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杀人负法律责任吗
Ⅰ 梦游杀人有没有罪
如果能确定是梦游时干的,不用负刑事责任。 从医学角度上讲,梦游是一种病,睡眠障碍的一种,是梦中行为障碍(睡眠抑制、清醒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国外称为“REM7行为障碍”,又称梦行症,梦游属于精神类疾病。从法律角度上,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不负刑事责任。
一、梦游,是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自行下床行动,而后再回床继续睡眠的怪异现象,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在神经学上是一种睡眠障碍,发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症状一般为在半醒状态下在居所内走动,但有些患者会离开居所或作出一些危险的举动,如翻窗、开车甚至一些暴力活动,如杀人等。
二、梦游是一种与睡眠有关的脑功能障碍。成年人发生梦游,多与患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有关。
梦游患者意识不清,对人、对物不自主地应对,行为目的不明确。梦游属于精神疾病中的“意识障碍”。这一行为,属于刑法上规定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法定情形,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但是,是不是梦游症导致的杀人需要进行法医学鉴定和其他的一些证据配合使用(比如平时表现、是否遗传、与被害者关系如何等),才能确定。
三、诊断标准
1.梦游的一般特征:梦游显然是一种变异的意识状态。患者与周围环境失去了联系,他似乎生活在一个私人的世界里。他的情绪有时会很激动,甚至会说一大堆的胡话,旁边人很难听懂他在讲什么东西。他似乎在从事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是他压抑的痛苦经历的象征式重现。梦游结束后,患者对梦游一无所知。
2.DSM-Ⅲ的诊断标准《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中的诊断标准是心理学界对梦游症的最新定义,主要包括如下五点:
(1)常有睡眠中起床行走行为,通常发生在主要睡眠阶段的最初第三期。
(2)当梦游时,患者脸部表情呆板,对他人的刺激基本上不作反应,梦游者也很难被强行唤醒。
(3)清醒时(不管是在梦游结束后,还是在第二天早晨)患者对梦游中所发生的一切大都遗忘了。
(4)当从梦游状态醒来后的几分钟内,患者心理活动与行为均无损伤(尽管醒来最初一刻,患者有迷糊与定向力障碍)。
(5)梦游的起始及进行过程中没有诸如癫痫症一类的器质性因素加入。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Ⅱ 梦游杀人负刑事责任吗
梦游杀人是无意识行为,如果确存在经常梦游,或经诊断患无意识梦游症,梦游杀人行为就归结为意外事件,没有刑事责任可言。
Ⅲ 梦游时犯了罪,比如杀人,要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犯罪要符合四个构成要件,即主体、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梦游致人死亡(只要有证据证明其致人死亡的行为确实在梦游状态下所为)的,哪怕其平时对死者确实有怨恨,也有杀之的念头,仍不能视为犯罪--因为梦游的人意志不受自己控制,谈不上有杀人的故意或致人死亡的过失,因而是不符合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主观要件的!!
Ⅳ 梦游的人杀了人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首先,梦游杀人不犯法。但首先要做的是要鉴定是否为真实的梦游杀人,如果是伪装的,一定是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判处死刑
1,杀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不一定,有几种情况不构成:A,正当防卫 B,见义勇为 C,意外
正常情况下,梦游应该属于意外的范围
2,从法理分析犯罪构成:
构成犯罪必须同时符合4个基本要件: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
梦游杀人符合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实施了杀人的客观行为)但是是否构成犯罪的主观方面?这是梦游杀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
3,犯罪的主观方面有故意和过失两种:
行为人梦游时候属于非清醒的状态,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具有主观的自制力,对其危害结果不存在希望或放任(法理上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也不存在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法理上过失的两种形态),所以,不能认定其构成犯罪的主观方面.
