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义务责任

法律义务责任

发布时间: 2020-12-29 12:14:01

『壹』 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义务

1、责任的基本解释:
①分内应做的事:教育下一代是父母与教师的共同责任。
②没做好分内专事而应承担属的过失:先别追究责任,救人要紧。义务
2、义务基本解释:
①“权利”的对称。法律对公民或法人必须作出或禁止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在社会主义社会,义务与权利是一致的,不可分离。参见“权利”。
②不要报酬的:义务咨询|义务劳动。
3、两者的区别:
义务是必须的,强调“必须”,有泛指性。
如:食品生产企业,就必须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这是义务。
责任是特定,受特定的条件影响,对应于某团体个人或特定的工作、任务、岗位、能力等等。
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一系列监督、测试、检验等程序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这是责任。

『贰』 责任与义务的区别

区别如下:

义务:

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版责任。

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应该这样行为或不权这样行为的限制和约束;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约行为、违法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责任:

分内应做的事。

法律责任必是与不利后果相关的,需要由国家机关来追究。

拓展资料:

义务是“权利”的对称。

①又称“社会责任”、“直接社会义务”。

社会普遍认为的为了满足一定社会关系参加者享受直接社会权利,其他人应作出的一定作为或不作为,是客观的社会规律、人们曰常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以及其他各种条件直接作用的结果,一般为习惯、道德等社会规范所确认。

这种意义上的义务是法律义务的直接基础和社会内容。

②“法律权利”的对称。又称“法律义务”。

法律规定权利主体应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一定行为的责任,是保证法律权利得以实现的条件,是国家对一定的直接社会责任的确认,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法律关系的主体一般都应履行法律义务,但并非所有法律主体都必然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义务并不必然同不利后果相关,只有违反法律义务者才承担不利后果;

『叁』 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责任和自由是对应的概念,责任事实上--虽然不是时间上--以自由为前提,而自由只能存在于责任之中。责任是唯独存在于上帝和邻舍的约束中的人的自由。

负责任的人在自身的自由中行动。除了他的行为和他本人以外,再没有别的能够支持他,减轻他的负担,这个事实就是自由的证据。负责任的行动发生在义务中,这义务给予他自由,给予他完全的自由。同时,负责任的行动完全发生在相对性的区域内,发生在无数视角里,每一种特定的现象都在其中出现。

『肆』 违反法律义务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没有义务哪来的责任,法律义务是第一性义务,法律责任是第二性义务,只有违反第一性义务才会有第二性义务的产生!!因此,不存在这样的法条!除非其责任就是义务本身,但那不是责任,而是义务!!

『伍』 什么叫法律义务

法律义务也称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主体,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的责任,这在法律上称为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陆』 责任和义务的定义和区别

1、内容不同

义务

义务人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而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必要性,义务具有法律强制性。

义务是情愿、志愿、应该。

责任

(1)一是指分内应该做好的事,如履行职责、尽到责任、完成任务等。

(2)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如担负责任、承担后果等。

2、分类不同

义务

(1)又称“社会责任”、“直接社会义务”。

社会普遍认为的为了满足一定社会关系参加者享受直接社会权利,其他人应作出的一定作为或不作为,是客观的社会规律、人们日常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以及其他各种条件直接作用的结果,一般为习惯、道德等社会规范所确认。这种意义上的义务是法律义务的直接基础和社会内容。

(2)“法律权利”的对称。又称“法律义务”。

法律规定权利主体应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一定行为的责任,是保证法律权利得以实现的条件,是国家对一定的直接社会责任的确认,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根据宪法和各部门法以及其他标准,可以对法律义务作出不同种类的划分。

责任

分为法律责任、道义责任、虚拟责任、家庭责任、理性责任、社会责任

3、要求不同

公民的基本义务也称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宪法第52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宪法第53条)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宪法第54条)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宪法第55条)

(5)依法纳税。(宪法第56条)

除上述的基本义务以外,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些义务既具有社会伦理和道德的性质,同时也具有一定形式的法律性质。

责任

(1)价值观要求

乙方主体必须按照甲方主体的价值观来处理有关价值事物,而不能按照乙方主体自己的价值观要求来处理有关价值事物,即乙方主体必须代表甲方主体的利益要求来进行决策和行为,而不能代表乙方主体自身的利益要求进行决策和行为。否则,将受到相应原价值处罚。

(2)最大价值率要求

乙方主体必须按照“最大价值率法则”来处理有关价值事物,即乙方必须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最大聪明才智,来履行责任。

『柒』 如何理解违反法律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违反法律,不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根据你个人的实际能力来决定的

热点内容
骂人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24 11:55:42 浏览:216
医院口腔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24 11:34:02 浏览:409
出差期间加班劳动法 发布:2025-04-24 11:26:50 浏览:98
贾汪区人民法院的电话 发布:2025-04-24 11:26:47 浏览:540
中古刑法 发布:2025-04-24 11:11:50 浏览:111
关于做好规章制度汇编通知 发布:2025-04-24 11:11:48 浏览:716
列宁废除婚姻法 发布:2025-04-24 11:11:12 浏览:656
首次确认无过错责任的民事法律 发布:2025-04-24 10:54:12 浏览:905
医院规章制度十四项 发布:2025-04-24 10:54:08 浏览:20
公司法选择题 发布:2025-04-24 10:52:46 浏览: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