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继承法律知识

继承法律知识

发布时间: 2020-12-27 13:36:42

㈠ 有没有哪位懂继承法的贵人能给予我们这种生活困难且又没有法律知识的底下层老百姓帮助万分感激!!

我这有以下资料,看完就明白了!
注意第九条和 9 !!!(一切建立在有,物证,人证。完整的情况下)
1 第九条 继承权男女平等。
2 第一继承顺序 配偶、子女、父母
3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4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5 第十二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6 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7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8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9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10 第十五条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然,也可提前立遗嘱。需要注意的是!!
1 第十六条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2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3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4第十七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5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6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7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8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9 第十八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二)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10 第十九条 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11第二十条 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12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13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14 第二十一条 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
15第二十二条 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16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
17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18 第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继承人中无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继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通知。
19第二十四条 存有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争抢。
20第二十五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21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看完以上几点,如过还有疑问。请致信 [email protected] 专业律师为您免费服务 一日内回复!!

㈡ 学生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案例

宋桂芳,女,生于年3月5日,于2012年1月7日在成都市因病去世,其配偶高智堂死于1992年12月。宋桂芳与高智堂系再婚夫妻,双方父母均先于其二人死亡。宋桂芳再婚前育有一个子女,是高之生;高智堂再婚前育有五个子女,分别为高长清、高荣生、高富生、高贵生、高长云。两人在婚后又生育了四个子女,分别是高随生、高阳生、高梦生、高平芳。十个子女中,高贵生、高长云、高随生、高阳生、高梦生、高平芳健在;高之生死于2007年3月8日,其配偶刘彩云和子女高顺利、高顺珍、高顺康健在;高长清死于2003年2月21日,其配偶孙林死于1963年9月9日,留有子女孙家鑫、孙家安;高荣生死于2008年2月27日,其配偶潘美琳死于2012年4月6日去世,其子女有高顺建、高顺蓉、高顺文、高顺刚,其中高顺刚死于2011年9月25日,高顺刚留有配偶李维香和儿子高翔;高富生死于2007年11月4日,其配偶王芳死于1998年11月22日,高富生留有两个子女,分别是女儿高顺玉、儿子高顺明。涉及该案的当事人信息及关系基本水落石出。
涉案人员关系如图:
图例: 为死亡人员
XXX1上标为死亡人员之间相对死亡顺序

