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

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

发布时间: 2023-05-14 20:01:02

Ⅰ 试分析设定法律责任的目的

1、法律责来任的设定大多基自于正义的考虑,但并不是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有些法律责任的设定则是从秩序、效率等方面考虑的。
2、根据人们对行为模式所做出的实际行为的不同,法律后果包括肯定式的法律后果和否定式的法律后果。
3、法律制裁的目的是强制责任主体承担否定的法律后果。但是,有法律责任不等于受到了法律制裁。
4、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范的,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范的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范的。同时,法律条文既可能规定肯定式的法律后果,也可能规定否定式的法律后果。

Ⅱ 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对不法的侵害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对被侵害人进行必要的补偿。
《侵权责任法》第一条 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Ⅲ 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Ⅳ 法律责任最基本的功能为什么是报应

法律责任最基本的功能是报应,因为报应是受害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和满足,是侵害行为在道义上的一种对价。

法律责任的三大功能,即惩罚、救济、预防。

(1)惩罚功能,就是惩罚违法者和违约人,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

(2)救济功能,就专是救济法律关系主体受到的损失,恢复或补偿受侵犯的权利。

(3)预防功能,就是通过使违法者、违约人承担法律责属任,教育违法者、违约人和其他社会成员,不要从事犯罪和违法的行为。

特点

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

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

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

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Ⅳ 产生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因

1、违法行为。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与客观上不合法行为不同之处在于,行回为人在实施该行为时主答观上有过错,从而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犯。

2、违约行为。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违约行为作不同分类。

3、法律规定。这是指无过错责任或叫严格责任,即仅仅由于出现了法律所规定的法律事实。

(5)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扩展阅读

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

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

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

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

根据违法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的性质, 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法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Ⅵ 简述法律责任设定的目的

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本届任期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目标、以提高立法质量为重点,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职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立法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法律为主干,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规范构成的统一整体。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物权法是我国民商事方面的一部基本法律。常委会强调制定物权法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全面准确地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坚持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实行平等保护,同时针对国有财产流失的情况,加强对国有财产保护;全面准确地体现现阶段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重点规范现实生活中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妥善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物权法的制定,对于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法、证券法、合伙企业法、企业破产法是民商事方面的重要法律。 常委会还修改了商业银行法,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和监管;制定了证券投资基金法,促进证券投资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制定了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 行政许可法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是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常委会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出发,力求从制度上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既切实保障行政机关实施管理又有效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原则、范围、设定权限、许可程序、法律责任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行政许可法的制定,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治安管理处罚法关系到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关系到公民合法权益。 反垄断法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基本规则的一部重要法律。法明确规定,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进行审查之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个人所得税法是关系收入分配调节的一部重要法律,社会关注度高。 常委会还制定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反洗钱法,修改了中国人民银行法,以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修改了对外贸易法,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修改了节约能源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港口法,充分发挥港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修改了动物防疫法,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农业和养殖业健康发展。 国有资产法草案、循环经济法草案已经常委会初次审议,将在下一届继续审议。 ━━在社会法方面,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近年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修改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此外,还修改了义务教育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的法律。 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涉及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始终是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针对义务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常委会在全面修订义务教育法过程中强调: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尤其要重点扶持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从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教学制度,精简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减轻课业负担,尽快将义务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修订的主要内容:一是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明确义务教育不收学杂费,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二是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确定下来,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三是围绕推进义务教育,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的方针、目标和政策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是关系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一部重要法律。 1.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适应改革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关系。 3.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近年来常委会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充分发挥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4.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方面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深层次矛盾和不同利益诉求在立法中越来越多地反映出来,通过立法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常委会高度重视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立法中区别法律关系的不同性质,妥善处理权力关系、权利关系。 ━━正确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正确处理权力与权力的关系,坚持权力与责任相统一,体现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权力与利益彻底脱钩的原则。 ━━正确处理权利与权利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妥善处理法律的稳定性与变动性、现实性与前瞻性、原则性与可操作性的关系。 在肯定改革发展经验的同时,又为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留下空间。 6.把提高立法质量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不断加大调研的力度,有针对性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材料。 ━━选择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更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加强沟通和协商,处理好各种关系。

