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货代法律关系及责任

国际货代法律关系及责任

发布时间: 2023-09-02 07:47:21

⑴ 货代综合辅导:国际货代企业跨国合作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国际货运代理业,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所以,国际货运代理业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与国际运输也息息相关,是一个世界性的服务行业。

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既要考虑到利益,更要考虑到交易的风险。尤其是卖方,在货款没有回收之前,往往需要掌握货物的实际控制权。因此他在选择货运代理时,更倾向于在国外有代理的国际货代。这是因为如果该货运代理没有国外代理,卖方就常会雇佣国外买方推荐的货运代理。一旦卖方与买方之间出现了争议,卖方首先会意识到与这个对国外买方有同情心的国外代理继续合作的风险,但是如果临时更换该货代又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没有海外网络支持的国际货代,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就必然略逊一筹。

另外,经济全球化使活跃于国际物流领域的运输公司对国际货运代理网的需求也非常迫切。

为了满足货主和宴耐承运人的这种需求,货运代理就通过各种方式去构建自己的海外网络。如果业务量很大的话,该国际货运代理会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如果业务量不是很大或者对方国家对外资、外企进入有所限制,国际货代则往往会通过合作协议同国外的货运代理建立业务关系。

很多国际货运代理都认为他们之间是单纯的互为代理关系,从而认为他们对其代理对方不需负有较大的责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根据合作协议的内容不同,他们之间会成为合伙或者互为代理关系。因此国际货运代理在进行跨国业务合作时首先应当了解合伙与代理之间的法律差异,才能签订正确的合作协议,准确履行义务,避免承担不必要的责任。下面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 合伙

1.1 合伙的法律性质

1)合伙的划分

合伙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一般有三种类型:一般合伙,又称为普通合伙,合伙人以共同的名义对外行事;隐名合伙,是指存在隐名合伙人的合伙,该合伙人对外无权代表合伙者与第三人发生法律关系,仅以自己的出资额对合伙债务承担责任;有限合伙,最先是英美法上的概念,是指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的合伙组织,它的特征之一就是有限合伙人无权参与合伙事物的管理,我国的相关法律对有限合伙却没有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有关条款所规定的合伙指的就是一般合伙。再根据合伙的主体不同,一般合伙又可分为个人合伙和法人合伙两种。国际货代之间的合伙通常属于法人合伙,是指法人间联营,组成新的经济实体但联营体不具有法人条件。一般合伙具有三项法律特

征,即:

(1)合伙以合伙协议为成立的法律基础;

(2)合伙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

(3)合伙人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全体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2)在实践中,国际货运代理和他的国外代理之间的关系在以下几方面往往会被法院判定为合伙关系:

(绝陪1)双方根据约定好的利润分配比例、而不是按照货运代理交易的佣金公式计算,来分割累积起来的净收入;

(2)即使在联合协议中有约定表明是相互代理关系,但这种联合的其他特征可清晰表明是合伙关系,法院就会忽略该协议中的约定条款。这一点在普通法系中尤为明显,因为普通法法院更多地关注当事人的公共活动,而不局限在他们的主观意图,即使是用书面形式明确表达出来的后果。

(3)在协议中有共同分摊损失或支出的约定;

(4)双方当时认为他们的服务使用了共同的名字或者是使用了一个表明联合的词语。在实际中,许多联合是根据特许经营权成立的,因此授权给特许权受让人使用本企业名称的特许权人,必须在协议中和广告中谨慎处理它的真正意图,否则如果所用措辞使客户有理由相信合伙关系的存在,国际货代就要以合伙人的身份来承担责任。

1.2 合伙的后果

现以国际货运代理合作中经常发生的两种纠纷来说明合伙给当事人带来的后果:

