7 17:26:05 浏览:626
大法官五行 发布:2025-02-07 17:13:28 浏览:567
国有企业改制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7 16:26:57 浏览: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