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隐性采访的法律效力
㈠ 隐性采访到底好不好
目前,在我国,隐性采访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新闻实践中,尤其是涉及舆论监督以及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电视新闻报道。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每周质量报告》、《法治在线》等栏目,就经常使用这种报道方式。各省级电视台近年来也开始配备隐形摄像机,用于隐性拍摄。
这就显示了隐性采访存在需要的现实性,但我们必须考虑到它的隐患,在使用时尽量减少发生。社会上,没必要大张旗鼓地提倡或是反对。
隐性采访在现实社会中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记者有意隐瞒身份出现在新闻事件现场。如《南方周末》对安徽等地的劣质医疗器械地下销售窝点进行暗访,记者以购买者的身份与犯罪嫌疑人“洽谈生意”。如果不是这样,记者就无法拿到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第二,记者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采访,这种采访当然也没有得到采访对象的许可。例如中央电视台关于湖北省公安县自来水公司弄虚作假多收水费的揭露性报道,记者巧施计谋,偷拍到了自来水公司到宾馆向记者行贿的全过程,成为经典之笔。当然,这虽然不是很厚道,但也出于无奈,倘若这个社会不需要采用隐性采访,不存在采访对象顾虑担忧的情况,什么黑暗面都不怕曝光,光明正大的干着非法或不道德的勾当,而不惧怕社会监督和社会舆论,那这个社会岂不是更可怕?
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适当搞一些隐性采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隐性采访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好,就有可能危及公众利益,甚至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隐性采访把握不当,有可能违反职业道德。《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联合国制定的《记者行为原则宣言》都有明确规定,虽没明确说不能搞隐性采访,但至少可以将那些条文看作是对隐性采访的某种限制。在我国的电视新闻隐性采访中,记者有意设置陷阱进行诱拍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还有一些隐性采访因为违反了人类基本道德和良知而引起争议。例如有一幅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展示出这样一幅情景:在非洲干旱的大地上,一只穷凶极恶的秃鹰凶狠地盯着一个快要饿死的孩子,等待着吞食这孩子的尸体。这一新闻图片显然是偷拍的,尽管它具有震撼力,但多少显得不太人道。
隐性采访极易侵犯个人隐私及其他权利。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他人侵害。在新闻实践中,公开场合下的隐性采访更多的是侵犯他人的肖像权。这点尤其需要注意。公开场合下的隐性采访有时也会侵犯公民隐私权,如交通事故中亲人过于悲痛时的失态表情,公开场合下恋人过于亲密的肌肤之亲,在报道时都要慎重考虑。
当隐性采访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被恰当地采用的时候,对一些“不良公民”造成的心理威慑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同时公众的正当利益也就因此而得到多一份保护;但是,如果隐性采访被滥用,也将会危及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任何一个社会都不会容忍存在一个特权阶层对其公民的生活进行不受任何限制的监视。
有些隐性采访是针对违法犯罪事实的,对这类隐性采访记者也要慎重行事。如果这种犯罪足以使大多数人的利益受到伤害,如果对这些犯罪行为的曝光足以使公众免受类似的伤害,那么进行隐性采访、予以曝光是必要的,否则就没有必要。
我觉得隐性采访有其弊端,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和生存的土壤。我们能做的唯有在不得不采取隐性采访的情况下,将它的不足降到最低。
㈡ 记者未经当事人同意就将当事人的事情登上报纸,是否违反有关规定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报道主体违反新闻法规和其他法律规范,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采访、制作、刊播过程中,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包括侵犯他人名誉权、侵犯他人隐私权、侵犯商誉权、侵犯他人肖像权及记者的职务犯罪行为等。下面谈谈如何防范新闻侵权。
1.要抓准问题,慎选舆论监督的选题。报纸开展批评报道,必须注意掌握好党的方针、政策,抓住当前一些与党和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及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开展舆论监督,有选择地抓准问题开展批评报道,而不是事无巨细地把群众对社会上的不满情绪都端到报纸上。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在广大读者中享有较高的信誉,每天接到大量群众来信、来电和来访,这些来访者大多要求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在报纸上登出来,如果报纸的舆论监督对所有这些问题都实行干预,既不必要,事实上也很难办到。相反,言多难免有失,如果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可能惹上官司。
2.要善于从可靠的渠道获得权威消息。1998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是客观准确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推而广之,获得权威消息的渠道包括:(1)各级国家机关在职责范围内所出的文件、报道,以及向社会或新闻机构发布的消息;(2)国家授权新华社发布的消息;(3)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式讲话;(4)政府发言人的发言;(5)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在人代会和政协会上就有关事宜所作的发言或书面材料;(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的讲话或报告。
