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判例的法律效力
A. 判例法和制定法的联系与区别
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法律渊源,而且,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判例、判例法,就是基于法院的判决而形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这种判定对以后的判决具有法律规范效力,能够作为法院判案的法律依据。
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它是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或制定法而言的。判例法的来源不是专门的立法机构,而是法官对案件的审理结果,它不是立法者创造的,而是司法者创造 的,因此,判例法又称为法官法或普通法。
判例法的基本思想是承认法律本身是不可能完备的,立法者只可 能注重于一部法律的原则性条款,法官在遇到具体案情时,应根据具 体情况和法律条款的实质,作出具体的解释和判定。其基本原则是 “遵循先例”,即法院审理案件时,必须将先前法院的判例作为审理 和裁决的法律依据;对于本院和上级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所处理过的 问题,如果再遇到与其相同或相似的案件,在没有新情况和提不出更 充分的理由时,就不得作出与过去的判决相反或不一致的判决,直到 将来某一天最高法院在另外一个同类案件中作出不同的判决为止。
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B. 请问判例法的特点是什么
所谓判例法,就是基于法院的判决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这种判定对以后的判决具有法律规范效力,能够作为法院判案的法律依据.
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它是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或制定法而言的.判例法的来源不是专门的立法机构,而是法官对案件的审理结果,它不是立法者创造的,而是司法者创造的,因此,判例法又称为法官法或普通法.
判例法的基本思想是承认法律本身是不可能完备的,立法者只可能注重于一部法律的原则性条款,法官在遇到具体案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条款的实质,作出具体的解释和判定.其基本原则是“遵循先例”,即法院审理案件时,必须将先前法院的判例作为审理和裁决的法律依据;对于本院和上级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所处理过的问题,如果再遇到与其相同或相似的案件,在没有新情况和提不出更充分的理由时,就不得做出与过去的判决相反或不一致的判决,直到将来某一天最高法院在另外一个同类案件中做出不同的判决为止.
判例法制度最早产生于中世纪的英国,目前美国是最典型的实行判例法的国家.美国法院对判例的态度非常灵活,即如果先例适合于眼下的案例,则遵循;如果先例不适合眼下的案例,那么法院可以拒绝适用先例,或者另行确立一个新的法律原则而推翻原来的判例.那么美国判例法的约束力何在呢?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在同一法律系统,下级服从上级,如果涉及另一系统的问题,则要互相尊重.
【判例法在中国】
早在西周就开始运用判例法审理案件,当时称为“事”,“事”是法律规范的重心.所谓“议事以制,不以刑辟”,即选择以往的判例作为现时审判的依据,不预先制定成文法典;秦朝的“廷行事”就是法庭成例;汉朝的“决事比”就是判例,是正式的法律形式之一.在与英国普通法形成几乎同时期的宋代,出现了《熙宁断例》、《元丰断例》等案例汇编,在司法实践中广泛适用;到明清两代,判例的作用与地位更为重要.清同治九年编成的《大清律例》汇集了1892个案例作为案件审理的依据,出现了律、例并行的局面.
