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假收入证明法律责任

假收入证明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0-12-26 09:32:19

A. 帮别人开收入证明有法律风险吗

如实抄提供收入证明,对单位没有任何风险。但是,单位开具虚假的收入证明,是有法律风险的。

虚开收入证明,将直接侵害用人单位的自身权益,而索要证明的第三方的利益也会因此侵害,甚至导致用人单位陷入不必要的诉讼纠纷中。

如果是需要证明的单位的格式证明包含需要单位承担不实证明责任的话确实要注意,最好还是别给出证明。这是为他人提供虚假资信的行为,如朋友因此而引起经济纠纷,你公司要负担一定的责任,而你在未被公司授权的情况下开出,那这个责任将应由你来承担。

(1)假收入证明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开收入证明的注意事项:

1、开收入证明要注意必须的格式。

2、开收入证明盖的章必须是单位的财务章或则是单位的公章。而且必须是圆章。

3、盖的章必须是单位的财务章或者是单位的公章。而且必须是圆章。

4、年收入应为一年内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福利等总和,并扣除个人所得税、保险金等。

B. 开假收入证明贷款有什么后果

一、开抄假收入证明属于诈骗行为袭,要承担法律责任。诈骗不足4000元的,处以罚金,超过4000元的为管制,超过5000元的为拘役,超过一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诈骗20万的,甚至会处以有期徒刑十年。二、开假收入证明贷款一旦被发现将会被贷款机构永远拒绝贷款,而且许多贷款机构信息共享,开假收入证明的申请人或在其它贷款机构也难以贷到款项。三、开假收入证明影响到借款人的个人信用记录,产生不良的信用记录。四、贷款开假工资证明一般会被查出来。因为贷款机构可以通过银行查账户流水,只要发现对不上就知道申请人是在用假工资证明诈骗。五、就算提供假收入证明而成功获贷了,一旦被贷款机构查出,贷款机构有权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或者收回贷款,如果借款人无法还款,会产生不良信用记录,甚至会上贷款黑名单,今后就再不可能获得贷款。

C. 编造虚假收入证明,筹集他人资金让自己金融资产达到投资私募基金的要求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编造虚假收入证明,筹集他人的资金应该涉嫌非法集资罪。如果有相关证据可以到公安局报案,又公安机关介入侦查后处置。供参考。

D. 伪造别公司收入证明犯什么罪

伪造别公司收入证明:
一、伪造公司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回体印章罪是指伪造答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欺诈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E. 去银行贷款,收入证明造假,如果被银行发现,银行会起诉你吗会被抓吗

一、你将可能会因为无法贷款而面临违约。这样的成本是极高的,一内般的购房合同都会注明,因容购房者自身原因,而无法贷款的,可以提高首付比例,否则,就要承担高额违约金,一般同购房总金额的10%。
二、收入证明比实际收入高不少的话,即使房贷下来,月供的压力非常大,这样有可能导致逾期和欠款后果,只能由购房者承担。
三、贷款买房开虚假收入证明,后期银行能以合同信息不实为理由,撤销贷款合同。

F. 收入证明作假申请房贷需要承担什么后果

收入证明作假申请房贷,一经查实属于骗取贷款罪。骗取贷款罪是《刑法修正案(六)》 新设罪名。

根据《刑法》第175条规定的多种犯罪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6)假收入证明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骗取贷款罪的认定标准

一、认定骗取贷款罪

1、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2、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至于行为人非法占有贷款的动机是为了挥霍享受,还是为了转移隐匿,都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反之,如果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虽然其在申请贷款时使用了欺骗手段,也不能按犯罪处理,可由银行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或者加收贷款利息等办法处理。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亦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骗取贷款罪的认定标准

骗取贷款罪是指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1、认定骗取贷款罪的关键有两点:

(1)对欺骗手段的认定;

(2)对“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司法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注意收集证据,在主观方面证明被告人具有骗取银行贷款的犯罪故意。

同时,要注意查找充分证据,证明犯罪的实际后果非常严重,符合骗取贷款罪“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要求。

G. 公司多开收入证明违法吗

公司多开收入证明违法。

公司多开收入证明一出事则需要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1、单位出具虚假收入证明涉嫌侵权责任

如果公司将虚假收入证明提交给银行,银行根据这些收入证明为申请人发放信用卡或者批准房贷造成了损失,单位将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其原因在于,单位这样做在主观上是明知和故意的,不排除单位与员工“恶意通谋”,构成侵权。银行可能会以侵权之诉追究单位的民事责任。

2、公司日后办理贷款受限

银行内部的合规经营手册都规定,对于出具虚假收入证明并已被查实的公司,不得再采信其证明。所以,如果公司进了该银行的“黑名单”,对于该公司以后的项目贷款和融资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实际上,很多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是需要向银行办理贷款,来维持公司发展的。如果因为一个虚假证明让公司进入了银行的黑名单,实在不划算。

3、产生劳动纠纷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最多的就是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公司出于好心为员工开具收入证明,让员工办理信用卡,结果员工却拿着工资证明要求公司,让公司补发工资或者补缴社保。

用人单位开具虚假收入证明,虽然员工和用人单位形成了君子协议,但收入证明本身不能反映虚假的事实。所以,一旦员工和用人单位产生争议,用人单位也没有相关更为有效的证据证明劳动者收入情况的,收入证明就会成为认定工资标准的证据。

(7)假收入证明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在申请信用卡或者办理其他银行业务的时候,收入证明是必不可少的证明材料。许多人在要求单位开具收入证明的时候并不知道标准的收入证明是什么样的格式,导致很多收入证明无法使用。 它是在信用卡审核时初始信用额度的主要参考内容之一,直接反应办理人的还款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收入证明

H. 伪造收入证明贷款自首怎么判刑

伪造抄别公司收入证明袭:
一、伪造公司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是指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欺诈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司法实践中,开具虚假收入证明经常出现以下纠纷:
1、银行将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的单位告上法庭要求该单位与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的员工承担连带责任;
2、员工凭借单位出具的高收入的虚假收入证明要求单位补发差额工资等;
3、因出具虚假收入证明而导致单位信用等级降低被银行拉入“黑名单”,从而造成该单位以后融资困难。

I. 用假公章房屋贷款收入证明,查出来会不会有事

用假公章房屋贷款收入证明,查出肯定有事。用假公章要追究法律责任的。

热点内容
员工加班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2-13 06:10:03 浏览:272
2016年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大纲 发布:2025-02-13 05:58:26 浏览:886
公司规章制度太严 发布:2025-02-13 04:59:32 浏览:823
海淀区法院微博 发布:2025-02-13 04:13:04 浏览:495
检擦院和法院 发布:2025-02-13 04:08:07 浏览:576
合同法的发展 发布:2025-02-13 02:27:32 浏览:367
郑幸福律师 发布:2025-02-13 01:59:09 浏览:844
哈市乡村台法律援助热线 发布:2025-02-13 01:30:42 浏览:409
新劳动法试用期工资 发布:2025-02-13 00:53:20 浏览:703
宁波新劳动法实务培训 发布:2025-02-13 00:48:24 浏览: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