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和预防职务犯罪试题
⑴ 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职务犯罪是腐败的典型表现,为各国政府惩治和预防之重点。那么你对如何预防职务犯罪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1、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是 (B) 。
A 公安机关 B 检察机关 C 人民法院
2、预防职务犯罪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 。
A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B 打防并举,重在打击
C 打防并举,重在预防
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主要是(B) 。
A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 国家工作人员 C 一般人员
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渎职犯罪的主体是 (A)。
A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 国家工作人员 C 一般人员
5、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最大优势(A) 。
A 查办案件的职能优势 B 思想道德 教育 优势
C 机构设臵优势
6、非由于举报人主观故意而造成的举报失实,对于举报人 (B) 。 A应追究法律责任 B不追究法律责任C 给予行政处分
7、监察、审计、质监部门在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过程中,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 (A) 。
A 人民检察院 B 人民法院 C 公安机关
8、除特殊情形外,行贿数额在 (A)以上的,应当立案。
A 1万元 B 3千元 C 5千元
9、 (A) 是腐败最严重的表现形式。
A 职务犯罪 B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C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1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 (B) 。
A 滥用职权罪 B 玩忽职守罪 C 徇私舞弊罪
11、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 (A) 。
A 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B 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刑事责任
C 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予行政处分
12、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c) 追究刑事责任。
A 侵占罪 B 受贿罪 C 贪污罪
13、2005年1月,中央发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
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A) 。
A 、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B、 依法治国,注重预防
C、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一靠教育,二靠法制
14、2005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主要目标是,
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 (A) 的监控机制,建成完善的惩治和预防体系。
A、权力运行 B、法律和制度 C、行政监察 D、严厉惩治腐败
15、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
占有公共财物的,是 (B) 罪。
A、挪用公款 B、贪污 C、职务侵占 D、私分国有资产
16、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 (B) 论处。
A、贪污 B、受贿 C、私分国有资产 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17、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 (C) 论处。
A、介绍贿赂 B、行贿 C、受贿 D、贪污
18、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是介绍贿赂罪。其中,对涉
嫌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 (D) 以上的,应予立案。
A、2000元 B、5000元 C、10000元 D、20000元
1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出合法收入,差额巨大,而本人又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对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在 (D) 的,应予立案。
A、5万元以上 B、10万元以上 C、20万元以上 D、30万元以上
2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 (D) 以上的,应予立案。
A 5人 B 6人 C 8人 D 10人
21、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主体是(B)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司法工作人员
C、国家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22、刑讯逼供罪是指 (c) 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行政执法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国家工作人员
23、某国有 保险 公司分公司经理王某与该保险公司委派到另一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李某相勾结,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50万元,予以私分。王某与李某共同构成 (c) 。
A 私分国有资产罪 B 诈骗罪 C 贪污罪 D 职务侵占罪
24、某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某,因涉嫌受贿罪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最终查明,王某利用职权,为张某调动工作并收取张某感谢费3000元;同时,有50万元的钱款王某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王某的行为 (A) 。
A 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B 构成受贿罪
C 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受贿罪 D 不构成犯罪
25、许某在任某市市委书记期间,利用职权,支持和纵容某信托投资公司违规经营,造成国家资产损失及经营亏损总额达人民币11、97亿元;并强令金融机构给
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致使1800万元人民币和540万美元的贷款不能收回。许某的行为构成_(B)____。
A、玩忽职守罪 B、滥用职权罪 C、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
D、属工作失误,不构成犯罪
26、国家工作人员王某,利用职权索贿2万元,应对其以 (C) 从重处罚。
A 贪污罪 B 滥用职权罪 C 受贿罪 D 不构成犯罪
27、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应当构筑 (B)和 (C) 相结合的防范体系。
A 内部预防 B 专门预防 C 社会预防 D 网络预防
2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以 (A) 追究刑事责任。
A受贿罪 B贪污罪 C行贿罪 D索贿罪
29、单位受贿数额在 (B) 以上的,应当立案。
A 5万元 B 10万元 C 20万元 D 30万元
30、私分国有资产在 (B) 上的,应当立案。
