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警察的法律责任

警察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0-12-28 18:45:48

① 什么情况下警察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警察干了违法的事要承担什么责任, 要看警察违法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警察只是一般行政违法,那么警察可能会受到行政处分,如果警察违法达到犯罪的程度,如你所说警察非法拘禁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间(包括超期羁押现在也是以非法拘禁论处),警察将可能涉嫌构成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如果警察在逮捕过程中殴打嫌疑人并进行刑讯逼供,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三、如果警察的非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是在上级授意下的所为(例如公安局领导批准他非法延长拘禁时间),领导的授意不能成为警察排除承担法律责任的理由,这个警察同样要为其行为后果承担行政或刑事责任(难道领导叫你杀人放火你也干???)。批准警察实施违法行为或者犯罪行为的上级同样也得承担相应的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当然我们在这谈的只是法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处理,情况较复杂,事实上这类案件办起来难度很大,流产的机率很高,但也有办成的(警察受到刑事追究),总而言之,法律总还是公正的,谁要是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任意行事,谁就得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

② 未立案的情形,当事民警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第一,关于追诉时效问题。如果 2004 年被害人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了,根据被害人陈述,公安机关认为该案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就应当采取相应的调查措施,如对被害人进行伤情鉴定等。如果经鉴定被害人的伤情达到轻伤及以上时,且该案处于刑事追诉期限内,公安机关就应当及时做为刑事案件立案侦查。若被害人已经在追诉时效内提出控告,但公安机关怠于履行职责,如未对被害人进行伤情鉴定,也未对该案作出刑事立案决定,这应当属于刑法规定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情形,该案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因此,该案即使过了 13 年,公安机关仍然需要启动刑事追诉程序,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二,怠于履行职责的警察人员可能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徇私枉法罪。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是刑法的基本价值追求,及时有效打击犯罪是人民警察的职责所在。《刑事诉讼法》第 110 条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因此,对于应当立案的案件,公安人员故意不立案或者不履行相应的职责,是一种渎职行为,应当依法依规受到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③ 派出所不作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警察不作为行为的法律责任

警察不作为行为因违法的性质以及造成的内危害结果的不同而容分别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法律责任承担的方式主要是:

1、玩忽职守的刑事责任。《刑法》第397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行政责任。《人民警察法》第2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公安民警因不作为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要受到行政处分,或者辞退、调离岗位等。

3、行政赔偿责任。公安民警因不作为偿责任行为给公民、法人的人身、财产权益造成损失的,公安民警所属的机关应当承担行政赔偿。

④ 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应负哪些法律责任

司法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使用武源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国务院1996年1月颁布的《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8条至第11条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作了严格规定。
该条例第10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
(1)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
(2)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会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该条例第1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1)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
(2)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还于1983年9月联合下发了《关于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实行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监狱法第45条、第46条对监狱管理过程中使用武器和警械的条件和程序也作了明确规定。

⑤ 警察打人要付法律责任吗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殴打他人是违法行为,警察打人也一样要承担法律责任。造成轻伤以上后果还要追究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2. 警察在行使职权时造成公民伤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国家赔偿


《刑法》第四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赔偿法》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⑥ 人民警察违法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人来民警察有警察法源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人民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赔偿。

⑦ 辱骂民警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一、《人民警察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
拒绝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公然专侮辱正在执行职属务的人民警察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以威胁方法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 5 日以下拘留或者 500 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 5 日以上 10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500 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热点内容
行政立法权的主体 发布:2025-04-23 03:12:31 浏览:823
劳动法简答题试题 发布:2025-04-23 03:07:41 浏览:116
刑法体系题 发布:2025-04-23 03:07:31 浏览:12
新的巡视工作条例 发布:2025-04-23 02:45:03 浏览:899
刑事案件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23 02:30:54 浏览:849
广州司法考试考场 发布:2025-04-23 02:23:44 浏览:629
江华法律援助 发布:2025-04-23 02:18:47 浏览:454
社民法西斯 发布:2025-04-23 02:04:21 浏览:944
云浮法院陈 发布:2025-04-23 02:01:50 浏览:906
中国遗产税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23 01:58:00 浏览: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