二、本案继承关系梳理与应对
提出继承权公证申请的三个案件的被继承人是宋桂芳、高之生、高富生。对于不同被继承人的案件,其发生继承的关系是不同的,需要区分讨论。
宋桂芳一案,宋桂芳生前未留有遗嘱亦未签订任何遗赠扶养协议,依照法定继承程序,宋桂芳的遗产由其父母、配偶、子女继承,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宋桂芳的父母先于宋桂芳去世,具体时间不详,配偶高智堂死于1992年,子女中宋桂芳的亲生子女高随生、高阳生、高梦生、高平芳健在,高之生死于2007年,继子女中高贵生、高长云健在,高长清、高荣生、高富生分别于2003年、2008年、2007年死亡。综上,根据《继承法》法定继承规则,基于宋桂芳的子女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导致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在宋桂芳与继子女形成扶养关系的前提下,宋桂芳的十个子女享有对宋桂芳遗产的继承权,而其中四个子女均先于宋桂芳死亡,那么此四项已故子女的份额发生代位继承,即分别由高长清的子女(高智堂之外孙)孙家鑫、孙家安,高荣生的子女(高智堂之孙)高顺建、高顺蓉、高顺文、高顺刚的子女(高智堂之曾孙)高翔,高之生的子女(高智堂之孙)高顺利、高顺珍、高顺康,高富生的子女(高智堂之孙)高顺明、高顺玉继承相应份额。
高之生继承案,高之生系宋桂芳再婚前所生子女,经过审核调查,其配偶刘彩云和子女高顺利、高顺珍、高顺康都是合法的继承人,而其先于母亲宋桂芳死亡,所以宋桂芳也是高之生的继承人之一,而宋桂芳后来死亡,则宋桂芳应继承的份额发生转继承,由被继承人宋桂芳的法定继承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相应份额。而此时,此份额的继承程序就与宋桂芳一案的继承程序一致。同理,高富生的配偶、父亲先于高富生去世,母亲宋桂芳晚于高富生去世,高富生的遗产应由高富生的子女高顺明、高顺玉以及母亲宋桂芳继承,宋桂芳的份额依照宋桂芳继承案的规则继承。
本案中,高之生、高富生先于宋桂芳死亡,高之生、高富生的直系晚辈血亲对其从宋桂芳处应继承的遗产份额分别享有代位继承权。同时由于宋桂芳在高之生、高富生死亡后、继承发生前死亡,宋桂芳生前又未表示放弃,宋桂芳原应从二人处继承的遗产份额发生转继承。
虽然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皆为普通继承程序中的特殊情形,但两者存在实质上的区别,代位继承是本继承程序中的特殊规则,而转继承是本继承外另一继承关系的一般规则。所以在继承公证案件受理时,最恰当合理的是以最优先顺位范围内的继承人作为继承公证申请人。存在代位继承的情形时,代位继承人代替原法定顺序继承人作为本案的申请人。存在转继承情形时,若转继承人主张继承,则以被转继承人应继承的本案遗产份额为遗产,以被转继承人作为新的被继承人另行办理申请手续。若转继承人放弃继承,那么本案遗产将在法定最优先顺序范围内继承分配完毕,转继承人就无需另行办理申请手续,只需在本案中签署确认遗产放弃声明即可。
三、案件核心难点
本案是涉及19个当事人的继承案件,其中含括了法定顺序继承规则、代位继承规则和转继承规则,案情比较复杂。
案件的第一个核心难点就是界定宋桂芳与继子女之间的扶养关系,而三个案件中都存在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依据《继承法》第十条,法定继承第一顺位的子女包括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这里的扶养包括抚养和赡养两层含义,并无疑问。然而对于形成扶养关系的条件是构成单向的抚养或赡养关系即可,还是需要构成双向的抚养和赡养关系,业界有不同的看法。但从《继承法》第七条、第十三条来看,未履行扶养义务的并不必然丧失继承权,所以单向的扶养关系即可形成继承权。[1]据当事人讲述,宋桂芳的继子女在其与高智堂再婚时部分已成年,部分未成年。实践中认定继子女继承权最直接的标准就是继父母再婚时继子女尚未成年,依照单向扶养关系标准,就可以直接认定继子女有继承权。而这一层面的认定关键点就落在确定宋桂芳与高智堂的再婚时间。当事人表示宋桂芳的再婚情况已无相关资料证明,宋桂芳与高智堂系民国初期生人,年代也确实久远,无直接证明材料在情理之中。我处工作人员在与高阳生交谈中得知高家有一份家谱,当中可能记载了高智堂的再婚时间,但目前尚未提供给工作人员。如果确实没有记载,目前只能将宋桂芳的再婚时间缩小到高智堂再婚前最小子女的出生日期与再婚后两人所生最年长子女出生日期之间,再向社区街道办和社会保障单位尝试调查能证明宋桂芳再婚时间的证据。如果能够确定再婚时间,那么就能确定再婚时继子女是否已经成年,倘若已经成年,那么要考察继子女是否对继父母尽赡养义务,期间就需要收集当事人为赡养继父母所做付出的证明,并向了解情况的无血缘姻亲关系的人调查核实。但归根结底,这种区分适用必须以查实宋桂芳的再婚时间为前提,即如果高智堂与宋桂芳再婚时,双方先前所扶养子女皆未成年,那么高长清等继子女就分别与继父母高智堂、宋桂芳形成扶养关系。如果确实无法查实,只能以继子女是否尽到赡养义务为标准。如果当事人对是否赡养老人的事实有争议,那么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另一个核心问题是丧偶儿媳的继承身份的问题。高荣生是宋桂芳的继子,并且通过目前的了解,高荣生夫妇生前都对宋桂芳照顾有加,进行了充分赡养。