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支现金负法律责任
1. 坐支现金违反什么规定
法律分析:财务利用账户进行坐支操作的,如果没有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人民银行可以作出警告的处罚,但该规定已经废除。
法律依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一条开户单位现金收支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办理:(一)开户单位现金收入应当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二)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坐支单位应当定期向开户银行报送坐支金额和使用情况;(三)开户单位根据本条例第五条和第六条的规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四)因采购地点不固定,交通不便,生产或者市场急需,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现金的,开户单位应当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第二十一条开户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开户银行应当依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予以警告或者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在一定期限内停止对该单位的贷款或者停止对该单位的现金支付:(一)对现金结算给予比转账结算优惠待遇的;(二)拒收支票、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的;(三)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不采取转账结算方式购置国家规定的专项控制商品的;(四)用不符合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的;(五)用转账凭证套换现金的;(六)编造用途套取现金的;(七)互相借用现金的;(八)利用账户替其他单位和个人套取现金的;(九)将单位的现金收入按个人储蓄方式存入银行的;(十)保留账外公款的;(十一)未经批准坐支或者未按开户银行核定的坐支范围和限额坐支现金的。(2011年1月8日删除)
2. 公司坐支现金要承担什么责任
未经批准坐支或者末按开户银行核定坐支额度和使用范围坐支现金的,按坐支金额的百分之十至三十处罚。
法律依据: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开户单位如违犯《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开户银行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罚款。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
(一)超出规定范围和限额使用现金的,按超过额的10%~30%处罚;
(二)超出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留存现金的,按超出额的10%~30%处罚;
(三)用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的,按凭证额10%~30%处罚;
(四)未经批准坐支或者未按开户银行核定坐支额度和使用范围坐支现金的,按坐支金额的10%~30%处罚;
(五)单位之间互相借用现金的,按借用金额10%~30%处罚。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处以罚款:
(六)保留账外公款的,按保留金额10%~30%处罚;
(七)对现金结算给予比转账结算优惠待遇的,按交易额的10%~50%处罚;
(八)只收现金拒收支票、银行汇票、本票的,按交易额的10%~50%处罚;
(九)开户单位不采取转账结算方式购置国家规定的专项控制商品的,按购买金额50%至全额对买卖双方处罚;
(十)用转账凭证套取现金的,按套取金额30%~50%处罚;
(十一)编造用途套取现金的,按套取金额30%~50%处罚;
(十二)利用账户替其他单位和个人套取现金的,按套取金额30%~50%处罚;
(十三)将单位的现金收入以个人储蓄方式存入银行的,按存入金额30%~50%处罚;
(十四)发行变相货币和以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流通的,按发行额或流通额30%~50%处罚。
3. 坐收坐支违反哪一条法律规定
坐收坐支行为违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的相关规定。
坐收坐支,顾名思义,就是收取的款项不入账或者不按照规定入账,而是直接用于支付费用或者其他开支。这种行为直接绕过了正常的财务流程,极易导致财务管理混乱,无法准确追踪资金流向,甚至可能滋生贪污腐败等问题。
具体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开户单位现金收支的相关要求,其中包括了“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这就意味着,单位在收到现金后,必须按规定及时入账,需要支付费用时再从账户中提取,而不能直接将收入的现金用于支出。
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一个企业在销售产品时收到了客户的现金付款,正确的做法是将这笔现金及时存入企业的银行账户,并在财务账簿上做好记录。随后,当企业需要支付员工工资或采购原材料时,应该从银行账户中提取资金进行支付。如果企业直接将这些收到的现金用于支付工资或采购,而不在账簿上做任何记录,这就构成了坐收坐支,违反了上述现金管理条例。这样的行为不仅可能导致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失控,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长期发展。
因此,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避免坐收坐支行为的发生,是每一个企业和个人在财务活动中应尽的责任。这不仅有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也是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