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指导意见的法律效力
❶ 最高司法机关的指导意见可以作为法律依据吗
法律分析:不可以,理由:最高司法机关不具有立法权,其制定的指导意见当然不能作为法律依据,如果该意见与法律规定相抵触,则属违法。
法律依据:《司法解释汇编》关于司法指导文件、司法解释的定义的问题。在1997年7月1日以前,最高院对司法解释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在这之前凡属于对应用法律、法令解释的,不论形式,不管是通知、纪要、决定、答复等等,全部归于司法解释。比如最高院关于民法通则的意见就是司法解释。其余的除去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之外的,涉及到法律适用问题的,属于司法指导文件,即你所指的“意见”一类。
关于司法指导文件的法律效力问题。最高院的司法指导文件不能作为裁判依据,即不能在裁判文书的裁判依据部分写“依据最高院×××的意见之第××条之规定”。但是,可以在裁判理由部分用于说理,也就是说司法指导文件在实际上法律效力还是很高的,因为它是最高院用于统一裁判的规定。
❷ 最高院研究室“司法解释的逐条解读”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得看发布时间,有没有被废止,也可能是以前的司法解释性质的文件,2007后司法解释就四种形式。当然了,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说的话法官总是可以听的,但不能作为判决书里的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
第四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应当经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第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第六条 司法解释的形式分为“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
对在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某一法律或者对某一类案件、某一类问题如何应用法律制定的司法解释,采用“解释”的形式。
根据立法精神对审判工作中需要制定的规范、意见等司法解释,采用“规定”的形式。
对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就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请示制定的司法解释,采用“批复”的形式。
修改或者废止司法解释,采用“决定”的形式。
❸ 最高院批复的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对所有的法院都有约束力。
法律依据:
《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
第二条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
第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第六条司法解释的形式分为“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
❹ 省高院的指导性意见和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哪个大,适用哪个
当然是最高院的来司法源解释在位阶上高于省高院的指导性意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在不同位阶之间的法律存在冲突时适用高位阶的法律,虽说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以及省高院的指导性意见都不属于法律,但据此类推,以及在我国目前实务和学理中,这是共识,冲突时,只能适用最高院的司法解释!
❺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导意见是否有法律效力
您好,这不属于法律的范畴,但是这会对浙江省的司法实践起指导作用。
❻ 最高人民法院座谈会纪要的法律效力
这种会议纪要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最高院发布的公文中只有司法解释才具有法律效力。
较早的时候确实有会议纪要作为司法解释来适用的情况,如8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减刑、假释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便是作为司法解释使用的。但97年后,最高院出台了“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对司法解释进行了规范,会议纪要便不得再作为司法解释了。
根据这个规定,司法解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必须经最高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由最高院以公告的形式在《人民法院报》上公开发布。
2、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某一类案件或某一问题的如何适用法律作出的规定,称为“解释”;第二种是对审判工作提出的规范和意见,称为“规定”;第三种是对各高院及解放军军事法院就具体问题请示所作的答复,称为“批复”。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形式。
3、司法解释必须在首部写明“*年*月*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的字样。
4、司法解释可以在司法文书中援引的,包括判决书,但在格式上需先引用适用的法律条款,再引用适用的司法解释条款。
❼ 关于最高院司法解释与审判指导意见的区分
最高院下达的一般是司法解释,效力仅仅次于立法解释,也就是全专国人大的解释属。司法解释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一般而言,最高院下达的规范性文件,都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
这里关键是主体,是最高院下达的,文件的以何种形式,什么抬头出现,并不重要,只要是主体没错,规范性文件,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具有效力的。
❽ 在法律层面上能不能抗议省高院的指导意见
理论上是可以的。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的指导意见,从效力上说既不是法律也不是司法解释,只是指导性文件。但在实践中,省高院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在本省范围内都会得到适用。
❾ 上海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全文
