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
⑴ 法人和实际控制哪个人责任大
如果出事,法人代表和实际控制人都要负上法律责任的,但实际控制人要负责大一些。
1、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以实际控制人自然责任要更大。
2、法律规定法人的具体责任形式主要是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促使法人更好地贯彻落实《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切实履行保证单位会计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责任。企业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场合要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种类多样。
但当出现重大问题时,有关部门会根据控股、资金流向等判断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会承担主要责任,法人会承担次要责任。
3、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2001年底至2002年初,监管部门出台的《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规章都要求上市公司在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时,必须披露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详细资料。
(1)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
1、能够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行使的表决权。
2、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
3、通过单独或者联合控制的表决权能够决定一个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的。
4、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
5、有关部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某一主体事实上能对公司的行为实施控制的其他情形。
⑵ 儿子是法人代表,父亲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父子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如果儿子事实上没有参与企业的管理,只是出了一个名字的话,那么他承担内责任就相对小一些。容但做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不论什么情况,都要承担主要的责任,或者说全部的责任。
但是一般通俗的理解的话,像父子关系这种情况很难得摆脱嫌疑,所以一旦出事了,两人责任都不会太小
⑶ 法人代表,实际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的区别
1、职位上的不同:法定代表人是企业的代表,是企业的负责人。实际控制人是企业的主要投资人或者间接但具体控制权的人。实际负责人可能只是一个挂名人物,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公司实际上的管理者,就是实际负责人。
2、义务上的不同: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行为当然的责任主体,将有利于从根本上确保单位内部约束机制的健全、完整与有效。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实际控制人则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或其他组织。
3、责任上的不同:法律规定单位负责人的具体责任形式,主要是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促使单位负责人更好地贯彻落实《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切实履行保证单位会计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责任。
企业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场合要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种类多样。
譬如,在代表该企业的场合,其个人签名即导致企业承担责任的后果;如果企业破产并负有个人责任,法人代表会受到将来再办企业时的诸多限制;如果企业触犯了有关法律的规定,可能法人代表的人身会受到限制,例如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法人代表被拘留;法人犯罪,法定代表人会受刑事处分,等等,以上只是列举,不完全。
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2001年底至2002年初,监管部门出台的《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规章都要求上市公司在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时,必须披露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详细资料。
(3)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法人代表,也可称为法人的授权代表,这个代表可以是甲、也可以是乙,他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法人的授权,这个授权可以一事一授权,也可以是一揽子事项的授权。
法定代表人,必须是法人组织的负责人,能够代表法人行使职权。《民法通则》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可以由厂长、经理担任,也可以由董事长、理事长担任,这主要看法律或章程如何规定。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权利。法定代表人在企业内部负责组织和领导生产经营活动;对外代表企业,全权处理一切民事活动。
⑷ 有限责任公司出现法律问题情况下,是实际控制负担责任还是法人谢谢
民事责任的话按持有股份比例承担。如果是刑事责任需要抓捕的话,那就是抓实际责任人和法人,不和股份比例挂钩。
⑸ 公司监事有什么法律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一)检查公司财务;(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五)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十三条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一) 检查公司财务;(二) 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三) 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四) 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五) 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六) 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七)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⑹ 公司如果出事,是实际控制人还是法人承担责任
公司如果出事,法人代表和实际控制人都要负上法律责任的。
法人责任与外部个人责任的关系
1、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对其职务行为是否承担个人责任,以其在履行职务时有无过失为依据。只有有过失的,个人才可能承担责任。
2、违约责任只能由法人承担,而不由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承担。无论是劳动合同还是集体合同总是以法人的名义签订的,只能由法人来承担义务以及由此发生的法律责任。
3、法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个人才承担外部责任。依我国劳动法规定,只有对劳动者造成严重的人身侵害,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才直接承担个人责任。
(6)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实际控制人认定原则
(1)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行使的表决权;
(2)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
(3)通过单独或者联合控制的表决权能够决定一个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的;
(4)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
(5)有关部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某一主体事实上能对公司的行为实施控制的其他情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法人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实际控制人
⑺ 国税走逃是追究法人还是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
都会有责任。
既然是公司法人,当然要对公司的全部经营后果负责。而专实际控制人,作为属直接参与者,也需要对其产生的后果负责。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可以佐证。成都某公司因增值税违法被查,违法事实发生时的法人和现任法人都受到牵连。
⑻ 公司触犯法律是法定代表人负责还是实际控制人负责
主要看公司体现的是法定代表人还是实际控制人的意志,如果法定代表人不参与决策,不插手公司经营管理,自然应由实际控制人承担责任,详询专业公司法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