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怎样的遗嘱有法律效力

怎样的遗嘱有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0-12-25 06:35:01

❶ 什么样的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

"(1)遗嘱人立遗嘱时须有行为能力。
《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即使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如果立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行为能力,则不影响他法时所立遗嘱的效力。
(2)遗嘱必须表示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因受胁迫、欺骗所立遗嘱无效。
《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他人伪造的遗嘱无效,篡改的遗嘱,篡改的内容无效。有的被继承人本来没有立遗嘱,而继承人无中生有假造遗嘱,也有的被继承人立有遗嘱,继承人认为于已不利,又另造一份于已有利的遗嘱,以假乱真。这引进都属无效遗嘱。
(3)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根据《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遗嘱为准。
其中有公证遗嘱的,则以公证遗嘱为有效遗嘱。《继承法》有关规定,遗嘱有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五种方式。自书遗嘱由被继承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则由被继承人口授他人代书,须有证人在场见证。
录音遗嘱用现代电子手段留下被继承人口头表达遗嘱内容,须见证人证明录单内容并妥善保管,以免被篡改、丢失等。口头遗嘱在特定情况即被继承人生命垂危和其他危急情况下使用。
由于证据力差,《继承法》第十七条规定,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继承法对见证人资格也有严格要求。"好律师网参考

❷ 怎么样立遗嘱才有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的规定,遗嘱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一)公证遗嘱。公证遗嘱即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的遗嘱。公证遗嘱的方式是最严格的遗嘱方式,能确实保障遗嘱人的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公证遗嘱也是处理遗嘱继承纠纷最可靠的证据。
(二)自书遗嘱。遗嘱人自己书写的遗嘱,称为自书遗嘱。自书遗嘱是遗嘱人亲笔将自己的意思用文字表达出来。
(三)代书遗嘱。代书遗嘱是由他人代笔书写的遗嘱。代书遗嘱通常是在遗嘱人不会写字或因病不能写字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但为了保证代笔人书写的遗嘱确实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减少纠纷,应由二人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它
在场见证人和遗嘱人在代书遗嘱上签名。
(四)录音遗嘱。录音遗嘱是由录音机录制下来的遗嘱人口授的遗嘱。用录音遗嘱容易被伪造和剪辑,因此,法律规定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以证明遗嘱的真实性。
(五)口头遗嘱。口头遗嘱是由遗嘱人口头表达并不以任何方式记载的遗嘱。口头遗嘱完全靠见证人表述证明,极其容易发生纠纷。因此法律规定遗嘱人只能在危急的情况下才可以立口头遗嘱,并且必须有二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应当用书面形式或录音形式立遗嘱,所立口头遗嘱无效。

❸ 遗嘱怎么订立才具有法律效力啊

订立遗嘱应当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公民可以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可以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嘱的形式有以下五种:①公证遗嘱。是指经过国家公证机关依法认可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书面遗嘱。这种方式最严格最能保障遗嘱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因此效率最高。②自书遗嘱。是由遗嘱人亲笔书写制作的遗嘱,具有较强的保密性,使最常用的遗嘱形式。③代书遗嘱。是由遗嘱人口述遗嘱内容,他人代为书写而制作的遗嘱,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遗嘱人不会书写自己的名字可以按手印代替。④录音遗嘱。是指以录音方式录制下来的遗嘱人的口述遗嘱,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并将见证证言录制在录音遗嘱的磁带上。⑤口头遗嘱。指由遗嘱人口头表述的,而不以任何方式记载的遗嘱。继承法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里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有效的遗嘱是指遗嘱具备法定条件,能够发生法律效力,可以被执行的,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遗嘱人有遗嘱能力,即必须具备行为能力,能够做出遗嘱的行为。②遗嘱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是,其中有公正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中所表达的意思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中所表达的意思为准。③遗嘱的内容不能违反遗嘱人死亡时的相关法律规定。④遗嘱的形式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❹ 怎么立遗嘱有法律效力

符合下列条件写的遗嘱才有效:

1.立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内力。

2.遗嘱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容意思表示。

3.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4.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遗嘱人的个人财产。

5.遗嘱须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法律依据】

《继承法》第22条,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❺ 怎样才能让遗嘱最具有法律效力

遗嘱的生效条件如下:

(一)、自书遗嘱的生效条件

自书遗嘱是指由遗嘱人亲自书写的遗嘱。自书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笔书写,亲自签名,然后注明年月日。

(二)、代书遗嘱的生效条件

代书遗嘱需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2、须由遗嘱人口述遗嘱要点,然后由见证人中的一人代为书写,写成书面遗嘱后,代书人向遗嘱人宣读。代写人不能是见证人以外的其他人,也不能是继承人、受遗赠人等法律规定的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的人。