(1)合伙关系中货运代理之间的赔偿请求比如,某货运代理根据客户(出口方)的指示,要求他国外的代理去办理货物的进口清关手续,该国外代理因海关要求而垫付了关税。如果进口方并祥蠢没有支付关税,而且出口方也拒绝支付,则该国外货代就可能从“共同资产”中得到补偿,可以从其支付给合伙人的款项中扣除那部分关税。但是,如果该国外代理未能按规定对进口方进行信用审查,则属于没有达到货运代理行为的最低合理标准,则其垫付关税的损失应属于其自身的不当行为产生的,而无权转嫁给其他合伙人,因此无权向其合伙人请求补偿。

(2)第三人对合伙的货运代理中任何人的赔偿请求当国际货代的国外代理因为没有按指令行事给货代的客户带来损失时,如果是合伙关系,全体的合伙人应对其共同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所以,第三人可以向其中的任何一个货运代理提出赔偿要求。合伙者们首先用合伙资产来偿还损失,当这些资产不足以弥补损失时,合伙人必须用他们自己的资产来偿还损失。而后,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可再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2 互为代理

互为代理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分工或地域不同, 在不同的场合下分别是对方代理人的情况。互为代理是国际货运代理实践中最常见的一种业务合作形式,货运代理可以籍此寻找新的业务合作伙伴,扩大自己的服务空间、扩展自己的服务领域。

2.1 互为代理时货运代理之间的赔偿请求对此问题,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

1984 年5月2日,香港华润运输仓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仓储)与中国外运重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外运)双方签订了《办理陆海联运业务协议书》,协 议约定:重庆外运代表重庆经贸系统各出口公司及工 贸公司同意,将经香港中转货物的陆海联运业务全部委托华润仓储办理;双方同意正式建立互为代理关系,重庆外运作为华润仓储在重庆的代理应积极发展陆海联运业务,组织安排运输,统一联系订舱并负责签发华润仓储的陆海联运提单,缮制运费清单及其他单证。

1985年10 月 18 日,双方又签订了《陆海联运补充协议》,协议主要内容约定了经香港(包括深圳集装箱)等运往欧美等五条航线的货物的装箱费、速遣费及优惠等。之后,华润仓储将若干份空白多式联运提单或“港到港”提单,交给重庆外运代理签发。

1994 年至 1995 年底期间,重庆轻工集团先后向重庆外运提交出口货物代运委托单若干份。委托单载明:经营人、托运人重庆轻工,装货港重庆,卸货港国外各港口,以及货物的名称、重量、件数、运费等。在特约事项栏内均盖有重庆轻工公章,并写有“华润”字样。重庆外运根据这些外运委托单制作了提单副本,并向华润仓储提出订舱。华润仓储接受订舱后,重庆外运根据授权,代表华润仓储向重庆轻工签发提单。

提单载明:托运人重庆轻工,收货人凭指示,装货港重庆,卸货港国外各港口,重庆外运作为华润仓储的代理签发华润仓储提单。华润仓储承运货物后产生运费123781.77美元。1994 年6 月 2 日至1995年 12月28日,华润仓储与重庆外运按双方之间的运费结算惯例,先由华润仓储向重庆外运开出收取香港至国外各港口运费发票,发票上印有“LESS……2.5%HKD”字样。重庆外运在收到该发票后,以自己的名义按华润仓储的运费原价并附上该发票,向重庆轻工开出香港至国外各港口运费发票。待重庆轻工支付运费后,重庆外运按约定扣减 #&+/港元费用,余下运费给付华润仓储。但是重庆轻工一直未向重庆外运支付该批运费123781.77 美元。

1997 年2 月 25 日,华润仓储向重庆轻工发出催收运费函。1998年 4 月 7 日,重庆轻工向华润仓储发出函件承认拖欠运费,但一直拖欠未付。1999 年10月12日,华润仓储在要求重庆外运联手起诉重庆轻工未成的情况下,以重庆外运拖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运费为由诉至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要求重庆外运支付所拖欠的运费。该案于 2001 年 7 月17日移送至武汉海事法院。