3.记者在采写报道过程中应实事求是,做到不猎奇、不媚俗。在舆论监督工作中,不少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热情高、干劲大,这固然很好,但也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记者为曝光而曝光,对问题只停留在揭露上,而没有做进一步的思考;有的记者在批评报道的情绪表达上,把自己当成正义的化身,采用“青天式”手法,只顾自己出气,影响了客观对待批评对象;更有甚者,为追求所谓“轰动效应”、“吸引眼球”,不惜编造假新闻,最终导致自己身陷囹圄。北京电视台“纸馅包子”事件、网上盛传的“史上最毒后妈”事件等,都是让人深思的例子。
4.准确运用语言。记者,就是“记录的人”。这里的“记录”,不是单纯的“传声筒”,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融入记者的思想和主观能动性。但是,这种能动性不能超出其意义进行不自然的发挥,以致变更甚至歪曲了“发言人”的意思。记者通过舆论监督伸张正义,首先要熟知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新闻职业方面的有关规定,不主观捏造事实,而这一切均是通过文字的控制和表达,所以语言文字的规范尤为关键。舆论监督报道要做到叙述平实,不夸大事实、不添枝加叶、不妄加评断。比如报道某个劳模犯有某些错误,便说他是“假劳模”,是通过骗取他人的信任获得的。虽然报道的都是事实,但轻易用“假”字、“骗”字,就会引起不良后果。还有法律上的一些术语不可乱用。比如,对侦查中的嫌疑人一律称为“犯罪嫌疑人”,不得称“案犯”、“人犯”;对起诉中的嫌疑人一律称为“被告人”,不得再称“罪犯”,等等。有些报道还轻易使用贬低他人人格的文字,如“心术不正”、“居心叵测”等,也往往会构成侵权。此外,要对整个监督稿件的逻辑性和语言文字上的逻辑性进行把关,注意前后时间、事态发展、同一方多个被采访人的语言是否矛盾,一旦出现矛盾,报道自身就站不住脚,形成漏洞,吃新闻官司也就在所难。
5.谨慎使用不公开身份的隐性采访。隐性采访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尚属空白。在暗访中,记者不应装扮成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的人员、违法犯罪的“嫌疑人员”、改变其固有自然性别角色的人员。记者应以观察者或是一般性的第三者身份介入,不应成为新闻事件的决定性力量,更不能干涉事件的发展、影响事件的进程(制止犯罪除外),不能有制造新闻的嫌疑,影响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记者在公共场合将所看到的或所听到的记录下来,不存在“偷拍偷录”的侵权行为,可以免责;但是在私人场所将所看到的或所听到的记录下来,必须征得当事人同意,否则即为侵权行为。中央电视台对隐性采访就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一、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某行为是严重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二、没有其他途径可以收集材料;三、如果暴露记者身份难以反映真相;四、经制片人同意。
综上所述,在认清新闻侵权典型形态的基础之上,正确防范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应当是每一家新闻媒体及其新闻人关注和警惕的问题。
㈢ 电视隐性采访的积极意义
隐性采访在新闻实践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尤其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应用率非常高。有学者称,这种采访方式“已经成为焦点类节目的有力武器”。①但是,隐性采访是否有悖于我国的道德规范,是否有悖于《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的规定,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曾经做过电视记者的伦理学教授海曼认为隐性采访的存在是必要的,应该提倡。②
隐性采访令采访对象处于“不设防”境地,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和真相,从而有效地突破显性采访的封闭性和新闻事实的隐蔽性,采访鲜活有力的第一手资料,最大限度地向受众提供客观公正的原生态新闻。
隐性采访一般是对非道德行为的采访。尊重从事非道德行为的被采访者拒绝采访的声明,实质是尊重被采访者的非道德行为,这是有违社会公共道德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思想和行为,勇于批评、揭露违背人民利益的错误言行和消极腐败现象,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隐性采访并没有违反“尊重被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的规定,反而维护了主流社会的道德理想。2002年3月全国九届人大会议上,翁维权等34名全国人大代表递交227号议案——《关于“电视暗访”应当立法的议案》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先进的设备采用隐蔽手段在未经他人同意下进行的所谓‘电视暗访’已被有关部门应用。在我国主要用于一些违法违纪事件,其新闻监督、提供证据等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后应当有序地开展,并不断加以完善。”
随着媒体生存压力的不断加大,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隐性采访是新闻媒体在新闻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隐性采访将不为平常人所知的“内幕”原原本本地展现,满足了受众好奇探究心理的同时,也获得了受众的青睐。
因此,隐性采访的存在既有必要性又有合理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隐性采访在新闻采访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将会得到充分展现。
既要开放又要约束
隐性采访能产生一系列正面作用,但是隐性采访也会成为居心叵测者获取利益、政党之间相互攻击的工具,其操作不当会给利益相关者带来伤害,媒体及记者也容易惹上官司。历史上曾经撼动美国政坛的“水门事件”、“克林顿绯闻案”等,都是由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向公众披露的。③
隐性采访中经常会涉及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一系列人格权利,记者采取的手法不当,很容易触犯被采访对象的相关权利,使被采访对象感到利益受到侵犯。1998年,某青年报“图文并茂”地推出记者暗访京城多家影院出现的“陪看女”现象的报道。记者对这一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是积极的,也是受众乐于接受的。但问题出在记者提供的图片内容并非“陪看女”、“陪看”及其他有恶劣影响的行为,而只是“陪看女”的个人肖像。这样的图片起不到揭露的作用,却明显地侵犯了个人的肖像权。
