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制裁和刑事责任

法律制裁和刑事责任

发布时间: 2024-10-19 15:01:59

⑴ 触犯法律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法律分析:不是,刑事责任是实施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不是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但不是所有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都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触犯《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时要受到的法律制裁,而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犯罪有很多,而刑事责任承担的形式也有很多,有时候是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一、 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区别

法律分析:1.危害性:法律责任包含着刑事责任,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只能是犯罪行为,其社会危害性比被追究其他法律责任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

2.程序不同:行为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只能由国家司法机关按照刑事诉讼程序来决定。其他法律责任,则不是通过刑事诉讼程序决定的。

3.处罚结果不同:对负刑事责任的人往往随之而来的是给予刑罚处罚,这是最严厉的国家制裁方法。它不仅可以剥夺被判刑人的财产,还可以剥夺其人身自由、政治权利,甚至可以剥夺其生命。其他法律责任引起刑罚处罚这种严厉的法律后果。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刑事责任。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它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六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⑶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是什么关系

违法行为主体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当然是法律的制裁;
因犯罪而判处徒刑,当然也是内法律的制裁;
所以都对。容
关键是要看是民事责任还是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具有公平性,没有惩罚性不是制裁;
刑事责任则属于惩罚性,属于制裁。
你的两个例题都是刑事责任,所以都是惩罚性的制裁。

⑷ 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在性质、承担方式、追诉主体和严重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一、刑事责任的概述
刑事责任是指个人因违反刑法规定,实施了犯罪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当个人行为构成犯罪时,国家会通过刑事司法程序对其进行追诉,并可能判处刑罚,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事责任的承担意味着个人因犯罪行为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二、法律责任的内涵
法律责任则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因违反法律规定而需承担的各种责任。这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涉及因违约或侵权行为而需承担的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则是因违反行政法规或规章而可能面临的行政处罚;而刑事责任则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三、刑事责任与法律责任的区别
1.性质不同:刑事责任主要关注个人行为的犯罪性,而法律责任则涉及行为的合法性;
2.承担方式不同:刑事责任的承担通常表现为刑罚的判处,而法律责任的承担则可能包括赔偿、罚款、吊销执照等多种形式;
3.追诉主体不同:刑事责任的追诉主体是国家,通过刑事司法程序进行,而法律责任的追诉主体则可能包括个人、组织或国家机关;
4.严重程度不同:刑事责任的承担往往涉及人身自由甚至生命的剥夺,是法律责任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综上所述:
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在性质、承担方式、追诉主体和严重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刑事责任主要关注个人因犯罪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而法律责任则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涵盖了因违反法律规定而需承担的各种责任。在理解两者关系时,需要明确它们的界限和特点,以便更好地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规定: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规定: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热点内容
杨兴业法官 发布:2024-10-19 16:43:21 浏览:865
行政法律关系的类型包括 发布:2024-10-19 15:53:38 浏览:842
商法题库及答案 发布:2024-10-19 15:24:39 浏览:736
cctv12社会与法寻亲路下 发布:2024-10-19 15:20:34 浏览:793
司法云联 发布:2024-10-19 15:09:25 浏览:43
法律制裁和刑事责任 发布:2024-10-19 15:01:59 浏览:550
有声道德 发布:2024-10-19 13:47:34 浏览:921
未婚爸爸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4-10-19 13:45:32 浏览:168
别讲仁义道德 发布:2024-10-19 13:13:54 浏览:776
合同法211条没有 发布:2024-10-19 13:12:22 浏览: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