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死不救的法律责任
① 见死不救是否应该负法律责任
见死不救也要负法律责任
日前,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李家波故意杀人案作出终审判决,因见死不救,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李家波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赔偿被害人父母3.5万元。
据检察机关起诉书指控,去年3月,20岁的浙江省浦江县农民李家波与项兰临相识并相恋,不久项兰临就怀孕了。去年6月,李家波提出要跟项兰临分手,并要其去医院做流产手术。项坚决不同意,几次欲跳楼自杀。9月5日中午,李家波回到宿舍,见项兰临在房里,二人发生争吵,李家波用打火机扔打项兰临。项兰临感到绝望,走到走廊,喝下了事先准备好的敌敌畏,又走进了李家波房间。
此时,李家波不但没有及时救人,反而一走了之,临走时还将房门锁上。当天下午,项兰临被人发现送往医院,救治无效死亡。
李家波交待称,他当时看到项兰临口吐唾沫,判断她喝了毒药,但又不能完全肯定。他说,他对项兰临已经没有感情,而且毒药是她自己喝的,就随她去了。她的死去对自己是一种解脱,所以就没有去抢救。
案发后,李家波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经浦江县检察院批准,李家波被依法逮捕。去年12月,浦江县法院开庭审理了由浦江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这件“见死不救”案。法院审理后认为,李家波在发现项兰临服毒后采取放任态度,将宿舍门锁上外出,致使项兰临在李家波宿舍这个特定环境中得不到及时抢救而身亡,李家波作为负有特定义务的人,主观上希望并追求项兰临死亡结果的发生,以解脱自己的负担,这与他不采取救助义务后造成项兰临死亡的严重因果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行为已经构成不作为形式的故意杀人罪,鉴于李家波能够主动投案自首,依法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向项兰临父母赔偿损失3.5万元。李家波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于4月29日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起因“见死不救”致人死亡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在当地引起很大震动。许多群众以为“见死不救”只是一个道德问题,想不到也要判刑。殊不知,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是一种特殊的义务,且特殊义务是针对特殊人的,而且附有某种条件的义务。李家波具有与项兰临发生性关系并导致怀孕的行为,他对项兰临及腹中胎儿不仅负有道德意义上的义务,更有在项兰临喝农药处于危险状态后予以救治的义务。李家波有义务而不履行,造成项兰临在自己的卧室这个特定环境里服毒死亡的严重后果,就是负有对此法律事实而产生的特定法律义务,应承担法律责任,构成不作为形式的故意杀人罪。所以说,“见死不救”并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它在某些特殊场合,有可能演变成刑事犯罪行为。劳月
② “见死不救”犯法吗要不要承担法律的责任
见死不救如果构成犯罪只可能是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专直接规定,属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简单概括不作为犯罪,的几个构成要素就是应为、能为、不为。
绝大多数见死不救行为不会构成犯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行为人没有救助义务。
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如家庭成员的抚养义务,当事人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义务;
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如医生、执勤消防员等 ;
3 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典型的如合同行为设定的义务;
4先行为引起的义务,即先行为导致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行为人富有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险或防止危险发生的特定义务 .
所以说,只要没有救助义务,即使见死不救,也不会构成犯罪,但有救助义务的人,在能救助的情况下不救助,就会构成犯罪。比如医院的医生,在有条件救治伤者时拒不救治,就可能构成犯罪,警察在看到有人陷入危险时,有能力救助不救助也有可能构成犯罪。
③ 关于见死不救的法律责任。
④ 见死不救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对于危重病人仅仅因为其未及时交钱就见死不救,严重违反了医生的职业准则,丧失了作为一个医生应有的职业道德,应当受到严厉的谴责。但是,从本案来看,值班医生的行为还不仅是要受到道德谴责的问题,还是违法甚至涉嫌犯罪的问题。 对于危重病人见死不救,医院和医生违反了其合同义务和法定义务,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构成两种民事责任的竞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从上述法律规定可见,医院作为公益单位,医生作为特殊职业,在民事活动中要受到合理的限制,这就是危重病人对其的强制缔约。医院和医生的对于危重病人的求救不得拒绝,从危重病人的求救开始,不管医院和医生乐不乐意,双方就形成一种合同关系,病人的交费虽然是合同的一个必备要件,但是否交费本身不影响合同的生效。如果事后病人有能力而不交费,医院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讨,但是不能在求救当时以未交费拒绝救治。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既然法律和规章规定医院和医生有法定的救治危重病人的义务,医院和医生不进行救治危重病人,就是对病人的侵权。在当时情形来看,陈某强承诺了交费,只是未来得及带钱,该医院和医生就拒绝救治,因而医院和医生违反了合同也违反了法定义务,应当对病人家属承担违约或侵权责任,家属可选择一种责任提出赔偿请求。 医院和医生的危重病人见死不救的行为,还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就明确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不仅如此,值班医生对于危重病人见死不救的行为还可能涉嫌犯罪。对于来到医院求救的危重病人,值班医生就负有救治危重病人的义务,这是医生的职务和其业务所要求其负担的特定义务。如果值班医生如果有能力救治却故意不履行救治的义务,在刑法上讲就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因此而造成严重后果,就可能构成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罪,要受到刑罚的制裁。
⑤ 见死不救应该受到哪些处罚
在一般情况下,“见死不救”只是道德谴责的对象,不属于刑法评价的范畴;但在特殊情况下,“专见死不救”也会属成为刑法评价的对象,“见死不救”者亦要承担刑事责任。见死不救,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二是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
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那行为人是触犯刑法的。一般定性为故意杀人罪。例如,张某某抱着邻居的五岁小孩出去玩耍,小孩从树上摔下来,张某某却不救导致小孩溺亡,那张三某某的行为就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此类“见死不救”者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没有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不构成犯罪。如大街上李四被车撞了,求路人张三救他,张三扬长而去,李四因没有得到张三的求助而死亡,那样张三也不构成犯罪。
(5)见死不救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因为刑法中有明确规定,如果明知可能导致死亡的结果而放任不管属于间接或故意杀人。在以往各地审理类似案件时,曾有将普通公民见死不救按故意杀人罪判处的案例。
⑥ 见死不救着有没有法律责任
职务上的责任,及先义务责任(就是说危险情况是见死不救者造成的)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其他见死不救情况没有法律责任。
⑦ 见死不救在法律上是怎样规定的
见死来不一定必须要救,这要看有没有救自助的义务,如果没有,见死不救是不会受法律规制的。
有救助义务的情况下,见死不救就要受到法律规制。救助的义务分为法定的义务和先行行为导致的义务。法定的义务如消防队员救火、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管护义务等。先行行为导致的义务,如带未成年人去危险的地方,就有义务对其此后遭受的危险承担一定的救助义务。
望采纳
⑧ 见死不救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对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人,见死而不救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对于没有法定求助义务的人,见死而不救只能从道德层面予以谴责,而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