隐性采访既容易对媒体最为看重的形象和信誉造成一定的伤害,也会因采访不当伤害公众利益。2001年8月17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了一期题为《亲历盗墓》的节目。两名记者为弄清非法倒卖文物的情况,乔装成文物贩子,跟随盗墓贼偷拍了一座西汉古墓被盗掘的全过程。盗掘出西汉时期的13件文物。虽然,事后记者将这13件文物捐给了陕西省文物局,但是,古墓造成的损害已经不可修复。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无疑侵害了公众的利益。
正因为隐性采访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法律、新闻媒体、新闻记者等必须对隐性采访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
不论是隐性采访还是显性采访,本身并不存在正当与否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把握好了,隐性采访可以成为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把握不好,会成为新闻侵权的罪魁祸首。
恩格斯在驳斥“私事和私信一样,不应在政治争论中加以公开”的观点时说,个人私事一般应受保护,但当私事与最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发生联系时,个人私事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事,而属于政治的部分,应成为历史记载不可回避的内容。恩格斯的这一论述为隐性采访定下了一个原则:公众利益高于一切,隐性采访不能损害公众利益。
既要遵纪守法更要坚守道德
不能与有效法律规范相冲突是记者隐性采访中具体活动的底线。这类底线意味着记者在具体采访中不得从事两类行为:一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侵权、犯罪或其他违法活动;一种是唆使、引诱他人从事侵权、犯罪或其他违法活动。某些新闻记者为了完成任务或者采访到想要的新闻,有时会做出一些“以恶治恶”、诱导被采访者言行、导演新闻等行为,殊不知自己也成了违法的当事人,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并产生极坏的社会影响,对于他们的行为,法律是严厉禁止的。
我国宪法规定的若干原则,民法通则的基本精神,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的明确规定,以及保密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的相应规定,都为记者明确指出了隐性采访行为的禁区。概括起来,这种禁区有七种情况,即:涉及国家机密、涉及司法秘密、涉及法庭审判、涉及个人隐私、涉及阴私、涉及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涉及商业秘密。其中,涉及个人隐私是隐性采访最容易触犯和忽略的领域。
个人隐私是隐性采访面临的最危险的法律陷阱。隐私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隐私的主体“不愿公开”,而新闻报道特别是隐性采访的特点是“力求揭露”,一“明”一“暗”,形成强烈的冲突。如果新闻媒体将客观真实的事实特别是涉及个人隐私的事实进行报道,必然使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严重的侵害。“阴私案件”,指内容涉及两性关系或侮辱妇女的刑事案件。如强奸、奸淫幼女的案件,流氓罪中猥亵、侮辱妇女,鸡奸案件,以及卖淫等案件。
在进行隐性采访时,记者要出以公心。出以公心,就是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不能因小失大。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应体现为服务于全体公众的利益。警醒大多数人远比制止少数人的错误更能代表责任心。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而不是新闻事件的导演者。记者应该抱着“记录者”的心态出现在新闻的现场,客观、公正地报道真相,不是为了揭人隐私、攻击、诽谤和毁人名誉。
㈣ 2、在现行的社会体制中,隐性采访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隐性采访把握不当,有可能违反职业道德。《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联合国制定的《记者行为原则宣言》都有明确规定,虽没明确说不能搞隐性采访,但至少可以将那些条文看作是对隐性采访的某种限制。在我国的电视新闻隐性采访中,记者有意设置陷阱进行诱拍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还有一些隐性采访因为违反了人类基本道德和良知而引起争议。例如有一幅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展示出这样一幅情景:在非洲干旱的大地上,一只穷凶极恶的秃鹰凶狠地盯着一个快要饿死的孩子,等待着吞食这孩子的尸体。这一新闻图片显然是偷拍的,尽管它具有震撼力,但多少显得不太人道。
隐性采访极易侵犯个人隐私及其他权利。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他人侵害。在新闻实践中,公开场合下的隐性采访更多的是侵犯他人的肖像权。这点尤其需要注意。公开场合下的隐性采访有时也会侵犯公民隐私权,如交通事故中亲人过于悲痛时的失态表情,公开场合下恋人过于亲密的肌肤之亲,在报道时都要慎重考虑。
当隐性采访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被恰当地采用的时候,对一些“不良公民”造成的心理威慑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同时公众的正当利益也就因此而得到多一份保护;但是,如果隐性采访被滥用,也将会危及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任何一个社会都不会容忍存在一个特权阶层对其公民的生活进行不受任何限制的监视。
有些隐性采访是针对违法犯罪事实的,对这类隐性采访记者也要慎重行事。如果这种犯罪足以使大多数人的利益受到伤害,如果对这些犯罪行为的曝光足以使公众免受类似的伤害,那么进行隐性采访、予以曝光是必要的,否则就没有必要。
我觉得隐性采访有其弊端,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和生存的土壤。我们能做的唯有在不得不采取隐性采访的情况下,将它的不足降到最低。
㈤ 谁知道突入采访,外围采访,隐性采访的区别与运用
