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全国人大骗取低保的法律责任

全国人大骗取低保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9-14 20:27:59

1. 骗取国家低保的行为怎么处理

骗低保将构成诈骗,如果尚未构成犯罪的,处罚为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如果诈骗的数额较大构成犯罪的,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诈骗数额更大,或者有更严重的犯罪情节的依照法定量刑标准,根据具体情况判处刑罚。采取弄虚作假、隐瞒、仿照等手段获得批准领最低生活保障的,予以警告、追回其已领取的保障金,情况严重的,处以已领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未履行保障对象应尽义务的,予以警告,并停发其最低生活保障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 骗取低保是否构成犯罪

已经构成诈骗罪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达到九千元构成诈骗罪,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3. 骗低保多少钱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骗取低保的,诈骗数额巨大,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4. 骗取低保是否构成犯罪

骗取低保是会构成犯罪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当中规定的内容可以得知,行为人骗取低保的行为其实是属于诈骗行为。本身诈骗指的就是以非法占有为其目的性,运用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应有的真相为其方法来骗取数额比较大的公私财物的一种行为。
法律分析
当事人骗领低保的行为是采取使用各种欺骗手段来获得资格的一种过程,是直接体现出了当事人在主观的方面用非法占有公共财产为目的的直接故意行为,其行为是完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诈骗罪为主观犯罪构成要件的。当事人如果想要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这些条件:1、本人需要持有本县的农业居民户口。2、本人需要居住在农村的村组,有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3、本人所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的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都低于当地农村低保的标准。申请农村低保所需要的材料有如下内容:1、需要有相应的书面申请书。2、需要有家庭成员的户口簿。3、需要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一起的合影。4、需要有土地、山林、水面等承包合同或者证明。5、出示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证明。6、如果是非农户人员的家庭,应当提供非农户口人员的相关收入证明。7、需要审批管理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的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5. 骗取国家低保会判刑吗

法律分析:骗取国家低保,一般不会被判刑,但是会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领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情节恶劣的,处冒领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十四条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城市居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警告,追回其冒领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情节恶劣的,处冒领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一)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二)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间家庭收入情况好转,不按规定告知管理审批机关,继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6. 骗低保的后果是什么

骗低保的后果是:被公安机关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人民法院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作出量刑。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嫌疑人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骗保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骗保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
【保险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7. 骗取国家低保的行为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骗领低保或帮助他人骗领低保数额较大的,均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8. 骗低保法律将会有什么惩罚

骗低保法律惩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七十五条【高利转贷罪;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9. 骗低保要怎么处罚有刑事责任没

法律分析:行为人骗取低保的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骗取低保占为己有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的,则成立诈骗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热点内容
合同法司从合同的效力 发布:2025-01-18 16:27:45 浏览:469
职业道德自查自纠 发布:2025-01-18 15:33:54 浏览:125
环境政策法规 发布:2025-01-18 15:32:32 浏览: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发布:2025-01-18 14:58:08 浏览:840
公司法律风险解决方案 发布:2025-01-18 14:45:04 浏览:605
两项新民法 发布:2025-01-18 13:43:27 浏览:491
民法115条 发布:2025-01-18 13:40:23 浏览:128
人民法院错案追究 发布:2025-01-18 13:21:33 浏览:81
治安处罚条例新 发布:2025-01-18 12:48:20 浏览:573
占用红树林保护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12:14:06 浏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