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有限责任公司内部股权证有什么法律作用吗

有限责任公司内部股权证有什么法律作用吗

发布时间: 2020-12-17 11:34:29

Ⅰ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有哪些法律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律规定具体分为对内转让、对外转让和人民法院强制转让股东股权三种类型,具体内容如下:

Ⅱ 没有工商局登记的股权证受不受法律保护

干股,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你可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出资持有10%,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持有情况最好载入公司章程并在工商局做变更登记,就受法律保护 。

“干股”是指股东不必实际出资就能占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份额的股份。中国法律规定:股东应当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因此,中国不存在所谓的“干股”。
社会上的错误认识:现实中有人把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出资称作“干股”,这其实是没有正确认识无形资产的资产价值。经过评估确认了价值的无形资产,在公司设立时,依法办理了转移手续的,应当认为是实际出资,而不是所谓的“干股 因此,在中国公司中并无“干股”。 如果是以无形资产出资的股份,你们最好到工商局做股权变更登记。

另外, 干股的取得和存在往往以一个有效的赠股协议为前提。赠股协议的效力属于股东之间的协议,和设立协议一样对股东具有约束作用,赠股协议的内容也可以在章程上体现。由于股东并没有实际出资,因此股东资格的确认完全以赠股协议为准,如果赠股协议具有可撤销、无效、解除等情况,干股股东自然就失去了股东资格,干股股东的权利义务比如股利请求权、表决权由协议确定,但股东的义务,尤其对外义务同一般股东,理由是股东的登记具有对外公示性。但是干股股东如果所受股份为瑕疵股份,在一般情况下,股份的受让人也应对股份的出资义务承担责任,但是,一般而言如果有一部分为瑕疵股份,有一部分为正常股份,那么首先认定获赠股份为正常股份,在其不足的情况下,才仍定为瑕疵股份。

一般情况下,干股的取得和存在是以一个有效的赠股协议为前提。由于股东并没有实际出资,因此股东资格的确认完全以赠股协议为准,只要赠股协议合法,就享有赠股协议中约定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如果干股股东通过公司股东变更,在工商局登记备案,则会成为正式股东,完全享有股东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希望可以对你有用
希望采纳......

Ⅲ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都有股权凭证吗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复的制表现形式有“出资证明”及“股东名册” ,股东至少要列于上述两个文件之一中方能证明其对该公司拥有股权。

有限公司内部股权证,其法律效力不确定,这涉及到依照该权证要求拥有公司股权时,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如股东优先购买权。

总之,如果拥有该权证的人名字没有位列股东名册也未经过备案,同时也拿不出出资证明,则该权证很难受法律保护。

(3)有限责任公司内部股权证有什么法律作用吗扩展阅读

持有股票享受股息和红利的个人或单位。向股份公司出资认购股票的股东,既拥有一定权利,也承担一定义务。股东的主要权利是:参加股东会议对公司重大事项具有表决权;公司董事、监事的选举权;分配公司盈利和享受股息权;