1.名词解释 (1).新闻线索: 是指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一种信号或简要的信息。线索是确定选题的具体指向,沿着采访线索深挖下去,就有可能捕捉到具有一定价值的报道题材,得到好的选题。 (2)新闻敏感: 是记者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辨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集中体现。 (3)现场采访: 电视现场采访是指电视记者(主持人)在新闻采访现场,手持话筒,面对被采访对象或摄像机镜头,用提问并请对方回答的方式所进行的。 (4)体验式采访: 记者以采访者和当事人的双重身份直接进入新闻现场,参与事件的过程,亲身经历新闻事件,体验新闻事实或采访对象情感生活的采访。 (5)突发事件采访: 突然发生,人们缺乏思想准备,也无法预料的,能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并对人类社会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6)突入采访: 是指在批评或揭露性报道中,为防止批评报道对象因提前得知采访消息而及早准备、做手脚,掩盖事实真相、设计应对的方法,甚至躲避、阻挠采访等情况的发生,记者在未通知采访对象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采访现场或者采访对象面前,迫使采访对象在事实面前说出实情,或者通过对采访对象种种掩饰、回避、对抗采访等言行的记录,来揭示事实真相。 (7)外围采访: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直接与采访对象接触,而是先从采访对象周围或侧面了解情况,以帮助记者掌握大量信息和具体细节,面对采访对象时用切中要害的提问,使采访对象无法回避。 (8)隐性采访: 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运用摄像机、录音机或照相机等工具,秘密地获取新闻事实的方法。2.简答题. (1)新闻线索的特点: a.内容简单 不够完整 b.只是信号 不大可靠 c.时间短暂 不够稳定 d.信息破碎 不成体系 (2)现场采访的特点: a.采访的现场性------新闻元素中的“地点”元素 b.时间的同步性-------纪实特征,提出新闻时效性 c.采访过程公开--------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d.采访对象具体-------个性特征明显 e.采访手段的综合性------综合手段,增强报道感染力 (3)现场采访按照播报风格可分为几种类型: 1.宣告式现场报道----- 报道者以新闻现场为背景,面对观众宣告正在变动中的事实。 2.讲解式现场报道----- 报道者在现场空间走动,对起视觉、触觉、听觉、嗅觉所及的事物进行讲解介绍,镜头流动以她(他)的活动区域和讲解的内容为依据,显得亲切自然。 3.交谈式现场报道---- 报道者与采访对象同时出力,围绕话题一问一答或七嘴八舌或交流探讨,把表皮层层剥去,是真相渐渐露出。 4.情节式现场报道----- 这一种把报道者以卷入采访为主线的活动加以情节化,完整的展示给观众的报道方式。 (4)采访方式的分类: 1.观察式---- 记者以“生活身份”出现在事件现场或实际生活中,用记者的眼光去观察面前的一切,记者实际上成了事件的目击者,所获得的材料是第一手的,具有相当的可靠性。 2.验证性----- 记者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模拟成某种需要的社会角色介入事件中,以求查明事实真相。此种采访,重要的是讲求证据的充实、可靠以及现场的参与性。 3.参与式----- 记者通过参与事件,发现新闻,获得体验。与观察式和验证式不同的是,在此采访中,记者身份是公开的,即是记者又是参与者。 (5)提问的技巧有哪些: 1.正问法----正面提问、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反问法---从事物相反的角度切入问题的提问,具有“正话反说”的意思 3.侧问法---从问题的侧面切入,运用启发、引导、的原则,旁敲侧击,促使采访对象按照记者的提问回答。 4.设问法---记者的问题包含两种选择,被访者选择其一回答。被访者所选择的其实就是记者想要的答案。 ======以上四种是普通电视新闻常用的采访手法====== 5.激问法---通过一定的强烈刺激的提问,是采访对象由“要我谈”变为“我要谈”。 6。诱文法----记者启发被访者,就一个话题接二连三展开提问,让被采访者陷入不得不回答的境地,从而获得关键性材料。 7.追问法-----记者围绕谈话线索就某一个问难题穷追不舍、刨根问底的连续提问。 8.隐问法------对于有些人,有些问题不方便直接提问,记者要研究采访对象的心理,把握话语权,是采访朝着有利于主题的方向发展。3.分析题 1.隐性采访的几条原则: 第一,保护未成年人; 第二,保守国家秘密; 第三,非商业性; 第四,尊重个人隐私; 第五,非攻击性; 第六,避免干预司法、审判。 2.拟定采访提纲时的问题设计有哪几种类型: 1。过渡性问题,引入采访主题或过渡进入另一话题的问题; 2.概括性问题,了解事情情况的问题; 3.中心问题,能够挖掘时间关键要素、反映事物本质的问题; 4.探讨性问题,针对一些没有定论、值得深入的话题,可进行开放式交谈的问题; 5.敏感问题,受众关注程度高,采访对象出于个人或其他方面原因不愿、不便谈及但同时对采访来说又比较重要、非问不可的问题; 6.结束性问题,在采访结束之前,促使采访对象回忆、补充内容的问题。 3.采访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研究包括: 第一,采访对象的重要经历、专业领域、工作状况、基本观点; 第二,业务、工作之外的生活和兴趣爱好; 第三,工作、生活、经历中有价值的细节; 第四,时间采访中采访对象与事件的关联及参与程度。 4.新闻敏感在采访活动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迅速而准确的判断某一事实的意义; 第二,及时判断某一事件是否能 引起受众的兴趣 第三,及时判断某一事件是否新鲜; 第四,系统感知某一事实的深刻影响力; 第五,及时判断事物的众多表征中的价值大小; 第六,迅速判断事实的可能趋势。
㈥ 未经当事人同意,记者可以随便拍摄么
未经当事人同意,记者不能随便拍摄。
当事人要求记者删掉可能出现在即的镜头的要求,从个人道德方面来说是合理的。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原因阐述。
工作方面看,拍摄仅仅是为自己的报道服务,因此拍摄的余地可大可小。余地大的时候,当事人要求删除,大不了重拍就是了;余地小的时候,打马赛克就好。记者有责任记录真实事件,当然也有义务保证被拍摄者的隐私。这其实和肖像权没有关系。
提问者补充说明说到的内容,无非是当事人不懂得沟通,这个时候记者不爽了而已。这个完全可以寻求更多的方式解决。
1、肖像作品的著作权
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第2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6条:“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
因此,无论是否询问或被发现,个人摄影师对所拍摄的肖像作品拥有著作权。
2、路人的肖像权
根据《民法通则》第100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因此,路人对自己的肖像,拥有肖像权。
3、街拍的肖像作品的权利冲突
在街拍产生的肖像作品中,其实是存在三种权利。一是拍摄人的著作权,二是路人的肖像权,三是肖像作品所有人的所有权。从题目来看,肖像作品的所有权归属于个人摄影师。
通说认为,拍摄人的著作权与所有权的行使应当服从路人的肖像权。
《民法通则》第100条已经明确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这种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展览、发表、复制、销售。