4,综上所述,梦游杀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5,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要解决,就是行为人是否知道或应该知道自己梦游的时候具有危害性,如果,知道自己梦游的时候行为无法控制可能产生危害行为,那么,他有义务采取一些适当的防范措施,比如在睡觉前让家人将其房门反锁等措施...如果他知道又未采取措施,那么他可能构成过失,就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的性质属于法理上的过于自信的过失
6,还有一个问题,梦游属于很难界定的精神状态,很难举证,如果法律给予梦游者排除犯罪的特权,可能导致梦游者在清醒时候犯罪,用梦游来作为借口逃避法律的制裁.所以,所谓梦游杀人的行为只能在法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很难在司法实践中获得公诉和审判机关的认同...
首先要做的是要鉴定是否为真实的梦游杀人,如果是伪装的,一定是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判处死刑;如果的确是梦游杀人,则根据发条的规定是不负刑事责任的,因为睡梦中的人是没有意识的,换句话说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因而也就不负刑事责任.(不过现实生活中会有这种事伐,千万不可投机取巧哦!)
Ⅳ 梦游杀人负法律责任吗
晚上在梦游的抄时候弄伤袭了人,会承担法律责任。但不一定承担刑事责任,会承担民事责任。需要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侵权责任法》
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七条 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六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Ⅵ 梦游杀人犯法吗
从法律复上来说梦游是一种人在制不自觉的情况下,是不受自己正常思维影响的,而法律只对正常的情况进行判定,所以梦游杀人是不犯法的。但做为梦游你必须有正规医院提够的相关证明或病例才能在法律上有效,如果没有,那你即使是真的梦游杀人,那也只能因为你的证据不足而判你有罪
Ⅶ 梦游杀人需负刑事责任吗
依据抄:《中华人民共袭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Ⅷ 梦游杀人了要不要担负法律责任
梦游杀人不构成犯罪,因而不需承担法律责任。构成犯罪必须同时符主、客专体以及主、客观方面四属个条件,梦游者在不清醒无意识状态下杀人不具有主观意愿,因而不构成犯罪。 但在实际案例中应该要有权威的精神病鉴定才能够证明杀人者是梦游中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过失伤人致死的吧…想要随便说是梦游症患者是肯定不行的… 我也觉得梦游症患者的监护人应负有一定责任,但具体如何应该询问法律界人士,这个偶就不大清楚了~~
希望采纳
Ⅸ 梦 游 杀 人 犯 法 吗
1,杀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不一定,有几种情况不构成:A,正当防卫 B,见义勇为 C,意外
正常情况下,梦游应该属于意外的范围
2,从法理分析犯罪构成:
构成犯罪必须同时符合4个基本要件: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
梦游杀人符合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实施了杀人的客观行为)但是是否构成犯罪的主观方面?这是梦游杀人是否构成犯罪的关键.
3,犯罪的主观方面有故意和过失两种:
行为人梦游时候属于非清醒的状态,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具有主观的自制力,对其危害结果不存在希望或放任(法理上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心理状态),也不存在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法理上过失的两种形态),所以,不能认定其构成犯罪的主观方面.
4,综上所述,梦游杀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5,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要解决,就是行为人是否知道或应该知道自己梦游的时候具有危害性,如果,知道自己梦游的时候行为无法控制可能产生危害行为,那么,他有义务采取一些适当的防范措施,比如在睡觉前让家人将其房门反锁等措施...如果他知道又未采取措施,那么他可能构成过失,就构成了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的性质属于法理上的过于自信的过失
6,还有一个问题,梦游属于很难界定的精神状态,很难举证,如果法律给予梦游者排除犯罪的特权,可能导致梦游者在清醒时候犯罪,用梦游来作为借口逃避法律的制裁.所以,所谓梦游杀人的行为只能在法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很难在司法实践中获得公诉和审判机关的认同...
首先要做的是要鉴定是否为真实的梦游杀人,如果是伪装的,一定是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判处死刑;如果的确是梦游杀人,则根据发条的规定是不负刑事责任的,因为睡梦中的人是没有意识的,换句话说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因而也就不负刑事责任.(不过现实生活中会有这种事伐,千万不可投机取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