A 5万元 B 10万元 C 20万元 D 30万元
下一页分享更多有关“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⑵ 职务犯罪的构成及要件是什么
职务犯罪主要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对于职务犯罪构成要件,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下面由我为你介绍职务犯罪的相关 法律知识 。
职务犯罪的构成及其要件
(1)、职务犯罪主体:
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
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3)、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
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4)、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
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职务犯罪的危害性
动摇国家政权的根基
首先,它将破坏政权的稳定,导致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危机。国家政治体系是一个多成分的结合体,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国家政治体系的统治系统是由自愿服从和信仰体系构成。一个政权的维系取决于公众对政治体系合法性的确认和信仰。职务犯罪的多发、频发、高发态势会导致公众认为国家已背离了存在的初衷,成为权力拥有者发财致富的工具,或成为被滥用和不负责任加以行使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现存政权合法性必然产生危机,社会就会出现动荡局面。“如果人们对哪一个政权具有合法性问题发生争论,其结果必然导致内战或革命。”职务犯罪是发生在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中的犯罪,因此,它总是同国家政权密切相关的。
邓小平(1904~1997)同志曾对腐败现象给政权造成的严重危害作过精辟的概括,并且为之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他指出“腐败现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尤其是侵蚀到我们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利用职权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索贿受贿等犯罪行为,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大业。”在党的十六大上,他进一步明确指出:“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党的地位就会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显然,职务犯罪是腐败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根本对立的。它的滋生蔓延会危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国家政权的稳定,导致政治危机。
其次,削弱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础之上的,解放后,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威信很高,政权非常稳固,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和发展,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不断蔓延滋生,不少国家公职人员把自己所掌握的本属于人民的权力资本化、商品化,搞钱权交易,以权谋私。处于各级领导权的国家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如果这些人利用职务之便牟取个人私利或任意亵渎职责,必然大大地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破坏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破坏国家秩序
职务犯罪对国家秩序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危及法治建设和政府改革进程。
首先,国家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危害国家政权的法治基础。法律法规是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不受侵害的重要保证。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是法治的重要体现。而法治作为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维系国家的重要手段。职务犯罪对于国家秩序和公共秩序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犯罪,犯罪主体是法律的制定者、实施者,更是国家法治的捍卫者。坚决、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证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是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如果法律的制定者、实施者的行为背离法律的要求,破坏法律的尊严、统一和正确实施,将会对其他工作人员产生误导作用。促使奉公守法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审视自己的行为方式时怀疑法律的严肃性,从而在根本上动摇法律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造成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下降,导致法律调节功能失灵。
同时,国家工作人员是由人民选举或受人民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职责要求他们自觉地遵守法律,成为社会法制观念的代表。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牟取私利或滥用职权,则必将玷污法律在民众心目中庄严神圣的形象,使社会成员失去公平感和安全感,从而放弃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进而导致国家秩序的混乱和法治基础的丧失。
其次,职务犯罪对政府现代化运作形成阻碍。政府的良性运作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最根本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权力不能随意介入市场,影响经济活动的具体运作,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仍有赖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干预。在一定意义上说,政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而职务犯罪则从根本上损耗政府的效能,使经济失去积极、有效的调控机制。职务犯罪促成并加剧了政府运行的低效状况。在现代社会中,时间对于经济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被视为最重要的资源。“腐败官员延宕政策的执行,拖延办事时间,往往是敲诈勒索的基本手段,经济实体要想迅速办理有关事宜则须向他们行贿。”
同时,政府为防止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制定了繁琐而复杂的办事程序和手续,又进一步加剧了低效率,使政府运行进入恶性循环。职务犯罪还加大了政府行政改革的难度,职务犯罪是对行政法律规范的背叛和践踏。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是腐败产生和蔓延的温床,是职务犯罪赖以生存的土壤。对职务犯罪而言,既想隐蔽罪行继续实施犯罪活动,又想逃避法律的追究与制裁。因此,他们喜欢暗箱操作,会尽力阻挠行政公开,妨碍社会民主化进程。为维持既得利益并保证现有环境的存在,他们自然不会愿意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行政运行机制,而且还会想方设法地设置障碍。从而增大了改革的难度。
