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主体

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主体

发布时间: 2020-12-24 20:33:33

㈠ 公务员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哪几种关系

一是行政主体即公务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关系,即由公务员行内使职权做出影响公民容、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而对外部行政相对人承担法律责任。

二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与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法律关系,即公务员作为国家行政权的执法者而成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等监督主体的监督对象,与监督机关发生的法律关系。

三是当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请求救济,由行政救济主体参与审查并作出决定而追究公务员应负有的相关责任的法律关系。

㈡ 试论述我国设定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的必要性及具体类型

我国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是指机关或者公务员违反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后内应当承担的消容极意义的法律后果。
我国设定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的必要性在于:
(1)是完整的公务员法律规范的一般要求;
(2)是公务员法律制度得以正确全面落实的保证;
(3)是实现公务员权利义务的保障;
(4)是加大公务员制度执行力度的保障。
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规定,机关违反公务员法行为有七种类型:
(1)突破条件任用公务员的行为;
(2)不按条件奖惩、回避与办理退休的行为;
(3)违反程序对公务员进行任用、考核、奖励的行为;
(4)违规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待遇标准的行为;
(5)妨害竞争性公务员管理活动的行为;
(6)不按规定受理和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的行为;
(7)违反公务员法规定的其他情形。

㈢ 公务员法律责任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公务员的法律责任是公务员基于其身份而实施违法行为应承受的制裁性法律后果。

政府版和公务权员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通过积极的或消极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规定。其中,当行政主体回避和逃避责任时,便构成消极违法;而当其在法外揽权时,便成为积极违法。

一旦其发生违法行为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保证其依法行政。当公务员不依法履行或不能履行其职务范围内的法定义务时,必须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这是国家法律对其违法或不当行为给予的一种否定性评价,是由自己意志支配的公务员职务行为所引起的合乎逻辑的不利法律后果或者一种负担。

根据公务员违法行为性质的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宪法责任、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三大类。

㈣ 公务员法的法规体系一般有几部分组成

总法、配套法规、地方公务员法。

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内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容强对公务员的监督,促进公务员正确履职尽责,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本法。 法律对公务员中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监察官、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公务员法的法律责任主体扩展阅读

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忠于宪法,模范遵守、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忠于国家,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三)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㈤ “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个人吗(如公务员实施行政活动)已知行政主体不包括个人

我觉得不包括。
“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也就是行政法学上的“行政主体”。回
行政法学理论答上,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必须符合如下标准:
1、权:自己享有并行使行政职权。
行政职权来源有二:一是固有职权,依据宪法、组织法赋予职权;二是授权职权,由法律法规规章授予职权。
2、名: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
指能依自己的一直独立地作出处理决定,而无需向其他机关请示或批准。无法定署名、盖章权,非行政主体,但有例外。
3、责:能独立承担因其行政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承担法律责任,指能作为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行政诉讼的被告、国家赔偿义务机关等。

对于个人来说,比如公务员,并不能以自己个人的名义行为,公务员只能以所在机关的名义行为;而且法律法规授权的只是机关,规定承担直接责任的也只是机关。公务员执法违法的承担责任的依据是公务员法,而不是具体的行政法(追偿制度规定的是间接责任)。

㈥ 公务员法有哪些惩戒性措施

公务员法法律责任内容。 任何一种违法行为都会相应地引起惩戒性和补救性两类内容,但在责任主体上却是有所区别的。对于公务员机关及其从事公务员管理行政公务人员的违法,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内容上是不同的。

㈦ 公务员的法律责任按问责主体是怎样分类的

根据问责主体,分为行政机关认定和追究的责任、权力机关认定和追究的责任、司法机关认定和追究的责任。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是由具有法定归责权的专门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认定、追究和减免的活动。

在法律规范原理上使遭受损害之权益,与促使损害发出之原因者结合,将损害因而转嫁由原因者承担之法律价值判断因素,即为“归责”意义之核心。当公务员的违法行政行为发生以后,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由谁来认定和追究法律责任,只有明确了问责主体,才能使法律责任得以实现。

认定公务员的法律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的,只能是具有归责权的专门国家机关。在我国有权代表国家认定和追究公务员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包括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

在现实生活中,公务员的法律责任大多是通过行政机关认定和追究的。除了政府组成人员的罢免权只能由权力机关行使之外,行政机关享有广泛的对违法行政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力。权力机关认定和追究公务员法律责任的主要方式是进行违宪审查,依法撤销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罢免政府组成人员。司法机关认定和追究公务员法律责任主要是通过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进行的。一方面,法院可以通过审理行政案件,依法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并根据行政相对人的请求,判令被告承担赔偿责任;另一方面,法院和检察院还可以通过审理职务犯罪案件,依法追究公务员的刑事责任。

