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离职证明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离职证明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3-01-08 12:46:50

❶ 离职证明有什么用

【法律分析】:离职证明的作用:1、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解除劳动关系;2、证明按照正常手续办理离职;3、证明是自由人,可以申请失业金或应聘新的职位;4、可以凭此转你的人事关系、社保、公积金等等;5、劳动者创业,提供离职证明和失业证,就会享受优惠政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四条 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劳动者在离开原单位时,应当要求单位出具符合法律规定的离职证明,而用人单位有为依法离职的劳动者提供离职证明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❷ 单位不给员工离职证明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通常称为离职证明。
离职证明中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等信息的证明书。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为了避免用工风险,很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入职时要求劳动者提供原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这样,劳动者才能获得和新单位签约的机会。
因此,劳动者在离开原单位时,应当要求单位出具符合法律规定的离职证明,而用人单位有为依法离职的劳动者提供离职证明的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如果用人单位无法法定理由或者约定理由,拒绝出具离职证明,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劳动者有权索赔。

❸ 离职证明的功能有哪些

很多企业离职证明都有自己的“模板”,HR在工作过程中也习惯性引用。殊不知,不符合法律要求的“模板”往往会引起离职时候的劳动纠纷。下面和我一起看看离职证明都有哪些功能吧。

三大功能:离职证明的作用和价值。

1、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并办理完离职手续的证明

用人单位出具离职证明,是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终结劳动关系的明确证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其他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公示。

2、劳动者转移社保和申领失业保险金的证明和必要材料

大部分与离职证明有关的争议,都是因用人单位未依法出具离职证明而导致劳动者无法领取失业保险金,进而要求单位赔偿的争议。

3、离职证明还有一个附带功能就是工作经验的证明

离职证明一定程度上能佐证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的工龄、岗位及相关工作经历,这点众所周知。也是下家单位HR判断员工劳动关系、工作情况的依据之一。

离职证明的法律属性:

离职证明的立法本意是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一项附随义务。

附随义务的典型特征是不属于合同内容,但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必须履行。这一属性,决定了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履行。无论是协商解除还是单方解除,还是劳动合同终止均需要依法出具。

未出具离职证明的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0条、89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出具离职证明的,需承担两种责任:

一是行政责任,即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二是赔偿责任,即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需承担赔偿责任。

❹ 离职证明造假的法律后果

离职证明是指能够证明职工已经自原单位离职,与原单位已经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很多企业会要求员工入职前提供离职证明,以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查明原告入职时提供的离职证明是假的,那么,员工属于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要求确认劳动合同无效,且不用向劳动者支付任何补偿。而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将被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三)伪造、变造、倒卖车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艺演出票、体育比赛入场券或者其他有价票证、凭证的;(四)伪造、变造船舶户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船舶户牌,或者涂改船舶发动机号码的。

❺ 公司给员工出具解除劳动合同书面证明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公司给员工出具解除劳动合同书面证明是法定义务,出具之后不需要版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权《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❻ 离职证明法律效力

员工离职若产生争议则涉及许多方面的法律问题,其中则涉及到一个比较重要的证据,那便是离职证明。那么离职证明的法律效果是什么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离职证明的法律效果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用人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是劳动者进行失业登记的必备条件。没有离职证明,劳动者可能无法享受失业待遇。
二、离职证明应该在什么时候拿到?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30日后不论单位同不同意,都可以离职。但在试用期内,只需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则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就应当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三、离职证明一般有哪些用途
(一)在入职新单位时用于证明与原单位的劳动关系已解除,并向新单位传递劳动者在原单位的一些其他重要信息,比如工龄、职务等;
(二)非本人自愿离职的离职证明,可以用于进行就业登记,领取失业保险金。
离职证明作为离职的重要凭证,能够起到很多作业,比如领取失业金及进行失业登记等,当然,其核心在于向外界证明已经离职的信息。以上就是由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离职证明的法律效果的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律师

❼ 伪造了离职证明会坐牢

法律分析:假造离职证明一般不会判刑,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但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离职证明是指员工离开原企业时,由原企业所开具的关于该员工的受雇职位等信息的证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三)伪造、变造、倒卖车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艺演出票、体育比赛入场券或者其他有价票证、凭证的;(四)伪造、变造船舶户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船舶户牌,或者涂改船舶发动机号码的。

❽ 伪造了离职证明会坐牢

伪造离职证明一般不会判刑,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关系,但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离职证明是指员工离开原企业时,由原企业所开具的关于该员工的受雇职位等信息的证明。若离职证明造假涉嫌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三到五年 发布:2025-01-15 17:24:42 浏览:478
殴打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5 17:22:22 浏览:578
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意见 发布:2025-01-15 16:40:42 浏览:894
重庆合同律师 发布:2025-01-15 16:39:58 浏览:636
榆次免费法律咨询 发布:2025-01-15 15:49:54 浏览:163
法官考察材料 发布:2025-01-15 14:58:25 浏览:475
合同法违反合同 发布:2025-01-15 14:48:08 浏览:825
北京资深拆迁律师 发布:2025-01-15 14:26:40 浏览:975
疫情政策法规 发布:2025-01-15 13:55:13 浏览:882
国家电网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5 13:27:12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