经审理,武汉海事法院认为:原告华润仓储与被告重庆外运签订的《办理陆海联运业务协议书》和《陆海联运补充协议》依法成立,合法有效。根据上述协议,原告华润仓储与被告重庆外运之间建立的是海上货物运输委托代理关系。另外根据重庆轻工的委托单和原告提单,均证明被告重庆外运为原告华润仓储的运输业务代理,原告华润仓储是承运人,重庆轻工是托运人。原告华润仓储以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关系起诉被告重庆外运给付运费,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且被告并未承担该笔所欠运费的责任。因此原告华润仓储只能依据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关系向货主及托运人重庆轻工索取。

现在来分析一下本案中原告和被告的实际关系:

(1)从证明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关系的提单来看,上面记载的承运人是华润仓储,托运人是重庆轻工,重庆外运在这里仅仅是根据承运人之间的协议并经承运人授权代承运人向托运人签发提单。

(2)重庆外运是在华润仓储向其开出运费发票以后,以该发票的原价向重庆轻工开出发票并附上该发票,这实际上是按协议代表承运人向托运人收取运费的行为。至于有关 2.5%费用的记载应当认定为向承运人收取的固定的佣金。事实上,本案双方当事人长期的支付惯例,都是重庆外运在托运人向华润仓储支付了运费后才可以提取佣金的,这更说明了重庆外运运费代收的性质。

(3)在长达十几年的合作过程中,华润仓储、重庆外运和重庆轻工之间都非常清楚各自的法律地位。特别是当重庆轻工未付运费时,华润仓储是自己直接向重庆轻工主张运费,只是在未果的情况下,才转向重庆外运。

通过对该案例的认真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双方的合作关系是互为代理关系,而并非合伙关系或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关系。其次,虽然双方当初建立的是互为代理关系,但就此项具体业务而言,原告华润仓储应为委托人,被告重庆外运为代理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 63 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由此可以看出,“互为代理”,只是从总体上看待两者之间关系的习惯称谓。具体到某一项实际业务时,应根据实际业务的委托情况来确定,即双方当事人都同时为委托人和代理人,还是仅仅一方为委托人而另一方为代理人。因为具体关系不同,双方承担的责任就不同。

2.2 互为代理中第三人对货运代理的赔偿请求

如果货物在交付之前发生毁损、灭失、玷污等损失时,客户应向谁提出索赔呢?我们再以上述案例为例,如果是华润仓储的过失造成货物在运输途中的毁损、灭失等损失及延迟交付,则客户就应当根据提单向华润仓储提出索赔。如果是重庆外运的过失给客户造成损失(如指示错误、保管不当),则重庆外运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通常国际货代找国外的代理主要是完成货物交付和清关的事务,如果因为货代的国外代理交付出错给客户带来损失时(比如“付款交货”方式下的货物放货却未能及时收取货款),该如何承担责任,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国际货运代理的法律地位是承运人身份

在对客户签发提单时,如果国际货代签发的是该货代自己的运输凭证,如无船承运人提单或多式联运提单,这时货运代理的法律地位就是承运人的身份,就应保证在目的地交货,在其国外代理错误交付货物时,该货代就要承担责任。

2)复代理

国际货运代理和客户之间签订的是委托代理合同,此时货运代理是纯粹的代理人身份。如果该货运代

理因其无法亲自履行国外必要的服务,为了客户的利益而必须将部分义务转托给国外代理时,这就属于复代理。复代理又称再代理、转代理。复代理人不是由被代理人(如客户)直接授予,而是由原代理人转托的。但是复代理人仍然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他的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被代理人。对于复代理的选择,我国的《民法通则》第 #( 条是这样规定的:“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托他人代理的除外。”因此,接受客户委托的货运代理虽然原则上对复代理没有复任权,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其可享有复任权:

(1)客户提前授权的,如有些国外的货运代理是客户自己指定的;

(2)转委托后客户追认的;

(3)在紧急情况下,货代不能办理代理事项,又无法与客户取得联系,如不及时转托他人办理就会给客户带来利益损失的。并且货运代理在挑选其国外代理时也尽到了“合理谨慎”,同时也没有发出错误的指令,就可以不用为其代理的过失承担责任了,这个损失就应当由复代理来承担。