破坏市场经济及其发展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犯罪,破坏国家的经济秩序,严重危害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因为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资源短缺和资金不足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国家有限资金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从经济上讲,职务犯罪是权力的设租活动,必然加重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和问题,破坏社会资源按照市场规律实行优化配置,导致资源经费和资金流失,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
职务犯罪对经济增长产生危害。
首先,职务犯罪行为不利于政府的发展计划和政策的实施。国家公职人员实施的职务犯罪使他们丧失了公共目标和公共责任感。为个人谋取利益,利用手中权利公饱私囊。他们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抛置脑后,阻碍政府法规和发展计划的有效实施。使政府的发展计划扭曲变形甚至落空。
其次,职务犯罪对市场经济最直接的影响是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据有关资料显示职务犯罪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家权利巩固和强化的基础与前提。职务犯罪的各种形式,无论是贪污受贿犯罪等谋私型犯罪,还是渎职等不负责任犯罪都是以牺牲公共利益,特别是国家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为表现特征的。据专家分析,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 渠道 达58种。1982年到1992年有5000亿国有资产流入个人或私营企业手中。
职务犯罪的概念
在这个名词里面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职务”。“职务”在我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内容复杂的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国的职务分类中主要有:法定职务、事定职务、执行职务、管理职务、决策职务、临时职务、固定职务、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等等,我国的职务分类大典中记载有: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在职务这个名词中,所谓的“职”:就是职责、职权、职掌、这个职业就是“掌管”的意思。“务”呢,就是由职而产生的,所应承担的任务、事务、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职”,就要承担一定的事物,同时,根据职务的不同,相应地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职务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
职务犯罪的特征
一般犯罪都有四个特征,也叫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职务犯罪的主体离不开“职务”二字,如前所述,我国目前职务犯罪的主体,主要是界定在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范围之内,在主体上便于区分,明确了范围为打击与预防职务犯罪提供了准确的法律依据。
职务犯罪的行为特征:
其犯罪行为与职务是相联系的,而且法律规定这种联系还应有必然的并且有因果关系,否则,即便是执行公务期间实施的犯罪行为,也不能构成职务犯罪。从理论上说,职务行为具有相统一的性质。没有权利的义务,不是职务行为,不进义务去占有权利,造成职务行为失衡,就构成职务上的违法与犯罪。所谓身份犯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对定罪量刑有影响的,一定的个人要素地位和状态。不具有法律规定的特殊身份不能成为职务犯罪主体。在这个特征里面的论述主要强调:一个是,犯罪行为要和职务有联系,否则就不是职务犯罪。另外呢,犯罪的主体必须是特殊主体,也就是要求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职务犯罪。我国刑法第九十三条对特殊主体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猜你喜欢:
1. 预防职务犯罪讲座主持词
2. 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3. 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4. 预防职务犯罪心得体会3篇
5. 职务犯罪的原因探析
⑶ 2017法治理论知识的考试试题
法治理论,是依法治国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国家过渡到法治化的因素之一。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2017法治理论知识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2017法治理论知识试卷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已于2011年6月30日通过,并于( 2012年1月1日 )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的行政强制包括( 行政强制措施 )和行政强制执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规定,因查封、扣押发生的费用由( 行政机关 )承担。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规定,非紧急情况,行政机关不得在( 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 )实施强制执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规定没有行政强制执法权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 人民法院 )执行。
6、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应当在( 五 )日内受理。
7、行政处罚的程序分为( 听证程序、简易程序 )和一般程序。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中规定,当事人确因经济困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 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对一切案件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 口供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 二十四 )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1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指的农产品即: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 微生物 )及其产品。
13、我国种子法中规定,引进转基因植物品种的管理办法由( 国务院 )规定。
14、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 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事项。
15、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规定,(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 )是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
2017法治理论知识试卷单选题
1.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是保证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C)
A.任何党政机关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均属于干预司法的行为;
B.任何司法机关不接受对司法活动的干预,可以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C.任何领导干部在职务活动中均不得了解案件信息,以免干扰独立办案;