发给股票请求权;股票过户请求权;无记名股票改为记名股票请求权;公司经营失败宣告歇业和破产时的剩余财产处理权。股东权利的大小,取决于股东所掌握的股票的种类和数量。

Ⅳ 有限责任公司内部股权证有什么法律作用吗

对有限责任公司来说,股东资格问题相当复杂。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对股东资格有法律意义上的记载有两个,即公司登记和工商登记。公司登记即公司内部的股东名册,对公司及股东有约束力;工商登记对公司及公司的债权人有约束力,从学理上讲,可将公司登记称为设权登记,工商登记称为对抗登记。通俗的讲,公司内部的股东名册即可证明股东和公司之间的投资关系,工商部门的登记与公司内部登记不一致时,基于工商登记的公示效力,对债权人及其他公司外的利害关系人而言,以工商登记的股东为准。
具体到你提出的你的股东资格问题,如果你所谓的股权证是公司盖章签发,那么可以作为已经进行公司登记的证据,可以要求公司到工商部门变更登记,将你的股东身份登记到工商局的股东名册里。
关于公司为A贷款提供抵押担保的效力问题,涉及到公司的担保问题,这是一个广受争议的制度,对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目前仍有点混乱,只能初步谈谈我自己的观点。公司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对这一条的理解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该条为强制性规定,没有履行股东会议决议的担保合同应为无效,另一种观点认为,该条规定的股东会决议的手续,性质上属于对公司内部事务的规定,并不具备外部效力,无理由要求债权人签订合同时审查担保是否已经股东会决议,因此担保合同应为有效。总体而言,第一种观点仍占主流。具体到你的这个案件又有点特殊,由于你并非工商登记的股东,对债权人有法律意义的股东名单是工商部门的对外有对抗效力的股东名册,所以只要合同有工商登记的股东的签字,应该视为符合公司法的上述规定,合同有效。
关于第三个股东没有签字是否影响合同效力的问题,公司法将公司对股东的担保列为股东会决议事项,但并未具体规定这一事项的表决程序和表决权分配,而是交由公司章程自行约定。如果公司章程对此未作约定的话,就属于普通决议事项,也就是多数决即可通过,仍应认定为有效。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Ⅳ 普通私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属于证券不 从法律意义上讲属于吗

不属于,公司充其量只能开具股权凭证。

Ⅵ 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发股权证吗

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发股权证,向法人投资,股东承担的是有限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于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并不分为股份,但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也有自己的出资额。《公司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第七十四条规定“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由此可见,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是《公司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6)有限责任公司内部股权证有什么法律作用吗扩展阅读

对有限责任公司来说,股东资格问题相当复杂。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对股东资格有法律意义上的记载有两个,即公司登记和工商登记。公司登记即公司内部的股东名册,对公司及股东有约束力;

工商登记对公司及公司的债权人有约束力,从学理上讲,可将公司登记称为设权登记,工商登记称为对抗登记。通俗的讲,公司内部的股东名册即可证明股东和公司之间的投资关系,工商部门的登记与公司内部登记不一致时,基于工商登记的公示效力,对债权人及其他公司外的利害关系人而言,以工商登记的股东为准。

股权证公司盖章签发,那么可以作为已经进行公司登记的证据,可以要求公司到工商部门变更登记,将你的股东身份登记到工商局的股东名册里。

Ⅶ 有限责任公司有股权证吗

对您的咨询回答如下: 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于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并不分版为股份,但是权,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也有自己的出资额。《公司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第七十四条规定“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由此可见,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是《公司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Ⅷ 单独一张股权证有法律效力吗

有效力。股权证书为股东持股凭证,股东凭此证享受公司章程和制度规定回的权利,并承担答相应的义务。股权证书经股权人、董事长签字及加盖企业公章并与董事会留底股权证书一致加盖骑缝章方为有效。一式二份:股权人和董事会各执一份。

Ⅸ 单独一张股权证有法律效力吗

有效力。股权证书为股东持股凭证,股东凭此证享受公司章程和制度规定的内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容务。股权证书经股权人、董事长签字及加盖企业公章并与董事会留底股权证书一致加盖骑缝章方为有效。一式二份:股权人和董事会各执一份。