3 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在进行跨国业务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和国外的代理签订合作协议,在协议中清楚地列明两个货运代理之间的合作条件。这样既可以明确彼此间的合作关系,而且分工具体便于各自履行职责。一旦发生争议,还可以成为解决纠纷的依据。

(2)如果是相互代理关系,在接受客户委托办理业务时使用何种单据尤为重要。在替国外货代办理其营业地所在国的进口货物的运输业务代理时,就应该根据国外货代的委托与授权,使用该货代的单证,而非自己的单证或共同的单证。而且在合作关系终止时,应返还所有的单证。

(3)在签订有关费用的条款时,如果是合伙关系,在分享利润的条款中,不仅要列明分享的比例,还应当把相应的财会程序以及用于完成调查和汇款的时间限制列明。如果是相互代理关系,就不应按分享利润的方式来约定,也不能按加收差价的方式收费,而是应当在协议中约定按佣金方式收取代理费,佣金率及支付方式、支付时间、支付地点都要列明。

(4)不论是合伙还是代理,因为其商业交易性质所决定,对终止合作关系的原因和通知方式,应在合同中作相应约定。在通知期间,合作关系应当继续存在,避免给客户和其他合作者造成损失。另外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条款也要列明,如果选用仲裁方式时,仲裁的内容、地点、机构都要列明。

(5)合作者除了对协议中的合伙义务和代理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外,每个国际货代还要对其他合作伙伴承担诚信义务,不能处于为自己考虑而擅自转让潜在的合伙业务;不能利用某种没有向其他合伙人公开的服务赚取利润;更不能在发票上加价,对支出费用作不实陈述;不能隐瞒有关其他合伙人服务的有用信息。

⑵ 什么是国际货代国际货代主要工作是什么责任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国际货代是国际货运代理人的简称。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或承运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业务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企业。
主要工作:办理有关货物报关、交接、仓储、调拨、检验、包装、转运、订舱等业务。