不管照片 是不是用作商业用途,只要未经过当事人允许,在公共场合拍摄他人,并将拍摄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公开传播,就已经侵犯了他人肖像权。
(6)论述隐性采访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记者违法拍摄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未经主人允许,进入私人场所进行拍摄。摄影记者无权擅自闯入私人场所并进行强行拍摄和传播,否则可能面临双重指控:侵犯隐私和私闯民宅。
2.隐瞒身份进入私人场所进行偷拍,可能会侵犯隐私权。新闻界有一种时常采用的采访方法——隐性采访,在新闻摄影领域表现为偷拍。记者往往以假身份或其他方法获取主人许可进入,以期达到曝光、揭露或其他报道目的。但如果偷拍的内容是无报道价值、且与公众利益无关的私生活,传播了就会有麻烦。
3.身处公共场所,却以特殊手法拍摄个人隐私,也视为侵权。有时摄影记者虽然身在公共场所,却利用长镜头吊拍私人领地里的个人私生活,这也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
4.在限制摄影的公共场所,强行拍摄也属侵权。许多公共场所都作出了限制摄影的规定,摄影记者的采访拍摄必须得到许可方能进行拍摄。这些场所通常包括:法庭、监狱、医院、博物馆等等。尤其要警惕的是医院,因为患病属于个人隐私。
在西方新闻界,到医院拍摄新闻照片,一般都要经过病人或其监护人的同意。与之相关的,个人生理缺陷也属个人隐私,未经允许不得拍摄与传播。
㈦ 隐性采访的优势与不足
孟旭舒在《现代视听》2008年第7期撰文指出,隐性采访方式通常是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较多地使用偷拍偷录的方式获取材料。由此形成的批评性报道虽很受欢迎,但惹起的官司也不少,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争议。其优点和不足都很明显:与显性采访不同,隐形采访的采访环境相对开放,事实本身隐蔽性较小,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可视性很强,能够满足受众追求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因而,它具有以下四个优势:第一,真实度高:一方面被采访对象的言行真实度高,且没有“镜头反映”,另一方面拍摄的画面构图、光线等真实可靠。第二,安全性强。第三,平民化取向浓。第四,内容贴近现实生活。但隐形采访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舆论监督作用;用得不当,不仅达不到记者采访初衷,有时还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引起法律纠纷。近年来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隐性采访在给我们电视屏幕增添亮色的同时,在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方面也存在困惑。
㈧ 隐性采访的方式有那些如何避免隐性采访的法律纠纷
一、 关于隐性采访的概述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
隐性采访,在学理上称为暗访、秘密采访,俗称偷拍偷录等。它是指新闻记者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告知对方采访的目的,在被采访对象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形象和声音用暗藏的摄像机或录音机记录下来,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开传播的行为。1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2在冯健等主编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中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3但一般认为隐性采访,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而并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从而所采取的一种采访形式。
(二)、隐性采访的分类
隐性采访既可分为广义的隐性采访和狭义的隐性采访,广义的隐性采访是指没有征得被采访的当事人同意以至是在他不觉察时采访的,如果这是在公开场所对于人们公开活动的采访,那就十分常见。我们媒体上每天都在发表这样的照片、录像和各种相关的资料。有的新闻照片和艺术照片,就是要当事人不觉察时才拍得好。这是合法的。狭义的偷拍偷录,是指明知或者估计当事人不会同意,因而拍摄者故意隐瞒甚至伪装身份、意图,偷偷进行的拍摄、录音。这种做法就比较复杂,有合法的,也有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就可以确定是非法的,即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
按照记者介入新闻事件的程度和方法,隐性采访又可分为观察式和介入式两种方式,观察式隐性采访是记者以一个旁观者、记录者的身份,在暗地里不动声色地进行观察、采制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介入式则是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所要采访的事件。
(三)、隐性采访起因
隐性采访作为现今大多数媒体的一种采访报道方式,其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一些实在的原因:第一,采访到真实性材料越来越难。现在存在一种违法乱纪普遍现象,而新闻媒体却难以得到真实可靠的报道材料的事实。而采取隐性采访可以减少许多交涉的环节,所采访到的材料也会更加真实;第二,正常的采访受到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的阻挠。由于利益相关,地方各级主管(包括党政部门和母公司)的保护使得公开采访更为困难;特别是我国行政机关实行问责制以来,不少地方政府及个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采取了许多妨碍新闻采访的措施,各单位各部门只对正面的新闻报道感兴趣。第三,社会与公众赞成、认可隐性采访。在现代社会中,公众急切需要新闻媒体提供大量真实的、有现实意义的消息,尤其是揭露现实中阴暗面的事实,以端正党风,净化社会空气,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隐性采访满足了社会和公众的这种需要,因而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肯定。第四,新闻媒体受利益的驱使。由于受众对于各种新、奇、特的报道情有独忠,而各新闻媒体也感到了这一“卖点”所来的可观的效益,作为两全其美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当事的记者们接连不断地采用暗访和偷拍的方法,即使有些受众感到不妥,也会谅解。
