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防行政法律责任

国防行政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0-12-16 18:17:01

㈠ 国防行政法律责任

国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军事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4年9月设立国防部,隶属于国务院,主要负责国防建设方面的具体工作。

在中国,国防部属于国家行政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一个组成部门,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议设立的,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设立的一个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国务院设立国防部,一切需要由政府负责的军事工作,则经国务院作出相应决定,通过国防部或以国防部的名义组织实施。国防部在接受国务院领导的同时也接受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需要国防部办理的事宜,由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分别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是国务院的军事工作部门。它的基本职能是:统一管理全国武装力量的建设工作,如人民武装力量的征集、编制、装备、训练、军事科研以及军人衔级、薪给等。因此,国防部并没有实际军事指挥权。

(1)国防行政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1988年,军委法制局把编制军事立法规划、计划的任务列为重要议事日程。20年来,军委先后印发4个五年立法规划、20个年度立法计划。199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立法程序暂行条例》发布,标志着军事立法工作首次实现了“有法可依”。

1993年4月26日,在军队法制工作部门的积极筹划下,一个高层次、高规格的国防立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1997年3月14日,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问世。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依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国防行政违法一般多是违给国防安全造成危害。

㈡ 简述:军事行政责任与军事行政强制措施的区别

为规范政府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与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为,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公共秩序与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制定“行政强制法”已从讨论“必要性”阶段进入到研究“操作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试拟稿)已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行将制定的“行政强制法”既要规范政府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也要规范其如何实施行政强制执行。关于这一点,无论立法部门还是理论界已趋同一。正因此,准确、恰当地划清“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之间的“界线”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它们是两种各有自己特征的行政强制行为,并适用不同的实体操作程序与法律救济途径。本文试在这一方面作点尝试,以作引玉之砖。

在中国,“行政(强制)措施”一词的使用,最早出现在新中国“拨乱反正”以后的第一本行政法教科书即王珉灿主编的《行政法概要》 1上。该书第一次使用了“采取行政措施的行为”这一概念。但在当时尚无“具体行政行为”在目前的中国行政法学中最为关键的概念之一,当时还未被写入法律这一概念的背景下,它是作为一般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代名词使用的。 2这一“首创”又被不少学者所接受和发展。 3

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公布,特别是1990年该法实施以后,该法第11条第(二)项的规定 4对理论界关于对行政行为的认识冲击颇大,它最明显不过地表明:“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行为,只是与行政处罚相并列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一个种类,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具体行政行为本身。所以,1990年以后,已不再有类似教材、著作基于这种意义而使用“行政(强制)措施”概念了。

“行政强制措施”脱胎于“具体行政行为”之后,它又面临了第二个问题,即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把行政强制措施看成是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中所运用的具有强制性的各种手段和方法,这些手段和方法有“执行性”和“管理性”之分,而“执行性”的措施就是“行政强制执行”。一种典型的解释是:“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主体为保障行政管理秩序或为实现行政目的而凭借的各种强力方法或手段。它包括:(1)‘管理性’强制措施,即行政主体为了预防、制止或控制危害社会、公益、他人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采取的对有关对象的人身、财物或行为加以暂时性限制的手段或方法;(2)‘执行性’强制措施,即行政主体为促使或迫使义务人履行行政决定所确定的义务而凭借的种种强制措施。” 5另一种解释也许更加明了:“所谓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主体对相对人的人身或财物予以强制而采取的各种具体手段或方法。即包括即时强制措施也包括行政强制执行措施。即实施行政强制行为的各种具体手段或者措施。” 6这种观点的特点,主要在于把“行政强制执行”看成是“行政强制措施”的一个构成部分,它们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是,把行政强制措施看成不仅独立于行政处罚,而且与行政强制执行相并列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持此观点者,在他们的教材、著作中,必然把“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作为并列的章节标题处理,7而且对两者加以区别。大多学者认为,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特定的行政主体,出于维持社会管理秩序的需要,预防或制止危害社会事件的发生,针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行为、财产或其他权益所作出的限权性的强制行为;后者是指因行政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有关国家机关对其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其履行该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下面的解释有一定的代表性:“行政强制措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授权的组织,为了预防或制止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危险状态以及不利后果,或者为了保全证据、确保案件查处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对相对人的人身自由、财产予以强制限制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强制性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具体行政行为。” 8这种观点的“共性”在于,认为“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之间没有包含关系,是两种各自独立、并存的具体行政行为。