责任:
国际货运代理的责任,是指国际货运代理作为代理人和当事人两种情况时的责任。
从国际货运代理的传统地位讲,作为代理人,负责代发货人或货主订舱、保管和安排货物运输、包装、保险等,并代他们支付运费、保险费、包装费、海关税等,然后收取一定的代理手续费(通常是整个费用的一个百分点)。上述所有的成本均由(或将由)客户承担,其中包括国际货运代理因货物的运送、保管、保险、报关、签证、办理汇票的承兑和为其服务所引起的一切费用,同时,还应支付由于国际货运代理不能控制的原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而产生的其他费用。客户只有在提货之前全部付清上述费用,才能取得提货的权利。否则,国际赏运代理对货物享有留置权,有权以某种适当的方式将货物出售,以此来补偿其所应收取的费用。
国际货运代理作为纯粹的代理人,通常应对其本人及其雇员的过错承担责任,其错误和疏忽包括:未按指示交付货物;尽管得到指示,办理保险仍然出现疏忽;报关有误;运送错误的目的地;未能按必要的程序取得再出口(进口)货物退税;未取得收货人的货款而交付货物。国际货运代理还应对其经营过程中造成第三人的财产灭失或损坏或人身伤亡承担责任。如果国际货运代理能够证明他对第三人的选择作到了合理的谨慎,那么他一般不承担因第三入的行为或不行为引起的责任。
国际货运代理作为当事人,系指在为客户提供所需的服务中,是以其本人的名义承担责任的独立合同人,他应对其履行国际货运代理合同而雇佣的承运人、分货运代理的行为或不行为负责。一般而言,他与客户接洽的是服务的价格,而不是收取代理手续费。
目前,各国法律对贷运代理所下的定义及其业务范围的规定有所不同,但按其责任范围的大小,原则上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作为国际货运代理,仅对其自己的错误和疏忽负责;第二种情况,作为国际货运代理,不仅对其自己的错误和疏忽负责,还应使货物完好地抵达目的地,这就意味着他应承担承运人的责任和造成第三人损失的责任;第三种情况,国际货运代理的责任取决于合同条款的规定和所选择的运输工具等,例如FIATA规定,国际货运代理仅对属于其本身或其雇员所造成的过失负责。如其在选择第三人时已恪尽职责,则对于该第三人的行为或疏忽不负责任。如能证明他未做到恪尽职责,其责任应不超过与其订立合同的任何第三人的责任。正是由于各国的法律规定不同,要求国际货运代理所承担的责任就大 不相同了。
也有的国家将国际货运代理的责任具体划分为:
1,国际货运代理作为代理人的责任。国际货运代理只对其本身(在履行义务过程中)的过失及其雇员的过失负责,一般不对如运输公司、分包人等第三人的行为、疏忽负贵,除非他们对第三人的行为负有法律责任
2、国际货运代理对海关的责任。有报关权的国际货运代理在替客户报关时应遵守海关的有关规定,向海关当局及时、正确、如实地申报货物的价值、数量和性质,以免政府遭受税收损失。同时,如报关有误,国际债运代理将会遭到罚款,并难以从客户那里得到此项罚款的补偿。
3、国际货运代理对第三人的责任,多指对装卸公司、港口当局等参与货运的第三人提出的索赔承担的责任。这类索赔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第三人财产的灭失或损坏,及由此产生的损失;二是第三人的人身伤亡,及由此产生的损失。
4、国际货运代理作为当事人的责任。作为当事人,国际赏运代理不仅对其本身和雇员的过失负责,而且应对在履行与客户所签合同的过程中提供的其他服务的过失负责。其责任为:(1)对客户的责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大部分情况属于对货物的灭失或残损的责任。其二,因职业过失,尽管既非出于故意也非由于粗心,但给客户造成了经济损失,例如不按要求运输,不按要求对货物投保,报关有误造成延误,运货至错误的目的地;未能代表客户履行对运输公司、仓储公司及其他代理人的义务,未收回提单而放货,未履行必要的退税手续再出口,未通知收货人,未收取现金费用而交货,向错误的收货人交货。其三,迟延交货。尽管按惯例货运代理一般不确保货物到达日期,也不对迟延交货负责,但目前的趋势是对过分的延误要承担适当的责任,此责任限于被延误货物的运费或两倍的运费。(2)对海关的责任(见上述第二款)。(3)对第三人的责任(见上述第三款)。

