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法律责任
㈠ 我国现颁布的法律中关于国家安全的法律都有哪些
我国现颁布的法律中关于国家安全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1993年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权
第三章 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权利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1)中国安全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亮点:
1.亮点一: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国家安全法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中央的决策就是为了应对国家面临的安全挑战,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法律化、制度化,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是制定新的国家安全法的目的。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法制办国防政法司司长吴浩: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我国制定一部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法律。国家安全法涵盖了国家安全各个领域的内容,很多都是原则性规定,重点解决国家安全各领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亟待立法填补空白的问题,同时为今后制定相关配套法律法规预留了空间。
2.亮点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此次通过法律重申经济安全审查监管这一制度,为以后修改、完善经济安全审查措施奠定了法律基础。
3.亮点三:确保文化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国际法所法治战略研究部主任李忠:我们的文化安全既不是文化锁国、限制言论自由,也不是我们不再对其他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我们要继续开展平等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中华文明,给全人类做贡献。
4.亮点四: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这部法第一次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这一概念,这可以理解为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体现、延伸和反映。
5.亮点五:为太空、深海和极地等新型领域国家安全提供法律支撑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人口占世界六分之一,批准和加入了关于这些新型领域的一些国际公约,中国有权也有义务履行公约义务,对这些领域进行探索开发,造福全人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有权依法保障自身的相关活动、资产和人员的安全。
㈡ 中国的安全源于啥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不仅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不断推进,中国已被公认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曾经在华工作、生活或访问过中国的外国友人纷纷为中国“安全感”点赞。他们表示,中国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和良好能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这一宝贵经验值得世界借鉴。
中东局势变数繁多,动荡不安的生活让侯赛因非常羡慕中国的稳定,更羡慕中国在高度政治稳定中取得的建设成就。“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取得了一个个辉煌成就,这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坚定正确的领导方向,把人民放在心上,社会治理有方法,而且效果人人能感受得到,包括我们这些外国人。”
㈢ 中国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有哪些
安全生产的法律很多,主要有以下:《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矿内山资源法》、《煤炭法》、《劳容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筑法》、《工会法》、《民法》、《刑法》等法律。
㈣ 中国有哪些什么罪
中国的罪有: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等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具体行为: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具体行为: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的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交通肇事罪,破坏交通工具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破坏交通设施罪。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具体行为: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的行为。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包括: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具体行为:故意或者过失地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行为。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奸淫幼女罪,强制职工劳动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拐卖妇女儿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
五、侵犯财产罪
侵犯财产罪具体行为:故意非法占有、挪用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侵犯财产罪包括: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聚众哄抢罪,挪用特定款物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设施勒索罪,抢劫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具体行为:妨害国家机关的社会管理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包括: 扰乱公共秩序罪,妨害司法罪,妨害国 ( 边 ) 境管理罪,妨害文物管理罪危害公共卫生罪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
危害国防利益罪具体行为:违反国防法律、法规,拒不履行国防义务或以其他形式危害国防利益,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危害国防利益罪包括: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阻碍军事行动罪,破坏武器装备、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罪,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
八、贪污贿赂罪
贪污贿赂罪具体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挪用公共财物以及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的行为。
贪污贿赂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等十二种罪名。
九、渎职罪
渎职罪具体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背公务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正常职能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
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枉法裁判罪,环境监管失职罪,放纵走私罪,商检失职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
十、军人违反职责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具体行为: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㈤ 中国网络安全法律有哪些
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2005年)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2000年)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
㈥ 中国关于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47号 1994年2月18日发布施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33号 1997年12月30日发布施行)
㈦ 为什么中国的法律在保护人民群众安全的方面那么松
法律的真正定义:是统治者用来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一个工具,这样你就好理解了
㈧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据了解,中国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开始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形成了五大体系。
1、形成了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这样就为安全生产的实践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持。
2、形成了以安全生产法为主体的法制体系,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法律武器。
3、形成了以国务院确定的12项治本之策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的政策体系,这样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
4、形成了中长期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的目标责任体系,同时明确在安全生产上政府的监管责任与企业的主体责任制度。
5、形成了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形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8)中国安全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核心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如下:
1、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2、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3、第三条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㈨ 中国网络安全法律有哪些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入口信道管理办法》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2000年10月8日第四次部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第三号令)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11月7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5月20日国务院令第218号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47号发布)
《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公安部第82号令)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63号)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1997年6月28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1997年12月12日施行)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163-1997 ,1997-04-21 发布 1997-07-01实施 公安部 发布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12月11日国务院批准 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安全法规》
㈩ 我国有哪些关于安全的法律
关于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关于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