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职业责任

法律职业责任

发布时间: 2020-12-31 06:03:00

『壹』 法律职业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要件

主体来

法律责任主体源是指违法主体或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应注意的是,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过错

主观故意或过失。

刑法上故意或过失是判定行为人主观恶性的重要依据;民法上故意和过失统称为过错,是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要素;在行政法领域,实施过错推定的方法。

违法行为

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的关系是既联系又区别的,违法行为是法律责任产生的前提,而法律责任的承担不以违法的构成为条件

损害事实

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人身、财产、精神三方面。

损害应当具有 确定性,即是业已发生的而不是即将发生的,

损害必须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和公众意识予以认定;有此责任的承担不以实际损害存在为条件

因果关系: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有一因一果的关系

『贰』 一般公民冒充法律工作者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1、冒充法律工作者参加诉讼,代理人身份不符合法律规定,代理行为可能无效专;
2、法律依据:《民事诉属讼法》(2012修正)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叁』 违反职业技能规定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现实困惑

戴某是一家商务公司的职员,2011年1月,他到一所县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学习,由于戴某工作比较忙,两个月的学习他几乎每周只能来一次,有时候一次也来不了,因此戴某对培训的内容并不熟悉。在县职业技能鉴定站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戴某找到县职业技能鉴定站考评员林某,请林某通融一下,找人代考。在林某的帮助下,戴某顺利地通过了鉴定,并领取了职业资格证书。后来有人将此事向省劳动保障厅举报,省劳动保障厅会如何处理呢,违反职业技能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律师答疑

违反国家职业培训的有关规定,责任单位和责任者主要承担如下法律责任:

1.职业培训实体不按规定与学院签订培训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2.职业培训实体违反物价部门规定超标准收费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没收非法所得,对情节严重者,处以罚款。

3.职业培训实体违反培训合同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给学员和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对情节严重者,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以罚款。

4.未经批准擅自举办职业培训实体,或者管理混乱,培训质量低下,滥发毕(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对情节严重者处以罚款。

5.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擅自编制试题或违反考场规则的;不受理符合条件的鉴定申请或不依规定回避的;伪造或滥发鉴定证书的;未按规定收取或使用鉴定费的,以及其他违反职业技能法规的行为,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给予处分、吊销鉴定许可证,没收非法所得,给予罚款处分。情节严重者,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劳动法》第69条的规定:“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该县职业技能鉴定站作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应依法对申请鉴定的人员进行职业技能的评定,不应该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该县职业技能鉴定站违反国家规定,允许鉴定申请人找人代考,并违法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应由劳动保障部门依法予以查处,收回戴某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取消林某职业技能考评员的资格;责令县职业技能鉴定站进行为期半年的停鉴整顿。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九条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肆』 法律职业道德和法律职业责任的关系

法律就是法律,没有法律职业道德,也没有法律职业责任一说,应该是法律职业执行人的道德和法律职业执行人的责任,关系是法律职业执行人,必须懂法,遵守法律法规,安法律法规办事

『伍』 职业作品的法律责任

对如何确定转载作品和未注明新闻来源作品的法律责任,还存有争议。转载作品和未注明新闻来源作品的共同点是:都引自其他媒体;不同点是,转载作品符合著作权法规定,应保护和提倡,一旦作品发生侵权问题,一般情况应免除转载者侵权责任;而未注明新闻来源的作品,既违反著作权法规定,更违背新闻职业道德,一旦发生侵权问题,在法律上要承担严格的侵权责任。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9月15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当事人以转载者侵害其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陆』 因为法律工作者串供导致民事诉讼案件败诉,法律工作者应承担什么责任