高荣生先于宋桂芳死亡,其应继承份适用代位继承规则发生继承,而高荣生的配偶、宋桂芳的儿媳潘美琳后于宋桂芳死亡,若认定潘美琳尽到主要赡养义务,那么其也是有资格与宋桂芳其他子女一样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宋桂芳的遗产,[2]并且不影响其子女高顺建、高顺蓉、高顺文、高顺刚代位继承高荣生的份额。[3]《继承法》中明确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此规定为丧偶儿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设定了三个适用要素,第一个是“对公、婆”,第二个是“丧偶儿媳”,第三个则是“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其一,“对公、婆”可以理解为对公公和婆婆或者是对公公或婆婆,在儿媳同时照顾公婆的情况下,这一要素的适用并无难题,但假设在儿媳照顾老人时,公公已经去世,儿媳确实对婆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那么丧偶儿媳是否有权利继承公公的遗产?最高院关于适用继承法的司法解释并没有对该情形做出明确说明。笔者认为丧偶儿媳对于公婆的继承权继承对象取决于丧偶儿媳与公婆形成的赡养关系,对公婆构成赡养且该赡养为主要赡养关系时,儿媳对赡养对象享有继承权。在前面假设的情形中,儿媳与已逝的公公未形成实际的赡养关系,所以儿媳应当只对婆婆享有继承权。其二,“丧偶儿媳”之要素,表面上的意思是儿媳丧偶才能取得资格,笔者认为还有一层含义为丧偶是评价民事主体行为是否符合《继承法》第十二条的时间起点。即儿媳丧偶前是否照顾公婆在所不问,丧偶后对公婆尽到主要赡养义务即可。换言之,丧偶前对公婆尽到主要赡养义务,丧偶后未尽到赡养义务,甚至不为主要赡养义务,同样认定为不符合第十二条所要求的条件。其三,“尽到主要赡养义务”,这个要素通俗易懂,就是丧偶儿媳须为老人的主要赡养人,判断是否是主要赡养人最直接有效的标准就是看丧偶儿媳是否和老人一起生活。其实该条法律的立法目的就在于对像亲生儿女那样照顾公婆的儿媳进行补偿和鼓励,体现民法的公平原则。根据《继承法》第十二条之规定和平等原则,如果潘美琳符合继承条件,其享有的是继承权而不是应继承之份额,而潘美琳所享有的继承权与其他继承人的继承权平等。继承权与继承份额的区别在于继承份额是基于特殊身份所享有的预期利益,而当特殊身份的主体消灭时,此资格随即消灭,也就是说潘美琳如果享有的是继承份额,此预期利益在潘美琳死亡时即消灭,不会发生转移。但当潘美琳享有的是继承权时,潘美琳死后该继承权依据最高院司法解释应发生移转,即产生转继承。
该案中,我处工作人员对于潘美琳继承资格的认定即可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运用排除的方法,由易及难的搜集排除的证据,相对更为容易得出结论。如果潘美琳是宋桂芳的主要赡养人,符合继承的条件,那么还需考察潘美琳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的情况,其应继承的份额则作为新的继承标的另行处理。
继承案历来是民事案件中的难点,因为此类案件牵扯着不同家庭的生活状况,还案件背后还可能隐藏着不同的目的和人性。继承案例的重点就是搞清查实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继承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处理继承案件的难点。宋桂芳家庭产生上述三个继承案件基本上涵盖了继承程序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形。法律工作者在处理继承案件时一方面要严格谨慎,坚决杜绝“打擦边球”、“靠运气”的蒙混事实的行为,另一方面要在处理案件的实践中,以法律与公证规则为依据,不断发现处理案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改进点,推动案件受理程序的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此外,继承规则的适用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问题,继承的标的或许并非多么巨大,但法律事实是否查实,规则运用是否得当,之间决定了继承法价值的实现与否,引导着百姓对法律和法律工作者的评价,甚至对法律的权威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双面作用。在我国,法律法规说到底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执法为民、服务大局有机统一于依法治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实现法律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继承案件对法律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遵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出路。
以人为本,公证之音方可长鸣。
(zai)