⑶ 货运代理的法律责任

在商业买卖活动中,出卖人与买受人协商好货物的数量与价格后,双方要签订买卖合同,卖方要按规定的时间将货物交给买卖方,所以卖方一般还需要与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要求运输方将货物运送到买方手中,那么货运代理人需要承担哪些风险?下面由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一、货运代理人需要承担哪些风险
货运代理无论以代理人身份从事业务活动,还是以承运人、仓储保管人、其他独立经营人身份从事业务活动,或者以混合经营人身份(如综合物流服务商)从事业务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发生违反与客户、分包人签订的相关合同,侵犯第三方财产和人身权利的行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合同条款的规定,对上述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责任都属于货运代理面临的法律责任风险。
具体有:
1 因安排运输疏忽,错发、错运、错交、迟延运输货物,遗漏、错误缮制、签发运输单证、文件而给委托人造成的费用损失;
2 因受托包装、加固货物不当,而给委托人造成的货物损失;
3 因临时保管不善,造成委托人的货物损失;
4 因选择承运人、仓储保管人不慎,造成委托人货物损失;
5 因交付、接收货物疏忽,没有取得当时货物状况的证据,导致委托人不能向责任人索赔的损失;
6 因装箱、拆箱、拼箱操作失误,造成委托人货物损失;
7 因自身过错造成他人集装箱箱体及附属设备损坏;
8 因报关、报检、报验失误,违反进出口管制规定或海关、商检、动植物检验、检疫机关要求而被有关当局征收额外的税费,处以相应的罚款;
9 因代办保险失误,漏保、错保、申报错误,造成委托人不能或难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
10 因侵权行为,造成第三方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二、物流运输中的法律风险
1、签约主体及其偿债能力风险
实务中,物流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往往忽略签约主体及其偿债能力问题。有些公司根本就只是个皮包公司或不具备物流资质,物流企业将货物交其转运之后毁损灭失了,甚至被其私吞了,损失很难追回,而物流企业却要承担对委托人的赔偿责任。有些合同或运单只填写司机名字或车牌号码,若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毁损灭失,而司机赔偿能力有限或根本没有赔偿能力,物流企业又找不到证据证明该司机有权代表其他公司签约,损失很难追回。
2、托运人加重承运人责任风险
托运人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在制订运输合同时往往会设置一些条款加重承运人的责任。物流企业急于得到业务忽略了合同审查,使得自己承担了过重的合同义务和违约赔偿责任,在产生损失、发生纠纷时吃了大亏。
3、托运人交货指示风险
有些托运人在货运合同或托运单上未列明收货人,货物运到后才指定收货人;有些只写了收货人的简称或电话号码;有些在交货前临时改变收货人。在这些情况下,承运人应该保留托运人交货指示的相关证据,如电话录音,书面指示材料等,否则,一旦托运人不认可该指示,以错误交货为由起诉承运人,承运人即面临赔偿责任。
4、道路交通事故、船舶碰撞风险
有的物流企业与自然人签订挂靠协议进行挂靠经营运输。根据相关规定,挂靠经营的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由挂靠人与被挂靠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在挂靠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失权利人要求赔偿的情况下,挂靠人作为自然人往往偿债能力有限,而物流企业将面临赔偿风险。船舶挂靠经营的责任承担目前虽无非常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但司法审判实践中不乏判决挂靠人与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判例。
5、包装条款不明确风险