D.对非法干预司法机关办案,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宪法解释权属于以下哪一机关?(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关于行政强制执行,以下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
A.行政强制执行只能由行政机关申请法院进行
B.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无须缴纳申请费
C.作出执行裁定的法院与执行裁定的机关相分离
D.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己决定强制执行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新《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的是?(C)
A.《行政诉讼法》的目的是为了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保障公民权利
B.检察院除进行抗诉外还可以提出行政公益诉讼
C.公民在提起行政诉讼时,可以要求对规章及规章以下的一般性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D.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5.在行政强制执行过程中,行政机关依法与甲达成执行协议。事后,甲应当履行协议而不履行,行政机关可采取下列哪一措施? (B)
A.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B.恢复强制执行;
C.以甲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
D.以甲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6.某省政府向社会公布了政府在行政审批领域中的权力清单。关于该举措,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
A.有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
B.旨在通过政务公开约束政府权力;
C.体现了比例原则;
D.符合法治原则。
7.以下哪种人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职务犯罪?(D)
A.某村民委员会成员李某
B.某国有企业出纳员蒋某
C.接受政府委派到某非国有企业担任经理的魏某
D.某国有电影院的售票员林某
8.某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某,因涉嫌受贿罪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最终查明,王某利用职权,为张某调动工作并收取张某感谢费3000元;同时,有50万元的钱款王某不能说明其合法来
源。王某的行为:(A)
A.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B.构成受贿罪;
C.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受贿罪; D.不构成犯罪。
9.某环保公益组织以一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为由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后因诉讼需要,向县环保局申请公开该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排污许可证信息。环保局以该组织无申请资格和该企业在该县有若干个基地,申请内容不明确为由拒绝公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B)
A.该组织提出申请时应出示其负责人的有效身份证明;
B.该组织的申请符合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要求,环保局认为其无申请资格不成立;
C.对该组织的申请内容是否明确,环保局的认定和处理是正确的;
D.该组织所申请信息属于依法不应当公开的信息;
10.当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有不同意见时,该如何行为?(C)
A.可以不执行党的决议和政策;
B.必须坚决执行,不可以声明保留,也不允许向上级组织提出;
C.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D.必须坚决执行,可以声明保留,但不允许向上级组织提出;
1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城乡规划发展规律的是?(B)
A.制定城乡规划,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综合平衡各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
B.制定城乡规划时,领导人可以凭个人喜好改变城乡规划建设
C.制定城乡规划时,要结合本地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D.制定城乡规划,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接受群众监督
12.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对政府的环保责任的规定,以下做法中错误的是?(D)
A.某市政府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制定政策来激励企业进行污染防治,促进清洁生产,发展环境产业
B.某省政府联合环保部门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工作,鼓励建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环保组织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
C.某市引进先进技术,加大推广使用风力能源
D.某县为保障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污染较为严重的几家加工厂的污染行为置之不理
13.《环境资源保护法》规定的“三同时”制度的内容不包括?(B)
A.同时设计 B.同时治理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产使用
14.以下关于安全生产说法错误的是(A)
A.直至2014年,我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依旧呈上升趋势
B.安全生产工作是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问题
C.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因此,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D.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B)标准:①国家 ②地方 ③行业 ④企业 ⑤合同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16.按照2010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领导干部应当报告的个人事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
A.本人的婚姻变化情况;
B.本人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的情况;
C.自己所抚养的未成年子女的情况;
D.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情况。
17.按照我国的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当国内法与我国加入和承认的国际条约、协定发生冲突时,应当:(B)
A.优先适用国内法; B.优先适用国际条约;
C.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定; D.报请国务院裁定。
18.以下有关行政诉讼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D)
A.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应诉,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可以出庭应诉,也可以不出庭应诉;
C.被诉行政机关第一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委托行政机关其他负责人员出庭;