C. 如何判断判例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中国古代主要的法律形式虽是法典法,但自春秋战国时期起,判例便作为了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古代制定法的发展,判例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春秋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逐渐成为了秦汉时期从属制定法的地位。并且,从汉代开始,中国古代判例法逐渐形成了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规则,明清时期更是确定了因案生例的判例,进一步丰富了判例法的内容。自此,中国古代判例法和制定法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法系的基本框架。
一、判例的法律效力来源于皇权
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决定了权力支配法律,法律服从权力。所用的行政权、军事权、司法权等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判例法的制定也不例外。
(一)皇帝直接参与审判,判决即成判例
在古代,皇权至上,所有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均由皇帝掌管。“法自君出”,一切法律的制定和颁布都取决于皇帝的意见,皇帝就是全国最大的法官,一般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的案件都要由皇帝来决定,待皇帝作出判决后,即成为了后来案件的判例。
(二)确定判例需奏请上裁
在中国古代,各级行政长官都兼任当地司法官,他们的权力依附于皇权,没有独立的法官地位。在司法审判时,若遇到没有明文规定的讼案或是疑难案件时,可以比附决断,上报皇帝定案,在皇帝决断后便具有了法律效力。
(三)判例入法,需由皇权确认
在司法实践中,律文若没有明文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不适合作为判案依据时,可创制出特定的法律规范,再在判决中附请定例。在古代,通常情况下,统治者以上谕的形式对案件作出总结,然后得出一个普遍适用的法律规范。这个过程就是判例上升为法的过程。在清朝后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案不断吸收进《大清律例》中,所谓成案,就是由刑部或其他行政部门提出一项立法建议,然后由皇帝批准成为一个事例,再经过法律编撰,成为单行法规或是编入律文中。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判例之所以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关键在于得到了皇帝的批准,或是直接由皇帝创立。这也显示了皇权至上的封建主义性质。
二、例以辅律,效力低于成文法
中国是成文法国家,历代王朝均将制定成文法作为法律建设的主要方式。李悝制定《法经》,后商鞅变法,改法为律,都显示了中国已步入了成文法时代,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性质的立法体制决定了成文法的主体地位,判例法始终置于成文法之中,对其起着补充、修改、完善的作用。
(一)例的制定以律为依据
例的制定是以律为前提,为基础,例的原则、精神须与律义结合。弘治年间刑部尚书何乔新说过:“例以辅律,例以补律之不足”。这说明了当时例是律的补充。万历时刑部尚书舒化也说过:“立例以补律”。由此可见,例的制定是以律为依据,例要依附律文而定,为确保例的内容正确,须与律义相合。以清朝《大清律例》为例,条例依附于律文之后,是皇帝根据某些案件而发出的具有规范性的命令或皇帝认可的判例。在《大清律例》中,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例只是作为律的补充,同律一样,是审理案件的依据。
(二)例的效力以律为前提
首先,有些例依附于律文存在,其本身并无独立意义,不能离开律文独立存在。在适用这些例文时,需要援用律文。比如一些律文中会写明“依律治罪”、“照本律定拟”等等。其次,对于有些律文,虽规定了较多的附例,但多是对律的补充,在适用时,对于律文范围内的情况也只能适用律文。比如,《大清律例》中规定,白昼抢夺,不持凶器者,按律论处,若在律无明文规定时,则按例论处。
三、礼制:判例的灵魂
礼制是中国古代维持社会稳定,规范伦理秩序、维护社会等级、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中国历代法典的内容虽有不同,但都体现出了一种共同的传统精神,这种精神便表现为礼。中国古代的礼不仅指导着法的制定,还影响着定罪量刑。从这个角度而言,礼制便是判例的灵魂。这种灵魂地位从汉武帝时期便开始确立。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按照儒家倡导的礼仪观念,建立一套上下、尊卑、老幼、亲疏的等级制度。自此,礼便深入到国家的立法、司法全过程中。“春秋决狱”便是这一礼法结合的具体体现。
“春秋决狱”是依据儒家经典学说中所倡导的礼仪进行司法断案。若法律对某一案件没有明文规定时,或是礼仪与法律发生了冲突,礼仪便代替了法律的作用。儒家经典学说中倡导的礼仪道德甚至可以替代法律条文。比如“王者无外”、“君亲无将”、“恶恶止其身”等礼仪。这些因为礼仪道德所创制的判例,维持了儒家倡导的上下、尊卑、老幼、亲疏的等级制度,使得贵贱、老幼、尊卑等有着各自的行为规范。这些礼仪规则不仅是治理国家的依据,而且还是立法、司法的行为原则。
四、判例的发展方向:上升为成文法
判例上升为成文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