有些物流企业在包装条款中笼统写“普通包装”、“一般包装”、“习惯包装”等词语,这样的描述是非常不明确的,容易发生争议。应在包装条款中明确约定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包装方式、包装文字说明、费用负担等细节,以及搬运、堆放的具体要求。
6、货物误交风险
若将货物错交给他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物流企业交货时应严格按照合同或运单上的约定将货物交给收货人,注意查验其相关身份证明文件,并要求收货人签名、盖章,对于收货人委托的人,应要求其提供授权委托书。
7、未及时检验、通知的风险
根据法律规定,收货人接收货物时应当检验货物并及时提出异议。若收货时没有当场检验并确认货物质量、数量的,事后很难再举证证明货物的短缺、损坏情况。因此物流企业作为收货人向其他公司接收货物时应注意清点、检验,若发现货物与单据不相符应要求交货方书面确认,否则收货后很难举证,只能自己承担赔偿责任。
8、装卸致损风险
货物在装卸过程中发生毁损,应由承担装卸责任的一方负责赔偿。因此在装卸条款中明确由哪一方承担装卸责任非常重要。若合同没有约定,在物流业务中通常有一部分装卸工作由承运人负责,因此物流企业作为承运人在上下车(船)、出入仓、转运搬运货物时,应注意安全操作,小心谨慎,以避免装卸致损而承担赔偿责任。物流企业在装卸过程中不但可能导致货物损失,还可能发生人身损害事故,造成搬运工或其他人员受伤而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物流企业应加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操作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考核,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9、仓储物验收不明风险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零七条的规定,保管人应当对保管物进行验收。在仓储业务中,若保管人对照货物单证列明的品种、数量、质量等逐一检验核实货物不细致,在货物出库时发现与单证不相符而发生纠纷,仓储公司就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10、仓储物变质风险
货物在仓储期间发生变质常引发纠纷。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保管人对入库仓储物发现有变质或者其它损坏的,应当及时通知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因此,保管人应注意尽到及时通知的义务,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止损。
11、存货人欺诈风险
实践中,存货人可能采取多种手段对保管人进行欺诈,如诡称保管费由其他单位承担;在货物的质量上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或者隐瞒货物瑕疵;虚报货物数量等。到提货时却要求按照仓单交货,或者以仓储公司擅自调换货物、动用货物为由要求赔偿。还有甚者为了节省费用故意隐瞒危险物品或其他需要特别储存的化学品,造成其他货物损失,导致仓储公司向其他存货人赔偿。
12、加工环节风险
对于需要物流企业简单加工、分检、包装的货物,可能存在货物交接验收不明风险、转包风险、临时雇工人身损害赔偿风险。所以在接收货物时一定要及时检验,否则接收后出现质量问题就很难证明是货物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物流企业就要承担赔偿责任。同时物流加工属于加工承揽合同规范的范畴,合同法第253条规定:承揽人应当自己完成主要工作,否则定作人可以解除合同,如因擅自转包造成损失转包人要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物流企业一旦需要转包,应取得委托人的同意。在物流加工环节经常会把一些辅助性工作交给临时工去做,如果是临时雇佣关系,雇工在工作中造成伤害事故,物流企业作为雇佣方要对其承担赔偿责任,所以物流企业临时请人搬运货物或做一些简单的加工工作都有可能导致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经济损失。
如果读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进行法律咨询