这种可以依照你和他之间的委托代理合同。追究它的过失责任。

『柒』 建立完善的法律职业责任制度的意义

法律职业道德何以重要?这是在法律业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由于目前在道德问题的认识上笼罩着某种强烈的社会政治氛围,比如社会大众要求遏制法律领域的腐败,执政党制定并推行“以德治国”的方针,以及司法决策层顺应时势部署安排围绕职业道德建设的教育整顿活动等,就使得人们在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时,在对法律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上,表现出明显的时势政策倾向。从法律职业方面看,这种偏重于时势政策的需要、从社会整体道德建设的角度对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的把握,展示的是一种“外在视角”。而与“外在视角”相对,则有一种看问题的“内在视角”,即立足于法律职业自身的特性、从法律职业与法律职业道德的内在关联的方面对后者的意义予以解说。
审视时下国人有关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可以说,在法律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上给人留下的突出印象是:“外在视角”过份张扬和“内在视角”相对稀缺。有鉴于此,需要补强“内在视角”,强化从法律职业自身的特性和需要出发来认识法律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纠偏,有助于按照认知的规律性形成健全而平衡的视角,而且还能够改进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品质,体现道德的属性以及人类道德实践的特殊要求。
众所周知,道德是一种关于是非、善恶的判断,是一种诉诸于人的良知和内心确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的东西;道德实践包括道德教育则是一种求于内(道德认同)、达于外(道德行为)的活动。就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而言,如果在法律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上不贯彻一种“内在视角”,如果不能揭示法律职业特性与法律职业道德之间的内在关联,使从业者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职业道德对于其事业的至关重要,那么,就不可能使他们形成内在的道德确信,并基于道德认同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道德自觉。
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中,单纯的“外在视角”、仅仅从时势政策的需要来阐说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显然忽视了法律职业自身的需要和特性,忽视了法律职业作为道德判断的主体地位。它向职业者传达的信息是“社会有需要,你(们)不得不”,而不是“你(们)有需要,你(们)应该”,因而很容易使从业者从心底里产生隔膜,并进一步造成道德上的压迫感或强制感,使人如有重负。因此,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兼顾内、外两种视角,在对法律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认识上,既考虑时势政策的要求,更顾及职业主体的需要和职业的特性。
那么,什么是“内在视角”下的法律职业道德的意义呢?从法律职业的形成来看,法律职业道德在其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法律职业道德的支撑,就不会有现代法律职业。因此,法律职业道德对于法律职业的重要性,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的一个基本的构成因素。对此,我想从法治社会中法律职业的特有品质的角度,做一点具体阐述。
在《法治社会中的法律职业》一文(见本报2001年11月23日第三版)中,我曾提到,现代法治社会中的法律职业必须具备四种有机联系的品质,即掌握专门的法律知识和技能、致力于社会福祉、实现自我管理、以及享有良好的社会地位。法律职业道德之所以重要,从“内在视角”来看,就在于它与法律职业的这些品质密切联系。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为社会服务的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法律职业实现自我管理的一个基本途径,是法律职业享有良好社会地位的有效保证。
作为法律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内容。从事法律职业必须掌握专门的法律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艺术”,其中就包括法律职业道德的内容。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者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判断是非、善恶的准则。要成为一名法律职业者,其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要通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和资格考试,掌握基本的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对法律职业道德的认知,为从事法律职业活动所必需,它应该属于法律职业者必须具备的最低限度的能力的要求。法律职业者必须知道自己的责任,知道一个社会的法律事务应该如何来完成。具体地说,他应该知道道德是关于是非、善恶的判断,它不同于美丑、真假、神圣和世俗、称职和不称职等价值判断;知道决定职业行为对错、好坏的标准,以及证明职业行为和道德主张为正当的适当理由;知道职业上的“善”为何物,其依据何在:知道在面临道德争议时如何形成自己的立场,将不同的道德理由整合为连贯一致的形态,以及解决道德争议的办法是什么。
作为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具备职业精神,而法律职业精神的核心,就是致力于社会福祉、用自己的专长为社会服务。在这种精神中,特别强调的是利他主义的伦理性。它所遵循的不“只是赚钱的要求”,也不以赚钱多少来衡量、评价职业成就的高低。这样一种克己利他的属性,恰恰也是道德评价的精髓所在。道德评价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利他的评价,追求的是有利于他人和群体,有利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并在此前提下定位自我利益的实现。法律职业道德也不例外。法律职业道德在处理职业与社会、职业个人与职业整体、以及职业个人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方面所提出的各种要求,都体现了服务于社会的利他主义职业精神的要求。从动态实现的角度看,法律职业者之所以能够以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关键是因为在这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中所包含的职业道德成分,发挥了定向规制的作用。
作为职业自治的实施途径。法律职业是一个自主自律的职业群体,它通过各种途径或手段实现自我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和实施职业道德准则。法律职业自治,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自治;它要为社会所允诺,就必须以造福于社会为前提,而不能是反社会、反道德的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因此,组成法律职业,意味着其组织要自主地为从业者制定专门的“伦理法典”,并通过非正式的同行压力,通过限制进入职业组织,通过审查、处分甚至清除那些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准则的人,维护和实现职业自治。
作为良好社会地位的有效保证。法治社会中的法律职业是一个享有很高社会地位的社会精英团体,而作为这种地位的一个重要保证,则是其职业道德。一个职业的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拥有社会公信和社会尊重,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社会对它的道德评价。法律职业道德不仅使法律职业具有足够的职业道德内涵,而且还因为这种职业道德所贯穿的服务于社会的精神,而使它同时具有充分的社会道德内涵。正是这种充足的道德内涵,才有效地支撑和巩固了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

『捌』 律师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根据抄律师法的规定,律师对委托人应承担的责任包括:

1、律师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辩护或代理。但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委托人隐瞒事实的,律师有权拒绝辩护或者代理。(简称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辩护或代理)

2、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3、律师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不得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4、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简称保密的义务)

『玖』 因为法律工作者的疏忽导致案件败诉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如果是法律工作者的疏忽导致案件的败诉,那么,就是证据收集得不齐全。因为不管什么版案件,都是以事权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来公正裁量的,并不是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重新收集新的证据,在规定的日期内,提起上诉。

热点内容
专利法律知识电子书下载 发布:2025-04-29 17:53:50 浏览:694
依据劳动法下岗失业赔偿 发布:2025-04-29 17:53:48 浏览:434
湖北水路交通条例 发布:2025-04-29 17:48:35 浏览:3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品管理条例 发布:2025-04-29 17:39:39 浏览:333
法律援助中心是社会组织还是机关单位 发布:2025-04-29 17:36:47 浏览:257
熊猫债法规 发布:2025-04-29 17:35:08 浏览:355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地址 发布:2025-04-29 17:34:24 浏览:794
教育法规基本原则 发布:2025-04-29 17:16:41 浏览:136
总法律顾问湖南 发布:2025-04-29 17:15:59 浏览:390
赤峰红城律师 发布:2025-04-29 17:15:45 浏览: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