过程,通常是采取编例的方式进行。通过编例使得判例从独立的个案存在进入到判例汇编。判例的发展方向之所以是上升为成文法,是因为,首先,传统上的判例并不是一些简单的法律事件,而是在该判例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律规则。比如早在秦汉时期,就对相关的判例进行了整理,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原则。在元代《大元通制》中,所谓的断例也成为了律文与判例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表现为断案事例或断案通例。而到了明朝,判例形式便发展成了成案,成为了单行法规或是编入到法律条文中。其次,判例的汇编依附于律文存在。在中国古代,许多判例都以成文法的类别予以编纂。比如宋朝的“取前后所用例以类编修”,明朝万历年间的“律为正文,例为附注”律例合编,这种律例合编形式使得例成为了法的一部分,其也成为了古代法律发展的最高形态。
总之,判例作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一种重要法律形式,在古代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与成文法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共同维持着古代法律和社会的稳定。
D. 行政判例和行政先例的区别。
行政判例和行政先例的区别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概念不同
行政判例是人民回法院审理行政诉讼答的既往案例;行政先例是行政主体在同类行政事务上的既往做法。
二、效力
行政判例具有司法强制性,而行政先例是对某类行政事务的处理方式的反复适用而自然形成的得到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具有约束力的共同认识。
三、依据不同
行政判例的依据是各个国家的成文法,以我国为例,依据的是《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而行政先例依据的各个部门颁发的各种规章。
E. 判例是什么为什么可以根据它判案
所谓判例:是指法院先前的某一判决具有法律的效力,从而成为以后审判同类案件的依据(故又有称为“先例”的)。大陆法系国家早先一般不承认判例可成为法律渊源,而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却是一直以判例法为主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国际私法规范也主要以判例形式而存在。中国不承认判例可以作为法的渊源。
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它是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或制定法而言的。判例法的来源不是专门的立法机构,而是法官对案件的审理结果,它不是立法者创造的,而是司法者创造的,因此,判例法又称为法官法或普通法。
判例法的基本思想是承认法律本身是不可能完备的,立法者只可能注重于一部法律的原则性条款,法官在遇到具体案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条款的实质,作出具体的解释和判定。其基本原则是“遵循先例”,即法院审理案件时,必须将先前法院的判例作为审理和裁决的法律依据;对于本院和上级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所处理过的问题,如果再遇到与其相同或相似的案件,在没有新情况和提不出更充分的理由时,就不得做出与过去的判决相反或不一致的判决,直到将来某一天最高法院在另外一个同类案件中做出不同的判决为止。
判例法制度最早产生于中世纪的英国,目前美国是最典型的实行判例法的国家。美国法院对判例的态度非常灵活,即如果先例适合于眼下的案例,则遵循;如果先例不适合眼下的案例,那么法院可以拒绝适用先例,或者另行确立一个新的法律原则而推翻原来的判例。那么美国判例法的约束力何在呢?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在同一法律系统,下级服从上级,如果涉及另一系统的问题,则要互相尊重。
F. 什么叫成文法什么叫判例法
成文法又称为制定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成文法是“不成文法”的对称。国家机关依立法程序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我国的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都是成文法。成文法最高的以及最完善的形态是法典。
判例法,是指由某一类法院的判决或由某一类法院法官的判决中所含有的法律原则或规则对其他法院甚至本法院以后的审判具有作为先例的约束力或说服力。判例法的基础是“遵循先例”原则,其创制是通过法官的司法活动来实现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判例法也被称为“法官法”。
(6)先前判例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判例法的优劣分析
1.利于法律与实际的契合,增强法官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判例法法官从涉及相同事实的案例中归纳出法律原则,并巧妙的适用于后来的案例,法律完全生长于实际生活中,保证了法律与现实情况的最大契合。同时法官在适用法律上拥有较大的裁量权,其独立性受到司法制度的保障。这种因素决定了法官在断案过程中能够公正合法地处理案件,并因此而创设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良好司法判例。