Ⅹ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有哪些法律规定

股权转让有两种方式:一是公司内部的股权转让,即股东将股权转让给现有股东;二是公司外部的股权转让,即公司将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第三人。
从各国或地区公司立法的规定看,无论何种类型的公司,股东的出资均可转让,但因公司的性质不同,法律对股东出资转让的限制也不同。有限公司虽在性质上属于资合公司,但因股东人数不多,股东又重视相互间的联系,具有人合公司的因素,为了维持公司股东彼此信赖的需要,股权的转让也受到较严格的限制。一般而言,由于公司内部转让并不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对重视人合因素的有限责任公司来说,其存在基础即股东间的相互信任也没有变化;而外部转让会因吸收新股东加入公司而影响股东间的信任基础,所以,各国或地区的公司法对公司内部的出资转让限制较松,对向非股东转让限制较严,一般要求股东向非股东转让出资须经股东会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东同意等。如此限制的目的主要在于防止因新股东的加入而影响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关系。如日本《有限公司法》第19条就规定:“股东可将其全部或者部分出资份额,转让给其他股东。股东在将其全部或部分出资份额转让于非股东的人的情形下,须取得股东会的同意。”
一、股东间转让股权
(一)关于股东间转让股权的立法例
股东间转让股权即公司股权在股东内部进行的让渡。关于股东间进行的股权转让,大致有两种立法例:一是股东之间可以自由转让其出资的全部或一部分,如日本、法国 ;二是股东之间转让出资必须经股东大会同意,如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111条即如此规定。
我国《公司法》第35条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显然,我国采第一种立法例。
(二)我国股东之间转让股权能否限制的法理分析
笔者认为,虽然我国《公司法》未对股东间转让股权作出限制性规定,但从立法取向上似有规定的必要。实际上,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转让股权问题上,即便是规定比较宽泛的日本和法国公司法,也规定了一些限制条款。在日本,公司法赋予了其股东转让出资异议权,即当其他股东不同意转让该出资的,公司应另行指定受让方 。在法国,《商事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章程可以制定一些限制股东之间转让出资的条款 。由此可以看出,在日本、法国的有限责任公司法中,股东之间相互转让出资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的。这种转让出资的自由,只是比股东向非股东转让出资的限制相对宽松罢了。因此,我国公司法虽没有对股东间转让股权问题作出限制性规定,但从意思自治的角度讲,应允许股东之间在章程中作出限制性规定。从法律上看,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东之间自由转让出资的规定并非强制性规定,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的自治规则,是股东共同意志的体现,只要不违背《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应当肯定其效力。因此,如果公司章程对股东间转让股权作出限制性规定,应遵从其规定。但是,章程作出的限制也不能违背《公司法》关于股东间自由转让出资的基本原则,如果限制性过多过大,高于向股东之外的第三人转让出资的情况,也是不允许的。国外公司法对此也有相应规定。如《法国商事公司法》第47条在第1款规定了股权可在股东间自由转让,随即又在第2款明确规定公司章程可对股东之间转让出资可以限制,但其限制应低于向与公司无关的第三人转让出资的限制。
二、向非股东转让股权。
(一)各国和地区立法例
1、大陆法系
鉴于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的人合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大陆法系国家公司立法均规定公司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须经公司同意或承认,即所谓“承认条款”,以防止不受欢迎的股东进入公司,影响公司的稳定。如日本《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9条规定,股东将其所持股份全部或一部分转让给其他股东,但股东将其所持股份转让给非股东时,则须经股东大会同意。法国《商事公司法》第45条也规定,只有在征得至少3/4公司股份的多数股东同意后,公司股份才可以转让给与公司股东无关的第三人。据此类条款,公司所反对的出资转让均不能实现。此虽足以保障公司的转让,但对股东的权利保障则显有不公,如公司滥用股东该条款,则股东的出资转让权将无从实现。为弥补其不足,各国公司法遂附之以“先买请求权条款”,要求公司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不同意转让的出资另行指定受让人(包括公司的其他全体股东)或由公司予以购买。“先买请求权条款”,使股东在公司反对其转让出资时,得要求公司向另外的对象转让,并在时间上不受太久迟延。如日本要求公司在两周内指定受让人;法国立法规定公司应在3个月内对是否允许转让作出决定等。同意条款与先买权条款相配合,既可防止不受欢迎的人进入公司,确保公司的人合因素,又能保证股东出资转让权的实现,从而构成了大陆法系国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转让制度的基本内容。
2、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国家未采用大陆法系国家所适应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概念,而是将公司分为封闭式公司和开放式公司。对于封闭式公司,考虑其封闭和人合的需要,允许公司章程、组织细则、股东间协议或股东与公司间的协议对股东股权转让或转让的登记作出限制,其限制内容更为丰富,除公司规定股东向外转让股权应经公司同意的同意条款和公司优先购买权的先买权条款外,还包括规定在特定条件(如股东死亡或职工股东丧失股东身份)下,由公司强行收回的强行买卖条款等,但有关限制必须符合适当的手续要求。
