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法律责任
❶ 喝酒闹事要追究法律责任吗
喝酒闹事需要追究法律责任。
如果情节较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专给予行政处罚。属如果情节较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五条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刑法
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
…………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❷ 喝酒喝出人命,一起喝酒的人要负法律责任吗
喝酒喝出人来命,如果一起喝酒的自人有以下行为要负法律责任:
1、强迫性劝酒,如故意灌酒;
2、明知饮酒者不能喝酒或身体不适仍劝其饮酒;
3、共同饮酒后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
4、明知驾车人饮酒而唆使其酒后驾车;
❸ 醉酒打人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醉酒打人情节较轻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进行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3)喝酒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案例:男子酒后闹事打人扬言"炸公安局"被拘10日
重庆大足的陈某和朋友曾某因多年不见,聚餐时喝了不少酒。两人酒后引发矛盾,其中陈某更是出手打人,面对民警调查还扬言要炸公安局。最终陈某被依法行政拘留。
2月3日晚21时许,大足警方接到报警称,在大足区万古镇一洗脚店有两名醉酒男子酒后闹事,将老板及老板的儿子打伤。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处置,到达现场见到双方人员仍在争执不休。
民警现场了解到,陈某和朋友曾某均长年在外务工,已经很久不见,晚饭时两人都喝了不少白酒。21时许,已经醉酒的两人相约到万古某洗脚店洗脚。
一段时间后,陈某感到醉酒不想再走,便询问员工洗脚店里能否留宿。员工告知陈某洗脚店里不能留宿后,陈某表示不愿意继续洗脚,同时也不会支付洗脚的费用。
洗脚店老板告诉陈某,药剂已经兑好了,就必须支付药剂这部分费用。双方为此发生争吵,陈某将其手机放在服务台时,由于自己不小心,造成手机跌落,屏幕摔坏,陈某以此为由反而要求店方赔偿。见老板不承认赔偿,陈某恼羞成怒竟打向了老板及老板的儿子。
了解情况后,民警调取了现场视频监控,并将两名醉酒男子带回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我要让你们保证我出去,出不去的话,老子把你们公安局都炸了!”陈某不服民警将其带到派出所,一会辱骂民警,一会儿辱骂洗脚店老板,甚至扬言做出过激行为。
4日凌晨,陈某和曾某慢慢酒醒,称对醉酒后发生的事都记不太清,但面对视频监控的铁证,陈某最终承认其殴打他人的行为,对扬言炸公安局的行为也表示了歉意。目前,陈某因殴打他人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警方提醒,聚餐喝酒应当适量,切勿贪杯醉酒,以免酒后失控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对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可能触犯刑法。
❹ 朋友喝酒喝死了人在什么情况下有法律责任
醉酒的人之间有互相扶助的义务。在喝酒的过程中是不是给其灌酒,醉酒的原因是不是劝酒者造成的,醉酒之后谁去扶助他,经醉酒死亡后陪酒的人承担赔偿责任。
四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拓展材料
劝酒人应当能够合理地预见到其劝酒行为可能对其它饮酒人造成人身或财产上的损害,在多数情况下该劝酒人应对可能受其影响的人负有注意义务。
注意义务是指行为人应采取合理的注意而避免给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的义务。没有尽到注意义务,则推定行为人主观存在过失。此时,劝酒人一般应对因共同饮酒而引发的损害后果承担次要或补充责任。
当然,如果劝酒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确实尽到了注意义务,没有过错。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在该种情况下如果饮酒人发生意外致死,所有聚会的参与者都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❺ 请人喝酒造成损害后果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请人喝酒造成损害后果的需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条,民事权益包括指生命权、健康权等。
饮酒过程中,每个饮酒者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有最高的注意义务,但共同饮酒人之间存在互相提醒、劝告少饮酒并且阻止已过量饮酒的人停止饮酒的注意义务。
所以因饮酒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即造成饮酒人生命健康权遭受损害,共同饮酒人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5)喝酒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法律赔偿标准。
第十六条 【人身损害赔偿】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十七条 【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第十八条 【被侵权人死亡或者合并、分立时请求权人的确定】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单位,该单位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单位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被侵权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但侵权人已支付该费用的除外。
第十九条 【财产损失计算】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第二十条 【侵害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
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的,按照其获得的利益赔偿;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第二十一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❻ 中国法律规定因喝酒死亡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一起喝酒的同桌是否要承担责任,要看同桌人对死者是否有劝酒的行为;
2、一般来说,有以下情况劝酒者会被判定有过错:强迫性劝酒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在明知对方醉酒的情况下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回家和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3、以上过错行为与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则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4、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5、具体的赔偿项目和金额的计算标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里面有详细的介绍
❼ 喝酒喝死人,一起的负什么法律责任
喝酒喝死人在一起的人承担的法律责任,需要根据情况分析:
1.强迫劝酒的人。通过故意灌酒,言语刺激性劝酒等方式强迫对方喝酒,并且在对方已经醉酒或违背其意愿的情况下,依然劝酒等,此种人要对被劝饮酒者发生的任何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喝酒可能对对方身体造成伤害的情况下仍劝其饮酒的人,此种人要对对方因饮酒诱发的疾病以及因饮酒而发生的危害后承担法律责任;
3.共同饮酒后未劝阻饮酒者驾车离去,这种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同饮者不仅要对因事故受害的对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4.共同饮酒后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的人,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因此出事的共同饮酒者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唆使饮酒者酒后驾车的人,不但要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后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有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可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6. 醉酒者丧失意志的情况下,共饮者有安全护送的义务,否则出事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19条规定,公民由于过错(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侵害公民身体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_
除此之外,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