㈢ 2020山东三支一扶公基备考法律知识:谈谈继承

一、继承权的概述
(一)遗产
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二)遗产的范围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主要包括自然人的其他合法财产。其他合法财产主要是指各种票据、证券以及履行标的物为财产的债权等。
(三)继承权接受的行使
《继承法》第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四)继承权的丧失
1.继承权丧失的概念
继承权的丧失,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在发生法定事由时取消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权利。
2.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继承人不但应当受到刑罚处罚,而且应剥夺其继承权。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只有继承人杀害的动机是争夺遗产,杀害的对象是其他继承人时,才能确定其丧失继承权。
(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继承人以后确有悔改表现而且被遗弃人、被虐待人又在生前表示宽恕的,可以不剥夺其继承权。
(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情节严重”是指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的行为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难的。

㈣ 法律小常识:夫妻之间相互继承应注意什么问题

婚姻法》第24条: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这一规定是与继承法关于夫妻法定继承权的规定相互吻合的。关于夫妻之间相互继承权应注意的问题有:
1、夫妻互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丈夫有继承妻子遗产的权利,妻子也有继承丈夫遗产的权利。丈夫去世,任何人不得侵犯、剥夺或限制妻对夫遗产的继承权,不得干涉寡妇带走亡夫的遗产改嫁。配偶与子女、父母共同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参与对死者遗产的继承,他们的应继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分家析产与继承。
如果夫妻实行共同财产制,夫妻一方死亡后,首先应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一分为二,其中一半是生存配偶一方应得的共同财产份额,另一半才是死者的遗产,再有死者的合法继承人继承。防止将夫妻共同财产作为遗产继承,侵犯生存一方的合法权益。
3、夫妻继承权的产生。
夫妻间的继承权因结婚而发生,因离婚而消灭。即使当配偶一方死亡时,双方正处于长期分居状态或者处于在离婚诉讼过程中,生存配偶方仍对死者遗产享有继承权。
4、夫妻继承权的限制。
只有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才能以夫妻身份参与继承。这里所指的继承权是继承期待权,是指夫妻一方死亡时,另一方享有继承死者遗产的法定可能性。至于真正实现继承对方遗产的可能,还须具备三个条件:1)死者实际留有遗产;2)死者生前没有用遗嘱将全部遗产处分给自己配偶以外的其他继承人;3)生存配偶没有依法丧失继承权。

㈤ 法律知识子女是否拥有继承其父母林产

那要看这个林复产证是个制什么性质。如果是集体或国家的林业资产,只是让你父母经营,那林产是国家或集体资产,你父母只拥有经营权,因此林产无法作为遗产由你继承,而你在城里,如果没有乡下的农村户口,当然也无法取得经营权。

㈥ 法律知识:继承开始后,首先按照()办理。A.口头遗嘱B.公证遗嘱C.法定继承D.生前协议

你好,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优先按照遗嘱发生继承;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的。

其中,公证遗嘱优先于其他形式的遗嘱,发生效力。
所以,按照公证遗嘱办理的
谢谢采纳,有疑惑可以追问。

㈦ 公基法律知识考试中继承法有哪些考试要点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谁的效力高?法定继承中的顺序问题。

㈧ 农村,生母继父与子女的继承,赠予,债务的法律知识请教

叙述很麻烦,只能给个最好的结果,你继父承担一少部分,你来承担一大部分的债务,主要是所有的债务的源头,都是你的房子。

㈨ 涉及家事的法律常识都有哪些

1、法定继承情况下,继承人有顺序之分吗?
当然是有的。按照《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法律上哪些情形禁止结婚?
我国法律规定以下情况禁止结婚:(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如在传染期的乙肝病人、患爱滋病、弱智病人、严重精神病人)。
3、哪些情况属无效婚姻?
(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4)未到法定婚龄的〈审理时已到法定婚龄的,可不认为无效。
4、新婚姻法规定有可撤销婚姻吗?
有。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5、法律规定了夫妻之间有哪些权利义务?
(1)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2)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名字的权利;(3)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4)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5)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不受双方收入高低的影响;(6 )夫妻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7)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6、哪些属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存续期间的〈另有约定的除外〉:(1)工资、资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7、哪些财产属夫妻一方所有?
(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归一方的财产。
8、夫妻之间可以约定共同财产的分配吗?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9、哪些属于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遗产呢?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1)公民的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热点内容
劳动法生病不让请假 发布:2025-04-16 17:02:18 浏览:702
经济合作社议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39:07 浏览:563
番禺冼律师 发布:2025-04-16 16:29:30 浏览:638
药学职业道德培训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369
生物反馈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23:27 浏览:749
杭州华硕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16 16:13:32 浏览:919
治安联防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13:20 浏览:505
合同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发布:2025-04-16 16:11:57 浏览:406
法院一区五城 发布:2025-04-16 16:11:49 浏览:705
慈善法和社会区别 发布:2025-04-16 15:59:02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