2.易造成司法统一性及法律权威性的损害
判例法的固有缺陷表现在,判例法意味着法官造法,如果法官所造之法为恶法,将极大地损害法律的权威地位。同时一项判决一旦成为先例,对下级法院、对本院,都有着不可违抗的拘束力。那么如果出现错误的判决,则极可能被反复运用,损害法律的权威性。随着衡平法的出现以及英国法官“区分先例”的做法,判例法的这一缺陷也在慢慢的弱化。
G. 案例法与判例法的区别
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法律渊源,而且,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判例、判例法,就是基于法院的判决而形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这种判定对以后的判决具有法律规范效力,能够作为法院判案的法律依据。 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它是相对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或制定法而言的。判例法的来源不是专门的立法机构,而是法官对案件的审理结果,它不是立法者创造的,而是司法者创造 的,因此,判例法又称为法官法或普通法。 判例法的基本思想是承认法律本身是不可能完备的,立法者只可 能注重于一部法律的原则性条款,法官在遇到具体案情时,应根据具 体情况和法律条款的实质,作出具体的解释和判定。其基本原则是 “遵循先例”,即法院审理案件时,必须将先前法院的判例作为审理 和裁决的法律依据;对于本院和上级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所处理过的 问题,如果再遇到与其相同或相似的案件,在没有新情况和提不出更 充分的理由时,就不得作出与过去的判决相反或不一致的判决,直到 将来某一天最高法院在另外一个同类案件中作出不同的判决为止。
H. 在中国这种大陆法系国家,先前的判例能否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目前在中国先前的判例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可以作为参考,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
I. 遵循先例原则的内容与特点
内容摘要:遵循先例是英国一项基本的司法原则,在英国信仰先例遵循先例是由其制度、民族性和法官职业化特点等原因形成的。遵循先例在司法过程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我国还不宜把它作为一项司法原则。
关 键 词:遵循先例 民族性 法官职业化
遵循先例是英美普通法系先例原则中一个最为通用的术语,是拉丁语Stare decisis et non quieta morere 的缩略语。遵循先例意指某个法律要点一经司法判决确立,便构成了一个日后不应背离的先例。
遵循先例基本内容
遵循先例即"以相似的方法处理相似的案件,并遵循既定的法律规则与实践。"[1] 在现代英国普通法的实际操作中,这项原则相当复杂,一般来说它包涵了以下几个要点:欧洲法院在解释欧共体法时所作的判决对所有英国法院具有拘束力。上议院的判决对所有英国法院有拘束力,但它自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遵守自己先前的判决。上诉法院的判决对所有下级法院有拘束力,除特别情况外其民事分院必须遵循自己的先前判决,刑事分院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那么严格遵循自己先前判决。高等法院的判决对所有下级法院有拘束力,但对其自身无拘束力。不同分庭之间一般会相互尊重对方作出的判决,但如果认为先前一项判决有错误,则可以不遵循先例。所有下级法院均受以上高级法院判决的约束,它们的判决对其他任何法院及其自身无拘束力。先例的拘束力大体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纵的方面是指上下级法院之间,下级法院必须严格遵守上级法院先前的判例,一个受先例拘束的法官往往是极不情愿作出其判决,正如巴克利(Buckley)大法官在1915年物产经纪有限公司诉奥林比阿油渣饼有限公司案中所表述的那样:"我想不出任何理由认为我自己宣布的判决是正确。相反,如果我有权按照自己的看法,依靠自己的推理,我将说它是错的。但我受先例的约束--当然遵循先例是我的责任,我感到必须宣告我不得不作出的判决。"[2] 黑尔什姆(Halisham)大法官曾严厉批评下级法院规避上级法院先例的做法:"事实是我希望永远不需要再这样说了--在这个国家存在的法院等级制度中,每一个下级法院,包括上诉法院在内,都必须严格接受上级法院的判决。"[3] 先例的横向拘束力是指同一法院或同一级法院先例的效力问题,这种效力与纵向效力不同,其基础不是出于法院的等级结构而是导源于"法官的礼让"。但遵循先例也有例外,为了确保案件的公正在普遍遵循先前判决的同时,如果认为有必要,可以违背先前的判决。[4]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个有拘束力的判决并非每个组成部分都可成为先例加以引用,只有判决的核心部分"判决理由"(ratio decidendi)才对今后的裁判有拘束力,至于其"附带意见"(obiter dicta)仅有说服力而无拘束力。
遵循先例历史成因
