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社会组织的法律责任

社会组织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0-12-24 23:34:47

『壹』 法律责任分为哪几种

题主您好,之了很高兴为您解答

法律责任包括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返还财产,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方向】惩罚力度较小

行政责任

1. 行政处罚(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

警告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财产)

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行为)

2.行政处分(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

1.主刑

管制(期限通常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最高不超过3年);

拘役(期限通常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最高不超过1年);

有期徒刑(期限通常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无期徒刑

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2年执行)

2.附加刑(可与主刑一起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当官权”和“说话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3)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没收财产

【区别】没收非法财物

驱逐出境(适用于外国人)

希望能够帮助您,我是之了,您的会计挚友!望采纳!免费领取2019初级会计全套课程,欢迎一起探讨会计问题,不定期分享干货哦~

『贰』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责任有何区别

1、性质不同:经济组织是从事经济活动的机构,包括经济实体、市场中介组织、国际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

2、特点不同:经济实体是实行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单位,拥有一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集体。

3、分类不同:经济组织按参加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方的不同,分为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社会组织通常只对人类的社会组织划分类型。按照组织规模的大小,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型等不同类型。

(2)社会组织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公共关系中的社会组织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之一。每一个社会组织都是一个结构较为严密的系统,社会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成员之问,都是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协调好这种关系。整个社会组织才能正常运行。

整体性的特点不仅反映了组织成员是由大多数人组成的,也说明组织所要代表和反映的也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每个社会组织在形象塑造和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既要充分认识到组织的快体性,注意组织的全方、整体性的形象管理,又要充分调动组织各级部门及各方面成员的积极性。

『叁』 社会组织是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对于什么是社会组织,在法律条文上有没有明确的规定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专。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属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组织主要指狭义的组织。
这是网络里的答案,我现在还没见过在法律里有关于社会组织这个概念,不好意思。

『肆』 法律责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与分类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法律责任的特点在于:(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1.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2.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3.行政责任是指因违反行政法规定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违宪责任是指由于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某种法律和法规、规章,或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从事了与宪法规定相抵触的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5.国家赔偿责任是指在国家机关行使公权力时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所引起的由国家作为承担主体的赔偿责任。
根据主观过错在法律责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根据行为主体的名义,分为职务责任和个人责任。
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可以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法的价值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冲突的解决需要一种利益衡量和价值衡量。如何衡量呢?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1)价值位阶(价值排序原则);(2)个案平衡原则;(3)比例原则。

『伍』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有违法行为。它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必须在法律上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二是具有国家强制性,只有国家法定机关才有权确定和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实施法律制裁的机关手段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种。

【土地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而必须承担的责任。承担土地法律责任的前提是行为人具有土地违法行为。土地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土地行政法律责任、土地民事法律责任和土地刑事法律责任。

【土地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土地法律法规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土地违法行为的客体是土地管理法所保护的土地资源;土地违法行为的主体是指实施了土地违法行为的个人或组织,包括:自然人、法人、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土地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在行为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土地违法行为包括: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犯罪。

【土地违法行政责任】是指实施违反土地法律规范的行为者依法接受行政制裁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土地行政处罚】土地行政处罚是指政府土地管理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于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的行政制裁。

【土地行政处分】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所属工作人员及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而采取的强制性制裁措施。土地行政处分是指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国家有关规定,不构成犯罪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由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形式的有关处分。

【刑事法律责任】是指依照刑法的规定,行为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行为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其特点是:①追究刑事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是当事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构成犯罪;②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其他法律中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③追究刑事责任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

【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将土地权利完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非法所得50%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法律责任】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破坏耕地种植条件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指违反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破坏耕地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耕地开垦费的二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法律责任】是指对于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定,拒不履行复垦义务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缴纳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可以处以耕地复垦费的二倍以下罚款。

【非法占用土地的法律责任】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土地的行为;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而非不占用土地的行为;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的行为;非法批准征用、使用的土地,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等。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以下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一是农村村民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二是农村村民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三是农村村民建住宅的面积超过了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非法批地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没有批准权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二是虽然有批准权,但是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三是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四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批准占用、征用土地的。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非法批准征用、使用土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征用、使用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收回,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非法批准征用、使用土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非法侵占、挪用征地费的法律责任】非法侵占征地费,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农民个人所有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据为己有的行为;非法挪用征地费,是指单位或个人将被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挪作他用,以谋取利益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侵占、挪用被征用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拒不交还土地的法律责任】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条规定,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临时使用土地期满拒不归还的,或者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处以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上30元以下罚款。

【非法转让集体土地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将农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单位或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的;二是将农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有偿或无偿转让给单位或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的;三是将农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出租给单位或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的。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额的5%以上20%以下的罚款。

【不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两种:一是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变动后,当事人不依法办理土地变更登记;二是土地的用途发生变动后,当事人不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不依照规定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

『陆』 社会团体法人所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是什么

法人(社团)也是民事责任主体,承担民事责任,和自然人一样,负有经济责任。
单位犯罪,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在追究刑事责任过程中,一般追究法人单位经济责任,法人负责人自由刑或经济刑。

热点内容
法院解查封 发布:2025-02-08 12:54:48 浏览:848
初级经济法法律关系要素举例 发布:2025-02-08 12:27:34 浏览:618
经济补偿金新劳动法 发布:2025-02-08 12:01:47 浏览:184
上海徐汇法院地址 发布:2025-02-08 11:59:39 浏览:296
2017劳动法辞职违约金 发布:2025-02-08 11:42:14 浏览:347
重庆电动车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08 11:25:45 浏览:203
商务谈判合同法 发布:2025-02-08 11:03:21 浏览:619
行政法3大块 发布:2025-02-08 10:09:47 浏览:333
辽宁大学法律硕士排名 发布:2025-02-08 09:38:54 浏览:8
应宝市法律援助志愿者章程 发布:2025-02-08 09:30:28 浏览: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