从新闻发展的角度来看,隐性采访是一种正常现象,目前虽然没有明文禁止,但也不受法律的保护。它现在所以没有受到舆论的普遍谴责,一是因为被揭露的事情维护了多数人的利益,两害相比,揭露坏事明显更重要;二是公众的法律意识还不太强,我国的管理体制和各种监督机制还不健全。一旦其他监督机制健全了,公众的法律意识提升了,媒体普遍采用这种采访方式将会被关注并受到广泛批评。所以,我们的立法部门与其让事情这样发展下去,不如早些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新闻行业的职业规范,多总结和推广些公开采访的技巧,提高记者的采访水平,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法律争端。
二、隐性采涉及的法律问题
(一)、隐性采访的合法性问题
在目前的国家立法中,对于隐性采访是没有成文规定的。以至于隐性采访成了一个悬而不决的问题。确认隐性采访的合法性问题尤其显著,当然,确认隐性采访的合法,并不是说进行隐性采访就毫无限制,相反,由于隐性采访涉及到众多法律上的问题,特别是对公民、法人的权利的保护问题,新闻界认为对于隐性采访只能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就更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一、所要获取的信息对于公众利益至关重要;二、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获取这些信息;三、这种伪装欺骗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比起揭露对方的行为所制止或避免的损害来显得微不足道;四、记者在采取隐身手段前作了深思熟虑,对这种手段的必要性、给受骗的对方造成的结果、对新闻界公信力的负面影响、与自身任务的关系、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等等作了全面考量;五、事先向上司汇报并取得许可,必要时还应征询本公司法律顾问的意见;六、行动不可超越法律界限。
可是,在现实中,新闻媒体对于一些通过正常采访无法采访得到的新闻素材,运用隐性采访的手段,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将那些见不得阳光的丑恶事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之受到正直的人们的鞭挞,满足了广大民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受到各界的欢迎。社会与公众的认可,是隐性采访合法性的基础,是法律对一项行为是否确认其具有合法性的重要依据。当然,根据这种采访制成的新闻和其他文字,公开发表以后,有的也引起麻烦,在法律上引起纠纷,甚至于被判决赔偿精神损害。因此,隐性采访迫切地需要有一个可衡量的法律界线。
(二)、隐性采访的法律界线
对于非法的采访,我国早就有法律明文禁止的。但归纳起来不过就发下几个方面:1、不可获取和泄露国家机密,包括军事机密。2、不可泄露和侵犯商业秘密。3、不可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主要包括隐私权和名誉权、肖像权等。4、不可侵害未成年人和妇女的合法权益。5、不得干扰法庭审判活动。6、在采访手段上,不得非法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等等。但是,权利主体对其所享有的权利,只要法律没有做出禁止性的规定,是可以依照权利人的意志行使这种权利的。按照隐性采访是采访权利的内容,法律上没有禁止性的规定,并且受到公众的欢迎和认可,不应当认为新闻媒体不能使用隐性采访的手段进行采访。
最高法院曹建明副院长说:“以前法院按规定对当事人采取的偷拍偷录手段获取的证据一律不予采用,而在实践中发现这一规定不够完善,经法律界人士广泛研讨论证后,现在做了修改,只有一下两种情况下的偷拍偷录,法院不予采用。第一,违反一般法律规定,比如擅自将窃听器安装在他人住处窃听获取的证据;第二,偷拍偷录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所以,对于隐性采访采访问题,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地去看待。笔者认为,采用隐性采访方式,首先,必须经过新闻机构的特别批准,不得由记者自行实施。其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明确规定不得录音、录像的,进行偷拍、偷录,就是违法。再次,应当遵守保护公民、法人人格权的规定,隐性采访不应当以侵害被采访对象的人格权为代价。
三、 关于隐性采访的权利与法律所保护的人格权的冲突问题
《宪法》第四十一条已经蕴含了解决隐性采访法律冲突问题的基本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尽管如此,在“新闻官司”中却仍然存在着“两权相衡”的现象。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同样有可与法律所保护的人格权的冲突问题。下面就容易产生冲突的几种权利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隐性采访所具有的权利
1、新闻机构及其工作者的采访权
采访,就是采集(信息)和访问。采集信息包括观察、聆听、体验、记录、查阅、写生以及使用一定工具的如摄影、录音、录象等手段。访问就是同他人交谈、询问。学术界对记者采访权的定义是:“所有新闻媒介及其记者均拥有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地采访受众关心的一切社会生活,尤其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的权利”。 4采访权来源于言论自由,采访权来源于知情权,是知情权的具体化。新闻记者并不拥有行政司法特权。采访权是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权力,因而不具有强制性。采访既然是一种权力,那么,隐性采访作为采访的一种方式就是合法的。笔者认为,采访权究竟是权力还是权利不能这样简单地推论。应当弄清它的理论基础和渊源。
首先,必须准确理解权力和权利的概念。权力是公法上的概念,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以及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而权利,则既是公法上的概念,也是私法上的概念,与义务相对,是法律对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其次,应当弄清采访权的来源。采访权是新闻权的组成部分,新闻权是由采访权和报道权构成的。所谓的新闻权,其权利来源是新闻自由,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新闻自由的权利来源是言论和出版自由;而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本身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权利,是一种自由权利。既然如此,采访权当然是一种与义务相对应的权利,而不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权力。采访权不是具有强制力的权力,并不是说隐性采访就不具有合法性,采访权既然是权利,就采访而言,就应当是合法的行为。这就要看采访所采用的具体方式是否合法。