遵循先例在普通法系国家是有其独特原因: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民族性和思维特点及独特法官职业化路进形成的。从政治体制上看在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以前,英国是处于不同领主统治之下,各个领主在其领地之内适用不同的法律。英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使得英国法律适用极不统一。在1066年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以后,英国开始有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王权,宣示国王的权威,国王开始派谴代理人到各地巡回审判。试图用统一的法律制度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当这些巡回法官返回维斯特敏斯特之后,他们在一起讨论案情、交换法律意见,彼此承认各自的判决,并约定在以后巡回审判中加以适用。在其后两百多年中,遵循先例的原则逐渐形成,至十三世纪末法官在处理案件时就不断援用先例,到十六世纪遵循先例已被作为惯例确立下来。十九世纪后半期,随着法院组织的改革和统一以及系统权威判例汇编的出现,遵循先例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英国人的民族特点也适合遵循先例原则的长成,英国人民族性中最显著的特征是主实践重行动,他们看重的是实际、讲究的是效果。他们做事依赖直觉、本能和经验,经验主义是这个民族性的最好表述。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声称: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和反省,而非天赋或先验。英国人的民族性决定了英国人不喜欢严格意义上的成文法典,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怀疑经过高度系统化、抽象化的法典。因为严格意义上的法典是由一系列经过高度抽象化、系统化、理性化的法律条文组成,从这些精细的法律条文之中已很难窥见现实生活的原貌,许多法律规范是依据理性预先假定设立的,这种远离现实生活形而上学体系上的成文法典,不仅令人难以把握,甚至令人怀疑其真实可靠性程度。这就决定了英国人不可能对成文法太感兴趣,相反判例是司法活动的先前判决,是对以往案件的真实处理,是法律干涉生活的有效证明。它是活的法,看得见摸得着,由于英国人具有重实践看后果的特征,在遇到生活纠纷需要法律裁判的时候他们不是看理论上怎样说的,而是看法官是如何处理的。先例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传统是过去是经验,而经验就是对曾经发生事情的感性把握。他们认为过去的东西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必定是可靠实用的,逻辑可以是思想法则,而经验才是实践的结晶。先例是过去案件中作为法律渊源的先前司法判决,是以前法官处理相同或相关案件经验结晶。英国人的思维习惯是向后看,他们倾向保守、珍视传统,实质是因为他们注重经验,注重实用,这就决定了英国人对先例特别偏爱也容易遵循。法国文学批评家安德烈·莫洛亚在《英国人》一书中说:"在英国先例统治着裁判官和政治家,在这个国家判断是非是判例而非理念。"
法官成长的路进也决定了他们容易遵循先例:早期的英国王室法官是由牧师担任,到十四世纪左右,开始从辩护律师中挑选法官。而律师是在普通法熏陶和训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学业来自对法院诉讼的聆听。即使后来的律师学院成立,其教学方式也是以法庭模拟为内容的职业训练,法官与律师的行会式教育与职业的行业化,是遵循先例和法官造法原则的产物,反过来也为遵循先例和法官造法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中世纪英国,师出同门的法官和律师对制定法不仅不感兴趣,而且由于制定法常被国王用来谋取特权或施行高压政策的手段,造成了当时与国王具有不同利益法官与律师对制定法的抵触,在他们看来制定法至少是反常的法律现象,科克大法官更把普通法视为"凶猛的暴君",[5] 这就反过来促使法官和律师对遵循先例的偏爱。
遵循先例司法价值
任何一项司法制度和诉讼原则必须具有各自的司法价值,才具有生命力。遵循先例的价值在于将一定确定性和可预见性规则引入私人活动及商业活动之中,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趋利避害,争取利益最大化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遵循先例对法官专断能起到约束作用,在英美国家,由于恪守三权分立原则,法官独立性很强,同时他可以自由心证,相对大陆法系法官来说拥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这种自由裁量权仅靠职业道德来约束,缺乏硬性的法律手段限制是很危险的,难以防止法官成为"法律杀手"。我们不能确保每个法官皆尧舜,都公正无偏私地处理案件。遵循先例原则减少了法官作出偏袒和偏见判决的可能性。"如果美国废除了先例原则,那么在未被制定法所规定的整个人际关际领域中、法官就会按照他们个人的旨趣和个人的是非观去自由行事"。[6] 这种状况无益于维持人们对法律的尊重、也无助于保持公众对司法机的廉洁性所具有的信任。为了防止法官犯罪错误,有必要用遵循先例这张无形的网对法官判决进行约束。遵循先例可以提高办理司法业务的速度,促进司法工作的效率。遵循先例可以节约时间和法官的精力,与此相关诉讼周期缩短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诉讼费用。卡多佐法官曾言:"如果过去的每个判例在每个新案件中都要被重新讨论,而且一个人无法在走在前面的人所奠砌可靠基础上砌他自己的砖,那么法官劳动就会被增加到几乎使他垮掉的地步。"[7] 遵循先例使法官的一些重复劳动成为不必要,大大提高诉讼效率,这对把时间等同于金钱的英美国家人来说特别有认同感。遵循先例的精髓乃是相同的情况相同对待,这与人们追求平等的正义感相吻合。卡尔·卢埃森认为先例在法律中的效率所以提高,乃是通过"那种奇妙且几乎是普遍的正义感实现。这种正义感强烈要求,在相同情形中所有人都应得到同样的对待.
