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家暴的法律责任

家暴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0-12-29 15:36:58

❶ 家暴实施者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根据结婚根据法律规定,家庭暴力是离婚的法定原因之一,受害人可以要求家庭暴力的实施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根据规定,实施家庭暴力,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刑事责任。当家庭暴力达到一定程度,即这种暴力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时,就会受到侵害刑法可能构成虐待罪侮辱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等。

家庭暴力实施者,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依刑法第234条规定处罚。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或致人死亡的,可以判处死刑。家庭暴力实施者,以暴力手段干涉家庭成员结婚和离婚自由的,触犯刑法第257条规定,则构成前文所提的暴力干涉结婚自由罪。

❷ 实施家庭暴力应负哪些法律责任 严重的家暴有刑事责任

您好:
在《婚姻法》第四十五条中规定:“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值得注意的是,当受害人不对重婚、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提起自诉时,公安机关“应当”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重婚案件管辖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对于被害人或人民群众、社会团体和有关单λ就重婚案件提出控告或检举,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都应当接受。”这自然加强了对家庭犯罪,尤其是对重婚罪的打击力度。但对重婚案件提起公诉,法律û有作出明确的界定,所以在司法实践中较难操作。
目前,我国有关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散见于不同的单行法和司法解释中,可操作性差。虽然已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8个地市相继出台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规或规定,但很不统一、不规范。为了准确界定家庭暴力的概念及法律特征,预防家庭暴力现象的发生,制裁家庭暴力行为,我国应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家庭暴力法案,为维护社会稳定起到法律规制作用。

❸ 家庭暴力,法律会怎么判决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规定:

1、根据《婚姻法》第43条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受害内人要容求依法处理的,公安机关才能受理,受害人未向公安机关要求处理的,公安机关不予处置。

2、《婚姻法》第43条第3款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爱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的规定:“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欧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

(二)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四)虐待家庭成员,受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五)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胁迫或者诱骗不满十八岁的人表演恐怖、残忍节目,摧残身心健康的;

(七)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

❹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实施家庭暴力者有可能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有很多家庭可能会因为很小的事情而产生家庭暴力,对于家长,对于孩子版都不好。我国法律也权对此类事件有相关的规定。家庭暴力者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2.其次,较为严重的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严重的家庭暴力将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或者故意伤害、故意杀人以及侮辱等刑事犯罪。其中,家庭暴力的实施者经常殴打和责骂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把他们捆起来,冷冻和饿死他们,强迫他们超出体力工作,限制他们的自由,等等。身心摧残或者酷刑,情节严重,构成虐待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受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❺ 家庭暴力在法律上是怎么处理的

1、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3、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

其中,家庭暴力实施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精神上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5)家暴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法律条例判定

婚姻法司法解释第一条规定,婚姻法3条、32条、43条、45条、46条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殴打、捆绑、残害、强制限制人身自由或其它手段,对其家庭成员身体或精神,造成具有一定损害后果的行为,经常性、持续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对于“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只要对家庭成员的精神或身体,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后果,均构成“家庭暴力”。

婚姻法要求夫妻双方履行相互忠诚的义务、互敬互爱的义务,反对并且惩罚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遗弃或虐待家庭成员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面对家庭暴力,受害人完全有权利报警,并要求警方追究其违法甚至犯罪责任。

受害人构成轻伤的,打人者依据刑法234条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构成轻微伤或不足轻微伤的,打人者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43条依法追究行政处罚责任

打人者可以持相关的警方调查笔录,卷宗,作为证明对方存在家庭暴力的客观证据,依据婚姻法32条、46条的规定,向当地人民法院发起离婚诉讼,并于离婚诉讼之中,己方作为无过错方,依法向对方提出损害赔偿。要求对方少分或不分共同财产。

如果没有共同财产或依据婚姻法19条的规定,双方约定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的,可以要求对方以个人财产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司法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1条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32条、46条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4条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43条

❻ 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民事责任——抄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袭,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2、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3、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

❼ 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规定

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定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四十六条:“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者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四十三条:“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7)家暴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家庭暴力的责任

1、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3、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

其中,家庭暴力实施者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等方式,从肉体、精神上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构成“虐待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家庭暴力实施者使用暴力公然贬低其他家庭成员人格,破坏其名誉,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家庭暴力实施者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或致人死亡的,按照刑法最高可判处死刑。

根据法律法规,家庭暴力实施者以暴力手段干涉家庭成员结婚和离婚自由的,同样触犯刑法,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❽ 家庭暴力实施者要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我国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问:家庭暴力实施者要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我国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答:君同法律在线咨询为您解答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如果就该权利是被侵害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或是人身自由权,《婚姻法》没有必要对此类损害赔偿进行规定,因为这在《民法》中早有规定。如果上述权利受到损害并要求赔偿,也不需要“导致离婚”这一构成要件,所以笔者认为,该条款规定是针对精神损害赔偿而言。如果配偶一方认为对方的行为造成自己精神上的痛苦,可以要求对方赔偿自己的精神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颁布实施后,精神损害赔偿已在司法实践中有效地操作了。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如果配偶一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应当符合精神损害赔偿的下列要件。
(1)配偶一方的人格权受到非法侵害,如虐待、遗弃、家庭暴力等行为直接侵害了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人格权,符合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重婚行为和长期的婚外同居行为侵害的是配偶一方的身份权,这一侵害行为会造成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因侵权导致的精神损害,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否则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3)请求损害赔偿的是无过错方。
《婚姻法》与《民法》对过错概念的认定不同,《民法》上所说的过错,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其行为的危险后果但仍然实施该行为的心理状态;而《婚姻法》上所说的过错,则是指一方违反家庭义务的行为,如违反忠实义务、对家庭成员有虐待、暴力等行为。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立法意图是指家庭中不履行家庭义务的一方造成对方精神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如果配偶一方侵害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是否需要赔偿?
《婚姻法》没有具体规定。从法理上讲,侵害人应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夫妻虽然共同生活,但是双方各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权利,权利受到损害自然可以要求赔偿。
在实际操作中,则首先需要确定用于赔偿的财产和赔偿所得财产的归属。如果夫妻实行约定财产制,财产归属可以通过约定来解决,即从夫妻一方的财产中拨付出赔偿费用,在约定所得的赔偿归受害人所有。但是,如果在共同财产制下,夫妻没有析产以前,是无法确定夫妻一方的专有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赔偿仍作为夫妻的共同财产,这样的赔偿失去实际意义。所以修改后的《婚姻法》第十八、十九条确立的夫妻特有财产制度,为配偶之间要求损害赔偿提供事实上的可能

❾ 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内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容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2、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尚未构成犯罪的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3、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会构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罪。

热点内容
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24 15:00:36 浏览:742
警察保密条例 发布:2025-04-24 14:59:36 浏览:378
甘孜法院余 发布:2025-04-24 14:48:13 浏览:872
民航的规章有那些 发布:2025-04-24 14:46:31 浏览:492
鹿邑法院 发布:2025-04-24 14:45:45 浏览:559
东莞2016年劳动法底薪 发布:2025-04-24 14:44:45 浏览:73
餐饮财务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24 14:32:11 浏览:949
人大法律硕士简章 发布:2025-04-24 14:31:25 浏览:287
便利店道德 发布:2025-04-24 14:21:06 浏览:86
法学和政法学的区别 发布:2025-04-24 14:21:03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