⑷ 货代的法律地位

1. 就承运人而言,货代在签发货代提单之前,已经从承运人那里获得以货代本人委托运人的海运提单。只要货代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具备货主的委托授权并在授权的范围内行事,则可以认定在作为委托人的货主、货代与承运人之间存在隐名代理关系。
提单作为运输合同的证明,只是初步证明存在运输合同关系的托运人与承运人,只要具备充分证据证明货主与货代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就允许承运人行使选择权,以及货主行使介入权,以使得提单所证明的货物运输关系直接约束作为委托人的货主与承发运人。同时,这种认定扩大了承运人追索运费及其他相关费用的对象的范围,有利于承运人利益的保护。
2. 就托运人而言,其与签发这种货代提单的货代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应看提单上关于签发人的具体规定,提单上用于确认承运人身份的记载有三处:提单抬头、提单签单章以及提单背面的“承运人识别条款”。对于提单背面的“承运人识别条款”,鉴于其有可能使承运人有机会规避最低限度的义务,因而否认其效力是大势所趋,故审判实践中一般根据前两者来认定,且尤以签单章为优先。
货代若要保持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必须在货代提单中以确切无疑的语言加以表明,其中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提单上的签单章表明货代只是作为代理签发提单(asagentonly)。否则,就只能认为货代提单是由货代以自己名义签发的,否则则应依此提单承担货物运输的责任,唯一的例外就是货代提出相反证据,或委托人承认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并且只能约束委托人本身。
根据实际参与运输标准,货代对于货物的占有(包括仓储、包装);或是对自己的交通工具(包括车辆、集装箱的)的使用;或是对不同货主的货物的集运,都可能造成将货代人定位为承运人的结果,从而使其承担在上述过程中的货物灭失、损害以及迟延的责任,而不论提单上的规定如何。
双重代理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签发代理型货代提单的货代实际上处于一种双重代理的地位。首先,作为货主的代理安排货物运输,与承运人订立运输合同,获取提单;与此同时,又作为承运人的签单代理,代承运人签发提单。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UCP500)第三十条关于运输行(“Forwarder”在香港地区称为“运输行”,性质相同于国内的货代公司)签发的运输单据的规定如下:除非信用证另有授权,银行仅接受运输行签发的在表面上具有下列注明的运输单据:
I.注明作为承运人或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运输行名称,并由运输行的签字或以其他方式证实,其作为承运人或多式联运经营人。或II.注明承运人或多式联运经营人的名称并由运输行签字或以其他方式证实。其作为承运人或多式联运人的据名代理人货代表。与I所描述的情况相反,签发第II种情况的运输单据的运输行(货代)不是作为承运人而应是货主的代理人而出现的。
法律责任
如前所述,货代有可能因为提单中对于签发人的规定的不明确而被认定为承运人,对货物的灭失、损害和迟延承担责任。 但若货代已在提单中毫无异议地表明了自己的代理身份,那么是否可以免除其对所运输的货物的灭失、损害和迟延的责任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存在承运人对货代的这种签单代理权事前授权或者事后追认。
货代的这种双重代理的地位在海运中还是相对新生的事务,而这种做法已被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业所普遍接受。
航空货代,作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代理,可以以其所选任的承运客户的货物的该协会所属的航空公司的名义,向客户签发航空货运单。其所签发的航空货运单将毫无疑义约束该航空公司。由于整个航空货物运输业已建立起这样一种制度,因此单个航空公司必然承认这种双重代理的做法的法律效力
而在海运界,缺乏统一的国际组织来支持货代使用类似的单证。因而单个海运承运人往往不愿意预先给与货代签发这种双重代理单证的授权。然而,当受到货方起诉的情况下,海运承运人很可能承认以其名义所签发的这种单证。尽管这种事后承认意味着承运人对于货方的直接的合同责任,但同时它也意味着承运人可利用运输单证中的条款免责。
地位影响
传统上,货代业是原外经贸部(商务部)的管辖,从事货代业务应得到外经贸部的批准,向外经贸部登记。但是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第七条规定:经营无船承运业务,应当向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即交通部)办理提单登记,并交纳保证金。而以自己的名义向客户签发提单是经营无船承运业务基本要素,由此可见,向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即交通部)办理提单登记就成为经营无船承运业务的先决条件。
然而,如前文所述,从国际航运实务的角度而言,无船承运业务早已包含在货代服务以及多式联运服务之中,将无船承运人以及无船承运业务的概念引入到中国法律体系之中,只能在该行业的行政管理中引起重叠和混乱。从国际航运实践上看,无船承运人这一法律概念是为美国法所独有而与国际通行的航运实践是格格不入的。
此外,无船承运人的业务范围已经为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货代业所覆盖,因此并不存在创设这一狭义概念的法律上的必要性。而且这一概念也与中国政府所作出的承诺(关于货代业开放的时间表)不符。外国的货代企业将对其进入中国市场所应适用的标准(是作为货代还是作为无船承运人;是像商务部还是向交通部提出相应的申请)感到无所适从。与此同时,这一概念的出现将使增加中国的无船承运人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因为再其所要进入的国家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
总之,货代(freight forwarding)不是作为一个单纯的法律概念所出现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货代已经成为一个正当的完整的行业,其独特的法律性质和法律特征已为国际运输行业以及相关行业所承认。我们应当逐渐缩小而不是扩大行业实践与法律之间的鸿沟:是否有必要将一部分业务(无船承运业务)从货代业中独立出去从而增加法律体系的复杂性是值得怀疑的。事实上,正确的做法是建立关于货代业的统一的行政法律和规章体系,而不是人为的创设新的法律概念以分割货代业,从而造成行政管理的重叠的分割。

热点内容
用拖鞋打法官 发布:2025-01-11 06:53:26 浏览:644
法院存案年限 发布:2025-01-11 05:23:12 浏览:134
规章制度如何制定才能算有效 发布:2025-01-11 05:12:44 浏览:242
条令条例心得 发布:2025-01-11 04:31:28 浏览:907
劳动法规定补交社保吗 发布:2025-01-11 03:51:07 浏览:466
华东政法大学法硕非法学 发布:2025-01-11 03:49:02 浏览:934
道德教育画 发布:2025-01-11 03:47:29 浏览:413
高新开发区法院 发布:2025-01-11 03:30:11 浏览:485
保定法学王浩 发布:2025-01-11 03:05:09 浏览:773
济南市法院书记员的工资大约是多少 发布:2025-01-11 02:33:36 浏览: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