2、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权
所谓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工作者以及其他人依法通过新闻媒介发表评论,对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批评,实行监督。舆论监督属于新闻自由的范围,它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措施。因此法律必须保护公民正当行使舆论监督权。我国现行《宪法》贯穿了权力必须受到监督的精神,规定了包括人民监督在内的各种监督形式,因此理应有一部《监督法》,把监督制度落到实处。《监督法》当然要有保护舆论监督的规范,包括从实体到程序上规定有关机关处理舆论监督的义务和责任、规定处理妨碍舆论监督压制批评打击报复的行为,等等。《监督法》属于宪法部门法,宪法高于普通法,当宪法规定的监督原则具体化以后,“新闻侵权法”就可以有新的突破,处理因舆论监督而引起的“新闻官司”就可以受宪法规范的调整。
3、公众知情权
知情权,又称“了解权”、“知晓权”。是指人们通过视、听、嗅、触等方式,感触外界信息,接受他人传递的情报资料,获得与已有关(如自己的档案材料)或与已无关(如社会新闻)的种种情况的权利。5而在隐性采访中,由于记者是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又不告知对方采访目的,秘密地进行的采访,虽然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与此同时,被采访对象“知的权利”却遭到了忽视,理所当然也就失去了一定的言论自由,包括选择不“说”(拒绝表达)的权利即沉默的权利;即使在“说”的时候,也失去了选择何种方式、在何种范围进行表达的权利;是在“私人范围说”,还是在“一定群体组织范围说”,还是“面向社会说(公开表达)”的权利。6对于知情权究竟是公法上的权利,还是私法上的权利,还没有定论,通常所指的公众知情权主要是指公民知悉国家、社会的公共事务的政治权利,所以承担公开信息义务的,主要就是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公共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而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方式,在对政府部门的采访是最敏感的,没有上级单位的支持和本级部门的配合,要进行实现公众知情权,一般比较困难。这里面涉及到有关国家秘密等问题,所以在进行具体操作方面,当慎之又慎。
(二)被采访者的权益方面。
人身权是公民很重要的民事权利。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自由权等重要内容。人身权是一种关于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人的合法意志和合法行为的自由以及人的应有的社会评价、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国家以法律赋予公民的。7记者隐性采访的结果往往是被采访对象由于精力不集中,忽视了新闻报道的问题。而新闻媒体又在被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形象或声音原样录制了、播出了,这样的做法侵犯了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包括姓名、肖像、住址、电话等,甚至会使对方的名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虽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但所有公民的自由和权利都平等地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得借口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去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否则就构成违法、侵权乃至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公民的隐私权
(1)隐私权的含义
所谓隐私,是指个人的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涉的私事。这个定义包含两个要件:一是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事,即所谓“私”,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或者有损于社会公共生活的,即使完全是个人行为,如秘密进行的犯罪行为,当然不是什么私事;二是本人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预,即所谓“隐”,本人自愿公开,就无所可隐。隐私具有真实性和秘密性两项特征。”一般认为,隐私是公民个人身体或者日常生活中不愿向他人公开的或被知悉的秘密,主要包括个人的健康状况、生理缺陷和残疾状况,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私人日记、信函、生活习惯、出生秘密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又如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或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均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这就是我国目前对隐私权进行保护的主要法律依据。这样看来,我国《民法通则》中并没有规定公民享有隐私权,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将公民隐私的保护纳入到名誉权之中,仅为权宜之计。
公民的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披露,作为现代法治对公民基本权利予以严格保护之本质要求。隐私为公民不希望社会外界知道的一种个人秘密性客观事物,如为社会外界所知悉,则会因世俗观念、偏见等的因素,降低对公民的社会评价,或为该公民周边的社会所容纳,甚至陷入极端困苦、孤立无援的境地,成为社会抛弃的人员,由此可见,隐私非法披露的后果比一般名誉权侵权的后果要严重得多。正因为隐私为公民个人秘密性的客观事物,隐私权作为一种权利对待。而新闻侵犯隐私权是指新闻媒介和记者未经当事人允许,在作品中披露了当事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个人信息、个人事物及其他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生活情况。8
(2)对侵犯隐私的合理排除
