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法律硕士
㈠ GPA3.91, 雅思没考,大概是7,华政本科,想出国读法硕,请问可以申请什么排名的欧洲和北美的大学
如果有这么多时间准备请想好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然后决定去美国还是去欧洲。因为你回去哪里基本就学的是哪答里的法律,多向法律方面从业人员问问。
去美国GRE+TOFEL上大二开始准备正好,半年到9个月GRE+2个月TOFEL+实习,一年还是挺充实的。美国大学相对比较重视实习等与众不同的经历,所以这个要重视。美国综合top30里应该有能录取的。
去欧洲IELTS一般只需3-4个月准备时间,法律的话如果IELTS有7.5单科不低于7,欧洲综合top10问题不大。英国是211和GPA控,所以lz只要靠学术背景+任意一个专业相关实习即可,欧洲其他国家情况不清楚。
学校公派留学只在家庭承受不起留学负担时考虑。通常有合作的都不会特别好,当然有好的还是可以去的。
㈡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的主要项目
双硕士项目旨在培养通晓中国、欧盟法律,能以中、英文为工作语言,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法科人才。该项目由法律硕士(或法学硕士)与欧洲—国际法硕士结合而成,学制为六个学期(三个连续学年)。其中第一年学习中国法课程,第二年学习欧洲法学课程并取得学位,第三年撰写中国法论文并取得学位。学生修满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法律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与德国汉堡大学法学硕士两个学位,故称双硕士项目。
中国法学/法律硕士项目
以1978年之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历程为背景,以全球化的视野,从沿革、转型、现状和前瞻等层面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部分。课程专任教授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其他法学院,兼任教授为来自中国和欧盟著名高校的杰出学者。学生修满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学位。
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教育领域经验丰富,成就卓著。自1983年以来,中国政法大学已培养各类研究生近万名,新中国第一批法学硕士、第一批法学博士皆出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招收的法学硕士的专业研究方向包括: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和比较法学等。中国法学/法律硕士项目的课程多数采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英文授课占有实质比重。
欧洲—国际法硕士项目
以欧洲法律传统、欧洲一体化和法律统一的趋势为背景,从历史、文化和制度层面介绍欧盟法和国际法,修满学分并提交合格论文,可获得德国汉堡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该项目严格遵照欧盟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的要求,课程设计缜密,具有多元和国际化的师资,学分和学位在欧洲、中国和全世界得到普遍承认。
欧洲联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随着中、欧经贸的发展,在法律服务、司法、立法和法学研究领域,都需要兼通中国、欧盟法律的专家,而双硕士项目正是应这样的需求,通过将中国法律/法学硕士项目和欧洲—国际法硕士项目结合在一起,培养一批能够在未来的中、欧交往中担当重任的法律人。 中欧法学院开展包括博士项目在内的其他研究生项目,以促进更高层次的法学交流和理解,培养更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学院将采取以下方式开展博士联合培养:
1.聘请外国法学教授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的指导教授;
2.派遣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到外国法学院接受外国法学教授的指导;
3.接纳外国法学院的博士生到中国政法大学访问或学习;
4.招收国际学生攻读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 提升中国法律职业人士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表现,增进中国、欧洲法律职业人士的交流,是中欧法学院的使命之一。学院将借助欧盟的资助,通过各加盟院校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参与,为中国执业律师、法官和检察官提供有关欧洲法、国际法和比较法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高质量培训。同时,学院还将致力于推动欧洲法律职业人士对中国法律、经济和社会的了解。
中欧法学院的职业培训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 欧洲法、国际法和比较法基础 包括欧洲法、法治原理、刑事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和比较法等; 执业技能 包括法律方法、审判技能、庭辩技术、诉讼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以及计算机技能等; 最新法律动向 旨在介绍中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法律和实践的最新发展; 中国法律、社会和文化 旨在帮助外国法律职业人士增进对中国法律和商业环境的认识。 中欧法学院旨在推动、发展和开展学院职权范围内的研究活动,包括:中国法、欧洲法、国际法、人权、国际贸易与比较法,尤其关注中欧双方交流相关领域。研究活动与硕士项目、职业培训均为中欧法学院的三项主要任务。除研究资助外,中欧法学院还通过组织讲座、会议、研讨会以及其他中欧法学院职权范围内的会议,开展研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