为了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上海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本文为大家整理了意见全文,请阅读下面的文章了解。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融资手段,以其灵活、简便、快捷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生活、生产困难,尤其是在解决民间融资困难,补充金融市场不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落实《上海法院为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同时也为上海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合法的民间借贷行为,限制违规的民间借贷行为,打击违法的民间借贷行为,统一裁判惊讶,公正、平等保护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之前意见与本内容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1、出借人称借款到期未还,借款人承认借款真实但主张已归还借款的情况下,举证责任的分配
借款人承认借款真实,但主张已经归还的,属于对借款真实存在的自认。对该借款事实一般可直接予以确认。至于借款人提出已经归还的抗辩,属于对权利消灭的主张,应由借款人队相应主张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
在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存在多笔借款,借款人主张已经归还借款并提出付款证据,而出借人主张借款人偿还的是另外的借款,或者是依法应当优先清偿其他债务从而不能产生清偿系争借款效果的,属于权利性主张,债权人应对此主张负举证责任。
2、借条只有法定代表人签字时,还款主体的认定
借贷行为属合同行为,要约、承诺的意思表示只能在相对方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关键是要证明意思表示指向的对象,这属于事实认定问题,而非法律适用问题,应根据各案情况,结合证据加以判断。
3、借款人与实际收款人不一致时当事人的确定
借款人与实际收款人不一致时,借款人应作为被告。由于民间借贷中借款交付与否,直接影响借贷关系是否生效,而收款人与借款人不一致,则往往可能是因为收款人是根据借款人的指示而导致的。如当事人对借贷合同的当事人无争议的,实际收款人宜作为证人参加诉讼以证明借款交付事实。如借款人否认收到借款的,为便于查清事实,切实做到案结事了,宜追加实际收款人为当事人参加诉讼。
4、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对于借款人自认仍应进行审查
为防止当事人通过虚假诉讼恶意侵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在双方当事人诉辩主张无明显对抗,或案件的处理可能涉及第三方利益的,针对不同情况,还应当分别审查:(一)借款人自认缔结口头合同的,应审查口头合同订立的时间、地点、约定的内容、履行的过程、经办人情况等细节;(二)借款人自认收到大额资金的,若钱款通过银行转账进行交付的,还应审查银行往来凭证;若通过现金方式进行交付,还应审查交付的金额、时间、地点、次数、在场人员、出借人的资金来源、出借人和借款人的经济状况等细节,必要时可审查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关系、出借人家庭其他成员的经济状况、借款人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所借钱款的用途等情况。
上述情况下,因查明事实的需要,还应采取隔离质证、交叉询问等方式对当事人的自认进行审查,必要时还可主动依职权调查相关事实。
5、借款人父母在借条上签字的法律后果
审理此类案件时要着重审查借款人父母在借条上签字的真实意思。如借款人父母与子女共同作为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并于时候在借条上补签名的,父母、子女应当作为共同借款一并承担还款义务;如借款人父母事后在借款人个人出具的借条上签字明确表示同意与借款人共同归还借款的,属于债的加入,借款人父母应与借款人一并对出借人承担还款义务;如借款人父母签字明确同意为借款人的借款提供担保的,借款人父母的行为应适用《担保法》的规定承担责任;如借款人父母仅仅是在借款人出具的借条上签字,但没有其他证据证明该签字具有上述意思的,则借款人父母只能作为证明借款事实的证人,而不产生上述债务承担或担保还款的法律后果。
6、借款人对借条上自己签名的真实性提出异议时举证责任的确定
出借人提供了署有借款人签名且无明显瑕疵的借条,并能证明钱款已经交付给借款人,而借款人认为借条上签名虚假的,应由借款人承担申请笔迹鉴定等举证责任,并先行垫付鉴定费。
7、借贷案件中借款人抗辩系赌债的举证责任分配
借款人抗辩债务因赌博而产生,或抗辩出借人明知所借款项用于赌博的,应首先查明借款交付事实。在出借人有证据证明交付事实的情况下,原则上由债务人对存在上述抗辩情形承担举证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上海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全文的内容,对借款纠纷的举证责任、还款主体的认定以及对赌债举证责任承担等作了具体规定,对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提供法律依据。对于发生借贷纠纷的当事人,如遭遇债务人不还钱的,建议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❿ 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以及人大的立法解释有无法律效力
1、从法律规定来说,人大常委的立法解释高于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当最高院的专司法解释与人大常委属的立法解释相冲突之时,应当按照人大常委的立法解释来实行。简单的说:人大常委的立法解释属于正式法律解释,与立法有着同样的效果,而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只是人大常委在特定情况下授权最高院对审判方面的具体操作做出规定解释,就像国务院也可以对行政法规做出解释一样,但不管是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也好,还是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解释,都不能超越人大常委的解释权限。
2、人大常委所做的司法解释与成文法具有同样的效果。而最高院所做的司法解释则不然。
以上仅是理论上而言,从实践中来看,基本上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只要不同人大常委的立法解释相冲,就应该按照执行,这也符合我国的司法工作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