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法律责任
① 侵权责任法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一、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1、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1)条件说。所有的原因对结果都具有相同的原因力;
(2)相当因果关系说。认为某一原因的发生产生结果,在同一条件也能产生结果的发生时,才能认定该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近因说。使结果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最靠近结果的原因才是引起结果发生的原因;
(4)高度盖然性说。认为承认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的同时,只要求行为的结果发生的可能具有高度盖然性即可。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二、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赔偿损失;
7、赔礼道歉;
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② 刑法上有因果关系就必然构成犯罪,行为实施人就必然承担刑事责任
不正确,有因果关系不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果关系和刑事责任并不一定是对等的。比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因果关系说的行为和结果的关联性,是对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的判断。
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则是对行为的合法性的判断。如果合法的行为的,则不构成犯罪。
③ 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有什么区别
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因果关系是导致承担刑事责任的一个条件。因果关系是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中的必要条件,而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人可能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④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问题
因果关系是构成侵权的基础要件,因果关系不成立,就不能要求行为人对损害后版果承担权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学说有必然因果关系说和相当因果关系学说,目前,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因果关系判断理论采取的是相当因果关系学说,成立相当因果关系,即有因果关系。那么,相当因果关系如何判断呢?根据相当因果关系学说,只要法官依照一般社会见解判断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在通常情形下存在可能性,即行为通常能够引起损害的发生,即可认定有因果关系。相当因果关系的判断公式为:无此行为,虽不必生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即足生此种损害者,是为有因果关系。无此行为,必不生此种损害,有此行为通常亦不生此种损害者,即无因果关系。故,可以将相当因果关系理解为实际上通过“通常不发生”对条件因果关系的限缩,通过“通常发生”(通常)对必然因果关系的扩张。
⑤ 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因果关系,稍微沾上一点点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当然不是,事实上各国法律对于因果关系的界定都有明确的标准。我国采用的因果关系判断标准无论在民事领域还是刑事领域都基本沿袭自德国法。一个人的行为只有对结果的产生有较为清晰和明显的作用才可以说是具有因故关系。
⑥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指的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为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存在于符合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能够影响刑事责任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构成犯罪必须要满足犯罪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无因果关系的不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⑦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法律分析】
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主观为转移。2、因果关系的特定性。因果关系的特定性表现在只能是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3、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原因必定在先,结果只能在后。4、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因果关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查明因果关系时,一定要从实施危害行为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具体情况出发作具体分析。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因果关系为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提供了客观基础,不等于解决了其刑事责任问题。要使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行为人还必须具备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