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劝酒法律责任法律法规

劝酒法律责任法律法规

发布时间: 2023-06-13 01:32:44

1. 劝人喝酒要承担什么责任

按照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就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醉酒犯罪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同时,对于这4种劝酒行为同样也进行了立法规定----
比如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以及.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这4种行为同桌饮酒者,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同饮者和劝酒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 1强迫性劝酒
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强迫对方喝酒的意思表示,比如用“不喝不够意思,不喝看不起我,不喝不是兄弟”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
0 2明知对方不能饮酒仍劝其饮酒
比如明知对方酒精过敏、身体不适或者吃了头孢类药物不能饮酒,仍劝其饮酒而诱发了相关的疾病;
0 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
如果饮酒者已经神志不清,失去控制能力,同饮者要将醉酒者安全送到医院、家中或其亲人身边,让醉酒者有人照顾;
0 4饮酒者酒后驾车未劝阻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后果,劝酒人要承担相应责任。

2. 劝酒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

以下四种情况,劝酒者通常需要负法律责任:一、强迫性劝酒。二、明知对方不能喝仍劝酒。三、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四、未劝阻醉酒者驾车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
法律分析
一、强迫性劝酒:根据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责任。但是,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强迫的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二、明知对方不能喝仍劝酒:如果明知对方不能饮酒,最后因喝酒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劝酒者需要担责;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劝酒诱发疾病的,劝酒者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根据公平责任原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即劝酒者无论是否知道对方不能喝酒,都应承担责任,只不过前者须承担较大责任。三、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同饮人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此时如果发生意外,同饮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四、未劝阻醉酒者驾车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情况下,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减轻或免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 是否劝酒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

关于劝酒者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一般是针对事故所发生具有过错责任的相关情形,主要有以下内容行为人需要依法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1、行为人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的身体原因无法饮酒而强迫对方喝酒的行为;2、一起喝酒没有将醉酒者安全送到对方家中或者其他地点从而导致发生各种事故的行为。
法律分析
根据上述内容具体展开来讲,首先所谓行为人强迫性劝酒,指的就是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过激语言刺激对方去喝酒,或者是在对方已经喝醉并且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然劝对方喝酒的一种行为;其次是所谓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然劝对方饮酒的行为,比如就是明知对方的身体状况,仍然劝对方饮酒从而诱发疾病等;第三则是所讲的没有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到家,也就是说比如饮酒者已经失去或者即将失去对自己自身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后无法支配自己行为的时候,其酒友没有将对方送至医院或者安全送回家中;最后就是对方酒后驾车没有及时劝阻从而导致对方发生车祸等严重损害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即使是在民事行为过程当中对方存在着没有过错的行为,但是也是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这个是需要根据实际具体情况来进行详细分析。但是没有过错的行为人在补偿的时候一般也只是进行合理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4. 劝酒犯法的法律

法律分析:一是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明知对方身体有疾病———对方已经明确表示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劝对方饮酒者,要承担由劝酒引起的一切责任;

二是明知对方喝醉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清醒酒友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醉酒者一旦出事清醒者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对于醉酒的酒友其他人应当劝阻其不得驾车,如果未加劝阻则就有可能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应法律责任;

四是宴会的主人应当确保参加宴会的每个人的安全,醉酒者一旦出现意外事故,酒宴召集者就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条 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条 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组织,该组织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但是侵权人已经支付该费用的除外。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5. 劝酒犯法吗

劝酒是否犯法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酒桌上的劝酒导致下列四种情形,可能触犯法律:
1、强迫性劝酒,劝酒者通过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对方已经醉酒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还劝其喝酒;
2、明知对方不胜酒力,不能喝酒还继续劝其喝酒,例如,明知对方身体有不能饮酒疾病的;
3、没有将醉酒者安全护送的,饮酒者失去自控能力,聚餐者没有将其安全送到医院或家中的;
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违法行为又称“无效行为”。不合法行为的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与客观上不合法行为不同之处在于,行为人在实施该行为时主观上有过错,从而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犯。主观上的过错指故意或过失两种主观状态。根据违法性质,违法行为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经济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等;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违法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违法是指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狭义的违法,则是指严重地违反法律,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我们在这里是从广义上对违法进行论述的。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首先,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其次,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的无效行为。违法行为当然不能发生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希冀的为法律所肯定的有效结果。但是,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6. 劝酒罪法律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劝酒人应当对饮酒人酒量和承受能力作出符合常理的必要判断,并给予饮酒人必要劝阻的注意义务。如果没有尽到注意义务,造成饮酒人伤亡的,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组织者、劝酒者、同饮者均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7. 劝酒法律责任的条款

法律分析:酒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并不属于法外空间,成年人有饮酒自由,但对自身安全及同饮者负有高度注意和提醒义务。
下列情形劝酒者将承担法律责任:1.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明知对方身体有疾病,在对方已经明确表示身体不适后,仍然劝对方饮酒者,要承担由劝酒引起的一切责任;
2.明知对方喝醉,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存在危险而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若醉酒者出事,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酒后驾车未劝阻,将承担由此引发的事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故意、过失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但侵权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时,受害人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热点内容
行政法哪些法规重要 发布:2025-01-12 01:08:44 浏览:407
试论述国际商法的基本作用 发布:2025-01-12 00:03:41 浏览:725
华东政法大学东方法学 发布:2025-01-11 23:36:41 浏览:222
司法部公证管理规章有哪些 发布:2025-01-11 23:03:26 浏览:269
法人变更了还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1 22:45:01 浏览:485
关于党支部上墙张贴的规章 发布:2025-01-11 22:11:03 浏览:146
在职法律硕士报名条件 发布:2025-01-11 22:10:51 浏览:764
医生的诊断证明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1 22:04:02 浏览:647
江苏省法律援助机构接待的来访咨询量 发布:2025-01-11 21:56:07 浏览:884
环境法律责任的内容包括 发布:2025-01-11 21:24:29 浏览: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