3、我国法律相关规定
《公司法》第36条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非股东转让出资也作了严格限制。该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依据该条规定,向股东之外的人转让出资,则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该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否则视为同意转让。再次,经公司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可见,我国公司法也赋予了公司同意条款和公司股东先买权条款,上述规定对于推动公司股东之间的合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对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东向股东之外的第三人转让股权相关规定的理解
1、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程序的法律分析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由于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对于如何理解该规定,实践中存在着不同认识。
(1)“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 是股东多数决还是资本多数决
公司法第41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按照上述规定,依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以资本多数(简单多数或绝对多数)通过议决事项是股东会做出决议的一般规则。而按照公司法第38条的规定,“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作出决议”是股东会的职权之一。因此,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的事项应由公司根据多数资本持有者的意见作出决议。而我国公司法第38条第2款又明确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在这种情况下,股东会在决定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时,是按照哪一种表决方式行使表决权?公司法的规定并不明确。一种观点认为,应当采取股东人数多数决的原则。即便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在出资比例上超过同意转让的股东比例,只要同意转让的股东人数超过了一半,就应当认为是“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一种观点认为,有限责任公司虽具有一定的“人合性”,但作为公司的一种,“资合性”仍是其根本特点,大股东既要承担较多风险也应享有较多权利,因而在关系到股东出资转让的表决时资本多数持有者的意见也应得到尊重,因此,股东出资的外部转让要同时接受“人”与“资”双重多数的限制 。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主要理由是:第一,从文义解释的角度进行分析,“全体股东过半数”只能是股东人数过半数,而不是出资过半数。第二,每一股东无论出资多少,在设立公司时均有同等的权利选择其认为适当的合作伙伴。在公司设立后,股东发生变化时,同样有同等的权利选择是否接受新合作伙伴,不同意时便可优先购买被转让的出资。此项权利的性质与股东持股多少并无关系,当然也就不能采取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的方式决定 。第三,要求资本多数决,实质上是给股东出资转让又加了一道门槛,加大了股东转让的难度,以资本的多数来限制小股权的自由转让,因此,以“资合性”来论证多数资本有权限制股权转让是不成立的。
(2)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时其本人有无表决权
我国《公司法》第35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可见,我国《公司法》对向非股东转让股权仅规定须经全体股东半数同意,但未明确该转让出资的股东是否可参与投票。对此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转让股权的股东无表决权。其理由为:从字面上看,同意是指对他人意见、看法、行为等表示赞同的意思表示,转让方对自己的转让无所谓同意之说,因此,有权同意的股东只限于其他股东,不包括其本人在内。台湾地区公司法就规定,股东非得“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得以其出资之全部或一部转让于他人 。另一种观点认为,股东转让股权实为股东固有的权利,因股东间的人身信任才对此加以限制,若再剥夺其表决权,则对希望转让出资的股东极为不公,因此法律应允许其参加表决。

热点内容
往来询证函是否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01 14:49:09 浏览:277
辽宁法律援助24小时免费咨询 发布:2025-01-01 14:25:45 浏览:574
合同法中甲乙能否同一人 发布:2025-01-01 14:14:54 浏览:503
合同上手写备注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01 13:54:19 浏览:20
推鞠是什么刑法 发布:2025-01-01 13:39:05 浏览:480
公司章程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2025-01-01 11:59:48 浏览:723
天峨县龙滩法律服务所怎么样 发布:2025-01-01 11:58:53 浏览:6
道德与法治老婆 发布:2025-01-01 10:46:04 浏览:48
ps公章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01 10:36:13 浏览:256
中国劳动法普及率 发布:2025-01-01 10:34:53 浏览: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