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法律知识试题及答案
⑴ 司法警察初级执法资格考试试题
司法资格考试是指具有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者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中国人报名的考试。
国家司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
国家司法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命题范围以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为准。
国家司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分为四份试卷,每份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实例(案例)分析试题(含法律文书写作)。各卷的具体科目为:
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法理学、宪法、法制史、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实例(案例)分析。包括: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使用汉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蒙古文等四种文字印刷,新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自治地方)的报名人员在报名时可以根据本人情况选择使用少数民族文字试卷。
⑵ 法律法规知识求在线解答
甲的父母没有法律依据,年满16周岁已参加工作的自然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处分在其自身能力范围内的事项。甲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
⑶ 森林公安机关基本法律知识考试试题
森林公安业务考试试卷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非执法部门民警以公共科目内为主,以“四法一条例一理容念”(《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主要内容。执法部门民警除公共科目外,侧重专业科目,以《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立法法》等法律法规及办理森林、野生动物、林地资源刑事案件有关司法解释、行政法规为主要内容。
请参阅相关教材。
⑷ 公安基础知识全真题库的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
公安机关招录人民警察考试概述
一、人民警察录用的条件
二、录用人民警察的程序和原则
三、《公安基础知识》科目考试概述
四、《公安基础知识》考试时间和题型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修订)
第二部分 考试重点解读及全真强化训练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节本章考试重点解读
一、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二、公安机关的性质
三、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四、公安机关的宗旨
第二节 全真强化训练题解
一、全真强化训练题
二、答案与解析
第二章 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
第一节 本章考试重点解读
一、公安机关的任务
二、公安机关的职责
三、公安机关的权力
第二节 全真强化训练题解
一、全真强化训练题
二、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 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本章考试重点解读
一、公安工作的内容
二、公安工作的特点
第二节 全真强化训练题解
一、全真强化训练题
二、答案和解析
第四章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
第一节 本章考试重点解读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二、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第二节 全真强化训练题解
一、全真强化训练题
二、答案和解析
第五章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第一节 本章考试重点解读
一、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全真强化训练题解
一、全真强化训练题
二、答案和解析
第六章 公安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
第一节 本章考试重点解读
一、公安刑事司法
二、公安行政执法
第二节 全真强化训练题解
一、全真强化训练题
二、答案和解析
第七章 公安执法监督
第一节 本章考试重点解读
一、公安执法监督概述
二、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
三、公安机关外部执法监督
第二节 全真强化训练题解
一、全真强化训练题
二、答案和解析
第八章 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第一节 本章考试重点解读
一、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概述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人事管理
五、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制度
第二节 全真强化训练题解
一、全真强化训练题
二、答案和解析
第三部分 全真模拟试题
全真模拟试题一
全真模拟试题二
全真模拟试题三
全真模拟试题四
全真模拟试题五
全真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全真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全真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全真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
全真模拟试题五参考答案
第四部分 公安机关招录人民警察必读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04年3月1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1995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09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2005年8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003年8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1996年3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996年3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8年10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007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005年4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2003年6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1996年7月5日)
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2006年11月13日)
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1997年6月20日)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
(2000年6月1日)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
(1996年8月15日)
公安部“五条禁令”
(2003年1月22日)
⑸ 公安常用法律基础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是各省市公安机关考试录用人民警察(招警考试)的理想参考教回材。作为维护国家、答社会、公民和公共安全的武装力量,人民警察的招考在各省市公务员考试聘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各省市公务员招考职位中有很多职位是属于人民警察的。人民警察的考试作为公务员的考试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考试的公共科目基本一致;但是警察职位有其特殊性,所以招考中必须组织一门专业考试,即《公安基础知识》科目考试。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考试概述
第一章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基本条件和程序
第一节 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基本条件
第二节 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程序
第三章 录用人民警察的程序
第四章 专业科目考试及最新考试大纲
⑹ 公安基础知识题目(多选)
1、回答:A、B、C、D
2、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修正)》第二节 侦查监督 第三百八十六条: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或者公安人员在侦查或者决定、执行、变更、撤销强制措施等活动中有违法情形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对于情节较轻的违法情形,由检察人员以口头方式向侦查人员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提出纠正,并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必要的时候,由部门负责人提出。