如果从“字面”理解 9,行政强制措施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当然同时被采用在行政强制执行阶段,固然同时可作为行政强制执行行为的一种形式。从这一点上说,第一种观点不无道理。但问题在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二)项所列“行政强制措施”,显然是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一个种类,而不是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一种方法对待的;而且,这种具体行政行为又与《行政诉讼法》第66条 10规定的行政强制执行行为相区别。前者,行政强制措施(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其职权采取强制手段限制特定人行使某项权利或履行某种义务”的行为; 11后者,行政强制执行(行为),是指当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具体行政行为”时,行政机关本身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为。 12两种行为,泾渭分明。我们认为,上述第二种观点比较符合《行政诉讼法》的原意。



在中国,“行政强制执行”这一概念的演变没有象“行政强制措施”那么复杂。1983年的第一本行政法教科书《行政法概要》,在提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行为”的同时,提出了“强制执行”这一概念,而且对这一概念一开始的“定位”并没有离今天多远。《行政法概要》解释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不履行其行政法上的义务时,国家行政机关可以采用法定的强制手段,强制当事人履行其义务。这就是行政法上的强制执行,是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又叫做行政执行。” 13尔后的著作、教材,除个别 14外,一般都有“行政强制执行”专门的章节,概念内涵也大体接近。只是在两个问题上略有分歧: 15(1)即在执行主体上,是否包括人民法院?(2)在外延上,是否包括即时强制?

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执行主体”问题,在《行政诉讼法》公布、实施前,大多学者主张把行政强制执行活动限于行政机关的执行活动。 16一种典型的解释是:“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相对方逾期不履行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处理决定,有权行政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迫使行政相对方履行义务或实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执行行为。” 17《行政诉讼法》公布、施行后,由于该法第66条规定对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可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或者依法自行强制执行,大多学者为同立法“结轨”,始转而承认人民法院作为行政强制执行主体的地位。如姜明安认为:“行政强制执行指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拒不履行行政法上义务的相对人履行其义务的行为。” 18而且还有学者进而指出,人民法院依行政机关的申请而强制执行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是一种“行政权的延伸”,这时的人民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受委托或代理关系”。 19但应松年教授认为:行政机关自身强制执行固然属于行政行为,但当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以法院审查同意,下令强制执行时,它就是司法强制,不应再称为行政行为或具体行政行为。” 20

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外延”问题,对于行政强制执行包含《行政诉讼法》第66条所规定的对生效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问题是,它是否包含即时强制。按理说,这是一个不会发生的问题。但我国确有个别学者持有肯定的观点。如杨海坤认为:“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对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决定强制实施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包括紧急情况下的即时强制。” 21如果以《行政诉讼法》第66条为“基点”讨论行政强制执行的外延,那么行政强制执行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包括即时强制的,因为即时强制行为无法以相对人在规定期限内既不起诉又不履行为前提。以下的表达已成为中国学者们日益趋同的认识:“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相对人不履行其应履行的法定义务时,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活动。” 22



当我们沿着这一“基点”往下走,“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之间的“边界”以及这两种行为的划分意义会越来越明晰可见。但我们要马上到达解决这一问题的“彼岸”,还要有足够的耐心走完一段不可迂回的“路”。因为我们在这里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从事先强制、事中强制与事后强制整个行政强制行为的过程中,“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之间的“界河”,到底应该划在哪一段?而且这种划分标准又有什么法律意义?以下有几种标准和几个难点可以选择与研讨:

(一)以事先是否存在可履行义务为标准

在中国,不少学者认为,行政强制执行是对事先存在的一种义务的执行。这种义务可以来自于一个行政决定的规定 23,也可来自于法律的直接规定 24.行政强制执行就是对事先义务的执行,如果不存在被执行的义务,行政强制执行的“执行性”就无从体现。这一点正好与行政强制措施相区别。在行政强制措施中,强制机关实施强制措施,无须以当事人存在可履行义务为前提,它是为维护管理秩序,而不是为执行一种业已存在的义务而实施。

德国、奥地利、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不少学者也持这样的观点。正如台湾学者城仲模所述:“德奥日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强制之分类及学理说明,几乎一脉相承,即在‘行政强制(Der Verwaltungszwang)’的上位概念之下,区分为‘行政上强制执行 25(Verwaltungsvollstreckung,Zwangsvollzug;Verwaltungsexekution,Zwangsvollstreckung)’及‘行政上即时强制 26(Sofortiger Zwang,Sofortiger Polizeizwang)’。” 27日本学者和田英夫也指出:“行政强制分为行政上的强制执行和行政上的即时强制两种。” 28而且强制执行与即时强制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有先前存在之义务而不履行者”,后者“无先前之存在义务”。 29