3、必须注明年月日,并由代写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三)、录音遗嘱的生效条件

进行录音遗嘱时,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见证可采取书面或录音的形式。经过见证的录音磁带应封存起来,注明年月日,遗嘱人与见证人在封条上签名。

(四)、口头遗嘱的生效条件

口头遗嘱必须是在危急的情况下设立的,如在前线作战、船舶遇险、飞机失事、遭遇台风、地震洪水等。设立口头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见证人见证的方式,可以事后做书面或口头证明。对口头遗嘱当场作出书面记录的,要注明年月日,并由记录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如果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用了其他形式设立遗嘱的,则之前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五)、公证遗嘱的生效条件

❻ 什么样的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

1、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即遗嘱是基于遗嘱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发生预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为。
2、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遗嘱能力,不能设立遗嘱。
3、设立遗嘱不能进行代理。遗嘱的内容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由遗嘱人本人亲自作出,不能由他人代理。如是代书遗嘱,也必须由本人在遗嘱上签名,并要有两
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4、急情况下,才能采用口头形式,而且要求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
遗嘱人能够以书面形式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口头遗嘱因此失效。
5、遗嘱是遗嘱人死亡时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因为遗嘱是遗嘱人生前以遗嘱方式对其死亡后的财产归属问题所作的处分,死亡前还可以加以变更、撤销,所以,遗嘱必须以遗嘱人的死亡作为生效的条件。
6、如果遗嘱人没有事实死亡,而是在具备相关的法律条件下,经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遗嘱也发生法律效力,利害关系人可以处分遗嘱当事人的财产。如果在短期内遗嘱人重新出现,那相应的财产可以退还遗嘱人;如果时间较长,类如超过两年以上以及财产出现了无法退还的情况,则受益人应当对遗嘱人的基本生活在其受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但法定义务人不受此限。

❼ 什么样的遗嘱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

死者生前所立的遗嘱,只有符合法律的要求,才能达到遗嘱人所期望的后果,以及受法律的保护,一个受法律保护的遗嘱应具备如下的条件:

.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有行为能力: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处理其财产的一种行为,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重大活动,必须要求立遗嘱人有行为能力,有正常的判断辨别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否则就不能完成如此重大的行为,保护继承人的利益。

这里只是强调立遗嘱人立遗嘱时具有行为能力,如果立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但后来因各种原因丧失了行为能力,例如得了精神病,这时也不能影响遗嘱的效力。其所立的遗嘱是有效的;如果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无行为能力,但以后又恢复了行为能力,其在无行为能力时所立的遗嘱应当是无效的。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遗嘱必须表示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是指遗嘱人所立遗嘱的内容必须与遗嘱人生前关于处分其遗产的内心真实意愿完全一致。

设立遗嘱作为一项民事法律行为,其必要条件之一是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为此,我国《继承法》必然要求遗嘱人所立遗嘱必须反映真实意思,以维护遗嘱人、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的合法权益。《继承法》第22条明确规定: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部分的内容无效。

.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遗嘱人所立遗嘱的内容必须同国家法律的规定相一致,否则。其遗嘱无效。一般来讲遗嘱内容不合法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遗嘱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遗产份额。《继承法》规定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继承法》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这类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如果遗嘱未保留这类人的遗产份额,其遗嘱是无效的。至于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应按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遗嘱处分了属于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人只能处分遗嘱人个人的财产。凡以遗嘱的方式处分了国家、集体或他人的财产,则处分部分无效。遗嘱处分了夫妻共有财产的该遗嘱应部分无效,即处分遗嘱人个人所有的部分有效,处分配偶所有的部分无效。

遗嘱违反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的。

.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它要求设立遗嘱的方式须按法定的方式设立。并符合法律规定的基本要求,否则其设立的遗嘱,也可因形式不合法而无效。

热点内容
第三人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9 08:26:03 浏览:301
行政法派出机关类型 发布:2025-02-09 08:25:17 浏览:74
全国法院系统学术 发布:2025-02-09 08:24:34 浏览:770
论民法的精神 发布:2025-02-09 08:24:31 浏览:389
教师法律法规学习 发布:2025-02-09 08:18:17 浏览:201
社区政策法规 发布:2025-02-09 08:01:14 浏览:943
刑法263条规定的是什么 发布:2025-02-09 07:53:04 浏览:241
邗江司法局 发布:2025-02-09 07:34:28 浏览:786
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的变更 发布:2025-02-09 07:15:15 浏览:801
杨洁法规 发布:2025-02-09 07:12:28 浏览: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