D.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19.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合法行政则是依法行政的根本。下列哪些做法违反合法行政的要求?(A)
A.因蔬菜价格上涨销路看好,某镇政府要求村民拔掉麦子改种蔬菜;
B.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某市政府发布《促进残疾人就业指导意见》,对录用残疾人达一定数量的企业予以奖励;
C.孙某受他人胁迫而殴打他人致轻微伤,某公安局决定对孙某从轻处罚;
D.某市人大常委会就是否在地方性法规中规定“禁止地铁内进食”举行立法听证。
20.执法为民要求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的工作要反映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下列哪一做法没有准确体现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A)
A.某市公安局借助网络开展执法满意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评判执法公正的唯一标准;
B.某市法院通过优化人民法庭区域布置、开展巡回审判等方式,减少当事人讼累;
C.某市政府出台《市政管理检查行为规范》,规范城管队员执法行为;
D.某县检察院设立未成年人案件办公室,探索完善未成年人所在社区、学校、家庭、派出所与检察院五位一体的跟踪帮教机制。
21.关于宪法的相关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C)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母法”,是民主法律化的成果
B.宪法是为实现人民主权而规定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及确定政府组织原则的法典
C.1954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
D.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22.哪一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C)
A.1993年 B.1988年 C.2004年 D.1999年
23.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以下哪一种?(C)
A.两党制 B.多党制
C.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一党制
24.关于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下列哪一做法是错误的?(D)
A.某市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按照民主程序做出最终决策
B.某省法制工作部门,在全省各地开展宪法宣传活动,让群众更加地了解宪法
C.某市通过《法在身边》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以案释法,进行普法教育
D.小李是一名大学生,他认为监督宪法实施是政府机关的事情,与他无关
25.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求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下列哪一做法没有体现这一要求?(C)
A.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中,立法部门就处罚幅度听取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
B.在《种子法》修改中,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赴基层调研,征求果农、种子企业的意见
C.乙市人大常委会在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表决通过后直接由其公布施行
D.甲市人大常委会在某社区建立了立法联系点,推进立法精细化
26.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处理每项工作都要依法依规进行。下列哪一做法违反了上述要求?(B)
A.某市环保部门及时发布大型化工项目的环评信息,回应社会舆论质疑
B.某市法院为平息来访被害人家属及群众情绪签订保证书,根据案情承诺加重处罚被告人
C.某市人大常委会就是否在地方性法规中规定“禁止地铁内进食”举行立法听证
D.某省推动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27.在建设法治政府过程中,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D)
A.某市人大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B.某省政府以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主要内容建立领导干部考核机制
C.某市政府出台《市政管理检查行为规范》,规范城管队员执法行为
D.某县政府因县内其他民生投资导致资金紧张,未按合同及时支付相关企业的市政工程建设款项
28.下列哪一做法不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设?(B)
A.甲市政府开展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的清理,制作权力清单并向社会公开
B.某行政机关将其所受理的信访、举报材料及有关情况透露给被举报人
C.乙市政府经常组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律培训
D.丙市政府设立政务服务大厅,对审批事项进行一个窗口进出,集中办理,联合审批
29.权责统一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一行为是权责统一的表现?(D)
A.某建设局发现自己做出违法的行政决定后http://www.wenku1.com并未进行主动纠正
B.某镇政府拒绝向公众公布公款消费情况
C.某政府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对公交车费用涨价问题的意见
D.某国土资源局局长因违规征地受到行政处分
30.以下哪一行为符合公正文明执法要求?(A)
A.李某在法定期限内对工商局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既不复议也不诉讼,也未按期履行,工商局直接对其进行行政强制执行
B.小李是某高速公路支队的执法人员,在对违章车辆进行现场调查时并未向其出示工作证件表明身份
C.某工商局下发《罚没收入任务通知》,通知中表明工作人员收缴的罚款数额决定了年终个人奖金数额
D.某工商局在对季某进行强制执行过程中,考虑到自身部门的利益与季某签订执行协议
31.按照我国刑法,以下哪一类人不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
A.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政治协商会议各级机关中专职从事公务的人员;
C.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D.军队各级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2.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对公务员的处分共有六种,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公务员处分:(B)
A.警告 B.严重警告 C记过 D.记大过
33.根据《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1)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2)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3),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4)论处。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5)。将下列哪一选项内容填充到以上相应位置是正确的?(D)
A.(1)地位(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利益(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间接受贿;
B.(1)职务(2)国家工作人员(3)利益(4)受贿罪(5)斡旋受贿;
C.(1)职务(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不正当利益(4)利用影响力受贿罪(5)间接受贿;
D.(1)地位(2)国家工作人员(3)不正当利益(4)受贿罪(5)斡旋受