价值有正负之分,遵循先例同样有其负价值:由于先例的日积月累、数量繁多,法官实际上是无法全面了解,势必会造成某些错误。先例相互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冲突,这就为那些曲解法律意图偏袒一方当事人不公正裁判的法官提供了借口,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欲其生附生议,欲其死附死比"曲解法律出入人罪的法官。再者遵循先例乃是用过去的判决理由裁判今天的案件,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会存在两个判决理由完全相同的案件,用过去的判决理由来裁判今天的案件难免会造成不公。遵循先例所关注的是平等,这种平等乃是一个过去判例与现在案件之间的平等,但平等的观念会随社会变迁而变化。公平裁判就其本质而言关注的是空间上的平等,即按当代价值判断来平等地对待两个人或两起情形。何况一个早期的判例可能是由一个水平差而无能的法官作出,因而遵循先例并不能必然保证法官的公正裁判。总之,普通法国家遵循判例、信仰判例是有其客观历史原因、民族特点和法官职业队伍特点决定的。
遵循先例可否作为它山之石
遵循先例能否作为它山之石,在我国加以借鉴。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借鉴判例能否促进公正审判,法治统一?能否约束法官专断裁判?
遵循先例目的是使法官在裁判案件时做到相似案件相似处理,在量刑上司法上做到法制统一和平衡,但这里有一个前题那就是法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审判经验和技能。因为判例日积月累数量繁多,对何谓相似案件不同的法官也会见仁见智,得出不同结论。法官在寻找判决理由和附带意见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和收集。由于视角不同,法官就可能在不相似的案件搜寻到自己需要的判决理由,也可能在相似的案件中找不到相似的判决理由,相似案件相同处理的另一个前题是不同时代的不同法官必须具有相同的认知水平和相同价值观并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案件处理的前后一致,做到法治统一,而这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都是不可能的。从实践层面看,遵循先例并不总是能保持法治统一,我国早在宋代就有引例断案的规定,"例"即断案成例,通过引例断案赋予成例以法律效力,其结果造成以例破律,严重伤害了法治统一,并且官吏上下其手"欲其生则附生议,欲其死则死比。"这就说遵循先例并不能必然导出法治统一和法官的公正裁判。当然宋代的引例断案与英美法中的遵循先例是有许多不同,但从中还是能说明遵循先例与法治统一,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相反如果法官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遵循先例反为其出入人罪提供一个合法的借口,而我们无法保证在中国本土上每个法官皆尧舜。还是沈家本说得深刻:"虽有贞观之法,但无贞观之吏,法欲善而不能。"任何一项制度尽管其十分完善,但还必须有高尚的人来执行,才能使其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遵循先例的基本功能在于限制法官专断,问题在于我国法官有资格有条件专断吗?由于我国体制与普通法系国家有明显不同,法官职业化特点也大相径庭。我国法官的独立性和权威远不如普通法系国家法官,法官专断的前题是法官独立,法官有权威,我国由于体制上、历史上的各种原因,我国法官独立裁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法官权威形成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因而我国法官还不具备专断的资格和条件,既然专断的前题都不具备,约束法官也就无从谈起,相反如果遵循先例,一些有悖诉讼规律诸如二审提前介入,请示汇报的做法又会乘虚而入,而这会严重冲击正在成长的法官独立和法官权威,因而我国目前还不宜设置遵循先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