Ⅶ 简述建设法律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责任形式。

一、一般构成要件
法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由以下四个条件构成,它们之间互为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 可。
(1)、有损害事实发生
损害事实,就是违法行为对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造成的侵害。具有客观性,即已经存在,没有存在损害事实,则不构成法律责任。损害事实不同于损害结果。损害结果是违法行为对行为指向的对象所造成的实际 损害。
(2)、存在违法行为 法律规范中规定法律责任的目的就在于让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符合统治阶级的 意志,以国家强制力来树立法律的威严,制裁违法,减少犯罪。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就无需 承担法律责任,而且合法的行为还要受到法律的保护。行为没有违法,尽管造成了一定的损 害结果,也不承担法律责任。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必然 的因果关系。就是说,一定损害事实是该违法行为所引起的必然结果,该违法行为正是引起 损害事实的原因。
(4)、违法者主观上有过错 所谓过错,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及由此引起的损害事实所抱的主观态度,包括故意和过 失。如果行为在主观上既没有故意也没有过失,则行为人对损害结果不必承担法律责任。如 企业在施工中遇到严重的暴风雨,造成停工,从而延误了工期,在这种情况下,停工行为和 延误工期造成损失的结果并非出自施工者的故意和过失,而属于不可抗力,因而不应承担法 律责任。
二、特殊构成要件
特殊构成要件是指由法律特殊规定的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它们不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的,而是分别同一般要件构成法律责任。
(1)、特殊主体 在一般构成要件中对违法者即承担责任的主体没有特殊规定;只有具备了相应的行为能 力即可成为责任主体。而特殊主体则不同,它是指法律规定违法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身份和职 务时才能承担法律责任。主要指刑事责任中的职务犯罪,如贪污、受贿等,以及行政责任中 的职务违法,如询私舞弊、以权谋私等。不具备这一条件时,则不承担这类责任 。
(2)、特殊结果 在一般构成要件中,只要有损害事实的发生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在特殊结果中 则要求后果严重、损失重大,否则不能构成法律责任。如质量监督人员对工程的质量监督工 作粗心大意、不负责任,致使应当发现的隐患而没有发现,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那么他就 要承担玩忽职守的法律责任。
(3)、无过错责任 一般构成要件都要求违法者主观上必须有过错,但许多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则不要求行 为者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有损害事实的发生,那么,受益人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这种责任,主要反映了法律责任的补偿性,而不具有法律制裁意义。
(4)、转承责任 一般构成要件都是要求实施违法行为者承担法律责任,但在民法和行政法中,有些法律 责任则要求与违法者有一定关系的第三人来承担。如未成年人将他人打伤的侵权赔偿责 任,应由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来承担。

Ⅷ 法律责任的三个功能哪个是主要的

法律责任的目的是通过它的三个功能来实现的,即惩罚、救济、预内防。
(1)惩罚容功能,就是惩罚违法者和违约人,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
(2)救济功能,就是救济法律关系主体受到的损失,恢复或补偿受侵犯的权利。
(3)预防功能,就是通过使违法者、违约人承担法律责任,教育违法者、违约人和其他社会成员,预防违法犯罪或违约行为。
预防功能是主要的

Ⅸ 法律责任的目的是

法律责任的目的主要在于保障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权力、自由得以生效,在它们受到阻碍从而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受到侵害时通过适当的救济,使对侵害发生有责任的人承担责任,消除侵害并减少未来发生侵害的可能性。

热点内容
小饭店收银员规章 发布:2024-11-18 11:31:27 浏览:476
法官与刽子手百度云 发布:2024-11-18 10:37:55 浏览:317
购房协议有法律效力吗定金 发布:2024-11-18 09:46:39 浏览:545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目录6 发布:2024-11-17 22:37:33 浏览:943
农村分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7 22:04:46 浏览:941
交大经济法第四次作业 发布:2024-11-17 21:12:11 浏览:748
实体法学派 发布:2024-11-17 20:45:53 浏览:462
安徽律师培训 发布:2024-11-17 18:53:19 浏览:779
鞍山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4-11-17 17:58:50 浏览:25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