对于情节较重的违法情形,应当报请检察长批准后,向公安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⑺ 法律常识题目..求解释
一、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你所说的民政局在一般公民看来是行政机构,也就是行使法律所规定相关行政权利的行政机关,但是,民政局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在不同法律关系中有着不同的法律地位,简而言之,根据你的问题而言
(一)首先,关于民政局冻结建筑公司资金。根据法律规定,民政局无权冻结建筑公司帐户资金,根据你的问题推测,民政局与建筑公司应该是在同一民事法律关系(合同关系)中的不同主体,其参与的是地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而在这一民事纠纷中,民政局就不属于行政机关而只是一个普通的民事主体,就好比民政局要接待领导到街上买几个苹果与水果商产生的合同关系一样。
(二)派出所传唤公民进行询问调查是公安机关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进行的执法活动,简而言之就是派出所有这个权利,类似行政强制
(三)民政局颁发证书就是典型意义上的行政许可行为了。这时的民政局根据相关法律作为行政机关对成立社团这一法律行为进行确认,为行政许可。
总结一下,根据你的问题,首先要分析不同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就是应该适用什么法律所调整,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其地位是不同的,所有的权利和义务也不相同,民政局也好,派出所也罢,其作出的行为的性质要根据其所参与的法律关系所判断,不可把其地位看作一尘不变的,要灵活变动。
二、判断是否是行政处罚不可单看是否有处罚二字,应当就其本质来判断。关于你提出的该规定是否为行政处罚,我对此持保留意见。
三、关于一事不再罚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你所提的问题中,不同行政机关可以在各自管辖权限内就同一违法行为作出不同处罚,但是,如果有一机关已经作出罚款决定后,其他行政机关不得作出罚款决定。但有例外。
(摘自http://ke..com/view/35712.htm 2011年1月31日13:57访问)一行为不再罚原则应在四个层面上运作。(1)一行为不再理。行政主体对行为人的第一个处理尚未失去效力时,不能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给予第二次处理,除非第二个处理是对第一个处理的补充、更正或者补正。如果第一个处理违法不当,行政主体应当先撤销,再重新处理。如果第一个处理合法正确但未达行政目标,行政主体应充分考虑信赖保护原则,必须撤销的,应依法给受损失的相对人一定的补偿。(2)一行为不再罚。除了法律有明确规定或者依基本法理和法律规则合理推定,如合并处罚、一事多层罚、一事罚多人、一事多行为等情形以外,行政主体应严格遵循一个行为一次处罚的原则。(3)一行为不再同种罚。对于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行政主体不能给予两个以上相同种类的处罚。这主要指一个违法行为触犯几个法律条文的情形,即法理上所称法条竞合或者规范竞合。一旦出现规范竞合,应当允许各个法律条文对应的相关行政主体依据不同理由分别作出处罚。但为体现相对公平和公正,各行政主体不能对行为人采取相同种类的处罚。(4)一行为不得两次以上罚款。对于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无论触犯几个法律条文,构成几个处罚理由,以及由几个行政主体实施处罚,只能给予一次罚款。如果几个行政主体对涉案违法行为都有权罚款,根据效力优先原则,应该是谁先罚款谁有效。
当然,一行为不再罚也不是一个恒定的法律原则,它有以下几个例外:(1)合并处罚。在法定并处的情况下,因可以并处的处罚种类极有可能在程序尤其是时限上不一致,故并处的几种处罚可以在时间上有先有后,并可以采用几个不同的处罚决定书。(2)一事多层罚。对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法的,如果法律有明确规定,行政主体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罚决定书,分别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3)一事罚多人。几个违法行为人共同违法的,行政主体可以以不同处罚决定书,对各该违法行为人分别处罚。(4)一事多行为。某一个违法事件涵盖多个违法行为时,如果各该违法行为性质不同,在法律上应构成不同处罚理由,行政主体可以以违法行为为单位分别作出处罚;如果各该违法行为性质相同,则构成法律上的连续行为,行政主体只能以一个违法行为作出一个处罚。
四、关于行政赔偿
赔偿义务机关:是指实施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有义务代表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行政主体。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主体行使职权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该行政主体为赔偿义务机关。两个以上行政主体共同行使职权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职权的行政主体是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是赔偿义务机关。受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主体是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 行政赔偿,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主体是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主体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主体是赔偿义务机关。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是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A中,超市不能作为被委托机关,因此负责赔偿的机关应当是有处罚权的机关,如果该市卫生局有处罚权,则赔偿义务人为该市卫生局,如果没有处罚权,则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即县政府。
B中,派出所为公安局的派出机构,在一定范围内是独立的行政主体。我国法律规定派出所在一定范围内(500元以下)有自行决定处罚的权利,因此派出所有处罚权,可以作为赔偿义务人。
C中,按题意可知,该公安局委托的罚款走出了派出所自行罚款的范畴(超出500元),因此派出所在本题中不是独立的行政主体,但可以作为为被委托机关,如果出现错误,则公安局作为委托人应当是赔偿义务人而非被委托人的派出所。
五、专利委员会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行政机构,具有裁决权,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因此是行政裁决。而环保局的调解行为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因此只是一种纠纷解决的手段,没有强制力。不是任何行政行为。
六、行政给付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特定的相对人提供物质利益或与物质利益有关的权益的行为。行政给付的内容是赋予相对人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如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社会保险金等的发放。它给予相对人以物质上的帮助,可以使相对人获得一定数额的金钱或实物,或者为相对人提供与财物有关的其他利益等,所适用的对象是特定的公民或组织,如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难以进行正常生活的公民。
七、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能、 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化的经济和社会管理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适时灵活地采取指导、劝告、建议等非强制性方法,谋求相对人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之行为。简言之,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为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采取的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行为。 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不承担法律责任。别人可听可不听。
八、根据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楼主可自行判断
⑻ 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不可以,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版 本法所称权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五十八条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
⑼ 人民警察专业知识一道题目,懂得进
答案D:法的有选择的指引作用是指人们对法律规范所指引的行为有选择余地,法律容许人们自行决定是否采取这样的行为。
答案B:法的强制作用在于制裁、惩罚违法犯罪行为。这种规范作用的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
根据题意,警察对于上述人员可以带离现场及拘留,也可以不带离现场及拘留。故选择D更符合出题者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