㈧ 公务员法律责任有什么基本特征

一是明确性与精确性。法律责任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这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法律责任是一个公开的系统,它的具体各项规则都必须以特定方式制定并公布出来,并且,为了追求更严密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法律一般不仅在实质性的内容上作出要求,甚至在程序上也作出特定的规范。

就法律责任而言,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不是以公意为衡量标准,不是公意认为是就是,公意认为非就非,而是按照明文规定的法律规范的特定标准,由专门的司法机关来进行认定。

二是公平性与稳定性。法律的精神就是公正,法律之所以受人尊重,依靠的不是强制力,而是法律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无论是个人与组织还是组织与组织之间,也无论是国家与公民还是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法律都是一视同仁的。

就公务员的法律责任而言,公务员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否需要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与参照系统,并且由专门的机关加以认定,因为要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就必须坚持司法独立。司法独立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司法权由法院和法官独立行使,法院和法官的审判活动只依据宪法和法律,不受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即使这个外在压力是大多数人的要求也不例外。其次,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也只能在其具体审判时进行程序上的干涉,而一旦在审判结果作出后便不能随意变更,只能依据法定上诉程序请求重新审判。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证。正是基于司法的公正精神,可以说,公务员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也就不是民主,而是公正。当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与行政相对人发生某种法律关系时,法律要做到的就是平等公正地维护双方的权利与利益。

法律责任的规范作用在于引导人们的正确行为。要发挥这种作用,在保持公正公平的基础上,法律规范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要想让人们的行为按规定轨道进行,就必须让人们对法律有稳定的预期。如果法律变动过快,朝令夕改,此时合法的行为就会成为彼时非法的行为,人们就无法明确自己行为的后果,人们的行为就会受制于盲目的、自发的力量和各种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影响法律的权威性,导致法律的无效和法治的失灵。

三是监控性与调节性。现代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与保障便是宪政体制,在宪政体制下政府不仅是法治的主体,更是法治的客体和法治的对象,政府也不再只是单纯的管理者、治人者,更是被制约者。

现代宪政体制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促使国家执法者依法行使职权,使政府履行其政治责任,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宪法所赋予的各项权利。

宪法授予政府权力的同时,更限定了政府权力要保护而不得侵犯人民权利的边界与范围,规定了政府公务员行使权力的合法程序与手段。

权力一旦突破界限,势必会侵犯公民的权利,造成公民利益的损害与萎缩。因此,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对自己违宪违法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务员双重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员必须首先以一个普通公民身份在行为上遵纪守法,同时作为执法者必须在公务活动中知法懂法,模范守法,依法行政,即要做到执法者守法。执法者守法中前一个“法”字是指普通法,是广泛针对社会成员或社会组织所作出的规范约束性要求,也就是立法机关制订的各项法律。而后一个“法”字的含义不仅包含第一个法字所涵盖的全部内容,而且对于公务员来说具有特殊的含义,主要是指专门用于调整和规范公务员行政执法活动及行为规范性的行政法及其相关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是对公务员作为特殊的政府权力行使者而提出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格的公务行为的纪律规范,主要用于调节政府及其公务员在对外行使职权时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在行政法调整的三种政府及其公务员与外部的关系中,政府及其公务员作为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只是各种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共同构成相应关系的双方。

例如:在行政管理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构成关系双方主体;在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构成关系双方主体;在行政救济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救济机关构成三方主体。

换另一个角度来看,法律责任实质上也就是调节政治责任双方关系,协调双方责任关系的一种基本保障,其目的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为了保证政府实现其政治责任的。

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执行这个法的具体机构是那个公务部门。执法主体。

公务员按职务高低分别由中央和省市县乡镇党委组织部门具体管理。我国管理干部的原则是党管干部,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社保局公务员局不管理具体个人。

㈩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作为民事被告是否主体适格法律地位是怎么样的有无独立的民事责任承担能力

这类单位属于民诉法上的其他组织,当然可以作为独立的诉讼主体,有独立的民事责任承担能力,作为民事诉讼主体,他与其他诉讼主体地位是平等的。

热点内容
道德基础测试 发布:2025-02-08 06:53:40 浏览:79
重庆大学法律硕士难不难 发布:2025-02-08 06:48:09 浏览:561
长春劳动法局电话号码是多少钱 发布:2025-02-08 06:39:03 浏览:426
一村居一法律顾问ppt 发布:2025-02-08 06:16:45 浏览:441
社会与法频道普法剧 发布:2025-02-08 06:16:23 浏览:963
合同法关于合同有失 发布:2025-02-08 05:36:27 浏览:433
司法考试怎么缴费 发布:2025-02-08 05:21:06 浏览:906
刑法评判 发布:2025-02-08 05:16:56 浏览:881
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08 05:05:21 浏览:681
合同法纠纷涉及到家人吗 发布:2025-02-08 04:54:10 浏览: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