34.梁某在某国有公司任行政办公室主任,通过该国有公司的集体研究,由梁某负责销售该公司开发的某大厦的商品房。梁某在没有违反公司规定的最低销售价格的前提下,隐瞒实际的售房价格,占有售房合同价和实际受房价的差额价款,共计25万元。如何评价梁某的行为?(B)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贪污罪 C.构成侵占罪 D.构成挪用公款罪
3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的问责方式(B)
A.责令公开道歉 B.罚款 C.停职检查 D.引咎辞职
36.以下有关城乡规划管理说法错误的是(B)
A.城乡规划管理是指负责城乡规划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组织编制和审批城乡规划,并依法对城乡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的安排实施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
B.城乡规划管理的法治性指的是城乡规划管理应有法可依,但目前在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不具备有法可依的条件。
C.综合性、科学性、法治性、服务性、政策性和地方性是城乡规划管理的主要特征。
D.城乡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目标而制定的城乡空间发展计划,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能,它要体现政府在一定时期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设想与意图。
37.关于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党内法规不得与国家法律相抵触
B.党内法规的效力高于国家法律
C.党内法规可以经过正当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
D.党内法规的要求比国家法律更加严格
38.关于《党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制定党内的其他法规应以《党章》为依据
B.《党章》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C.《党章》的地位是“党内宪法”,具有指导性地位
D.《党章》规定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路线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39.下列选项中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内容不符的是?(C)
A.某县在进行干部选任时优先选择品德、品行较好的甲
B.某区党委对乙进行破格提拔前,向上级组织部门上报并取得同意
C.某市党委将配偶已移居国外的丙列为考察对象
D.某市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时,要求被考察人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40.下列行为中,符合《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规定的是?(D)
A.甲在公务活动中接受乙赠送的礼金和某商场价值1万元的提货卡1张
B.干部乙将自己的资产“借”给其弟进行投资兴办企业
C.干部丙用公款支付其子女国外学习费用
D.干部丁定期上报本人从事讲学、写作、咨询、审稿、书画等劳务所得
41.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依法应当编制城乡规划而未组织编制或者未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批、修改城乡规划的,上级人民政府该怎么办?(B)
A.责令立即编制城乡规划; B.责令改正,通报批评;
C.撤换政府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D.限期改正。
42.某警察甲前往某地执行公务,途中因违反交通规则将行人乙撞伤,承担赔偿责任者为:(D)
A.警察甲; B.警察甲与行人乙;
C.警察甲和所在公安机关共同; D.警察甲所在公安机关.
43.宪法的制定是指制宪主体按照一定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关于宪法的制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B)
A.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根源性的国家权力;
B.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C.宪法的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1954年《宪法》通过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
4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关于平等权,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
A.我国宪法中存在一个关于平等权规定的完整规范系统;
B.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应该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C.在选举权领域,性别和年龄属于宪法所列举的禁止差别理由;
D.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但对其特殊情况可予以特殊保护。
45.中共中央纪委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各地各部门和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六个严禁”,人们习惯上之为“六项禁令”。“六项禁令”不包括以下哪一项内容?(C)
A.严禁公款旅游;
B.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
C.严禁滥发钱物;
D.严禁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
4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公务员法》中规定的公务员所享有的权利规定的是?(C)
A.对自己的直属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公务员有权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C.公务员因疏忽大意导致重大工作失误,其直属领导可以直接将其开除
D.公务员本人可以按照法定的程序提出辞职
47.下列哪一行为违反了《公务员法》的内容?(B)
A.某基层公务人员甲经常同小区居民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居民所想,倾听群众意见
B.公务员乙将在工作中所获得的商业机密透露给某公司,获得20万元的报酬
C.公务员丙在工作中勤勉尽责,勇于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D.公务员丁在职期间勤勤恳恳,从未利用工作之便为己谋私利
48.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B)论处。
A.贪污 B.受贿 C.私分国有资产 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49.《刑事诉讼法》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确立了一系列诉讼权利,以下属于防御性权利的是(B)
A.在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情况下,不得被确定有罪
B.有权拒绝回答侦查人员提出的与本案无关的问题
C.不受刑讯逼供及其他非法讯问
D.不接受司法人员的非法强制措施
50.下列行为中符合领导干部服务意识的是?(B)
A.某民政部门领导在处理群众问题时不积极主动,能拖则拖
B.某街道办事处主任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经常进行到户访问,体察民意
C.某区领导在一次与群众面对面的活动中,因对某一群众提的意见不满意而对该群众进行百般刁难
D.某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拖拖拉拉,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忽视了群众的意愿
>>>下一页更多精彩“2017法治理论知识试卷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