在实际生活之中,人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既需要“独处”,又需要广泛的相互交往,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他几乎难以生活,如果人人要这样封闭起来,社会就不可能维系。所以我们对于未经许可的拍摄录音要有很多的排除。最基本的排除就是对于个人在公共场合的公共活动某些自主权的排除,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默示的公开”,因为行为人本身就处于公开的状态,他可以预见到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行为的后果。而且有许多行为本身目的就是要公开。这里有几种情况,一是群体的活动,比如一个大规模的公众集会,或者是在一个人头攒动的商场里,那里出现了很多人,每个人作为这个群体的一员,个体性被淡化了,这需要排除。二是在公开的场合中公开的表现,这包括演讲、表演,或者是在大庭广众中大声发表意见,这也应当排除。第三种排除就是公共利益的排除,有一些事情是违反社会公德、违法犯罪的行为,行为人的权利应当减缩。也就是说,为了社会公共的利益,由于你自己的行为违法,那就对不起了。这也就是所谓“公序良俗”的排除。
2、公民的肖像权。
肖像权是公民所享有的以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利益为内容的具体人格权。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简称《民法通则》)第五章第四节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但是这项规定并不意味着他人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任何情况下均可发无条件地擅自使用公民的肖像而不被视为侵权。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又超出合理使用范围之外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仍然构成侵权行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肖像权法律保护的内容,是肖像所体现的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作为一项具体的人格权,肖像权与其他人格权不同,表现为对精神利益即价值的保护,肖像人享有维护其自身形象完整的权利,有权禁止他人歪曲、毁损、玷污或非法使用其肖像。同时,由于肖像固定在物质载体上,与肖像在客观上相分离,因而可以被使用并产生一定的财产利益,因此肖像权与其他人格权相比,具有明显的物质利益内容,当然,这种物质利益是由精神利益所派生而来的利益。
肖像权是公民的专用权,对公民肖像权的使用应取得肖像权人的同意和授权,未经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不但侵害了肖像权人精神利益(人格尊严),也侵害了肖像权人可能就其肖像实现的财产利益,但是,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公民的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公民的肖像权亦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主体本人的利益,应当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未经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比如报刊、电视台在时事新闻报道中,发摄影、摄像等方式制作使用公民肖像;国家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为行政执法活动或诉讼活动制作使用公民肖像;刊登寻人启事等为公民本人利益而使用其肖像等等。这种使用必须以有利于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和不损害肖像权主体本人利益为原则。
3、公民的名誉权。
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依法对其名誉所享有的权利。那么什么是名誉呢?《辞海》上解释说:“名为命名,誉为美誉,有令名始获美誉,因谓令名曰名誉。”《布莱克法律辞典》的解释是:名誉是“关于一个人品格或其他特点的共同的或一般的评价(Commen or general estwmate of a person with respect to character or other qualities)。10自从名誉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以来,许多学者曾对名誉权的概念从法律上作出了多种解释。但一般认都认为指“根据他的观点、行为、作用、工作表现等所形成的关于他的品德、才干及其他素质的社会评价,也就是对他的社会价值的一般认识。”11名誉权分为两类,即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所谓公民的名誉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个人名誉不受侵害有权利,而法人的名誉权是指法人对其全部活动报产生的社会评价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这就是说名誉权乃是特定的人要求他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排斥他人贬低毁损自己的名誉的权利。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报道时尤其应当注意避免与名誉权产生冲突。
㈨ 记者可以不经当事人同意,录相并播出该人的行为吗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1.在我国法律层面上,没有所谓采访权的保障,对采访权主要是由宪法的公众知情权延伸而来(因为是宪法引申出的,级别太高,因此难有实际意义),然后有一个部门规章,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的通知》(级别又太低,不能和法律比)。
而公民的隐私权是有具体法律保护的,就是民法,在司法实践中有具体的操作办法。因此,个人认为,记者没有经过当事人允许,擅自宣传当事人信息,是违法行为,属于侵害公民隐私权;因为电视台是有广告营业收入,所以也侵害了肖像权等权利。
2.所谓的记者采访是社会公益,在法律上,个人认为是站不住脚的(只就法律而言)。因为电视台有广告收入,而广告多少和电视台的节目质量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不能简单的用社会公益就概括了记者的行为。
3.隐性采访在法律上也站不住脚,因为有一个大前提,就是采访权没有法律的保障,因此可以说,记者偷拍偷录和色狼的偷拍偷录在法律上没有区别(仅仅是因为记者有所谓的社会公益,因此免于处罚)。
4.但是···,我国的新闻是由党委在管,记者的采访权主要是由党委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在保护,在实际中很难在其中区分法律的作用。
5.结论:必须征得当事人同意,否则违法,但他爸是李刚,建议躲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