上述境内外观点基本相通,而且这一标准也很清晰,便于掌握。但问题在于,“法定义务”概念过于抽象,涉及面过广,在实践操作中会有困难;还有,有的强制措施我们也很难说它不是迫使当事人履行一种法定义务,如在驱散措施中,被驱者当然负有离开的义务。

㈢ 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行政管理与国防经费支出: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性质与内容行政管理支出与国防支出在性质上的共同之处:

1.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都属于国家政权建设支出,这两类支出是国家财政的最基本的支出。

2.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都属于用于社会消费的非生产性支出,对社会的发展和财富的创造没有直接的贡献,必须加以约束,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取决于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结构及其职能。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按其最终用途划分,可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

国防支出的内容:包括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以及用于专项工程和其他的支出。

(二)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控制我国行政管理支出主要有以下特点:

(1)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超过同期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水平。

(2)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上升较快。

(3)人员经费中的工资和补贴支出的增长速度突出。

(4)离退休费用占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比重明显提高。

(5)行政管理费支出内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动。

(6)行政管理支出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的不平衡趋势扩大。

影响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人员与机构双膨胀;2、政府预算约束软;3、行政支出膨胀的深层次原因控制行政支出规模,优化行政支出结构,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合理调整规划支出范围,严格支出的管理与监督,硬化预算约束力;
第二,精简机构,控制人员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
第三,深化以优化行政组织结构,转变行政职能和完善行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

参考:http://www.doc88.com/p-9863678749775.html

㈣ 国防刑事法律责任

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回程度的危害但尚未构答成犯罪,依法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国防行政违法一般多是违给国防安全造成危害。

古人视礼义为维护社会国家的安全力量,必须严格遵行,防止逾越,称为国防。今日指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颠覆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4)国防行政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当代国防大致有四种类型:

1、扩张型。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行霸权主义,侵略、颠覆和渗透他国。

2、自卫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支持,防止外敌入侵,维护本国安全。我田的国防属千自卫型,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永不扩张,也不容别国侵犯我国一寸土地。

3、联盟型。以结盟形式,联合他国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又分为扩张和自卫型,还可分为一元和多元联盟,前者有一个大国做盟主。

㈤ 行政复议法是否适用于军队

(一)军事机关是否属于国家行政机关?
否定观点认为,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的立法精神,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省、市、县政府等是各级行政机关;中央军委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关,各军(兵)种、军区、军、师、旅、团机关等是各级军事机关。两者是性质不同、相对独立的国家机关,彼此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因此,将军事机关归为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或列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不仅混淆了我国行政机关与军事机关的明确界限,而且不符合国家宪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精神。
笔者认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虽然是行政机关,但行政诉讼的对象却是具体行政行为。因而,决定一个机关是否可以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关键,是看其是否具有法定的行政权力,而不能简单地从机关的称谓和表象上看。虽然我们对军事机关不是国家行政机关这一点没有异议,但在实践中,军事机关确实存在一些行政行为,依法可以行使有关法律、法规所赋予的部分行政权力,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享有部分国家行政权力。在这一点上,军事机关与行政机关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能因为军事机关只行使部分行政权力就不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和义务。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理论,各类国家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如果作出不当的行政行为,就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终有效途径就是依法采取行政诉讼的方式。
[本文来自:法律快车 www.lawtime.cn]

㈥ 请帮忙!!!!!! 军事责任: 军事行为的效力 : 军事行政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军事行为:受人民复解放军等武装部制队领导的,受军事法调整,按照军事法履行的行为均属军事行为。大多的军事法是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制定的。军事行为不受任何地方政府以及全国人大制定的非军事法律的制约。军事行为同时也不受除军方以外任何人的制约,即使警方也不能管辖,只能予以配合。在任何条件下,军方的行为都是自行决定,目的是一切为了国防。
承担由于军事行为而产生的一切军事后果,就是军事责任
军事行政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确定军事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应当承担军事行政责任,要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军事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由于我国军事行政法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军事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问题尚缺乏深入的探索。结合现有的相关成果,我国军事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应当界定为以下三个:主体具有相应的责任能力、存在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军事行政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㈦ 军事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㈧ 军事行政管理法规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所谓军事行政管理法,是指由国家机关和军事机关制定认可的,规定国家和军队进行军事行政管理、调整军事行政管理活动中各种军事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内容和形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关军事行政机关组织和活动原则、方式方面的法律规范,其内容包括军事行政机关的组织、法律地位、基本任务、职责权限、活动原则、工作方式、基本方法以及军事行政机关设置、变更和撤销的程序等。

(二)有关军队和军人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其内容主要包括:(1)关于军队的日常管理、如军事工作管理、政治工作管理、后勤工作管理、内务管理、保密管用、纪律管理、队列管理等。(2)关于军入管理教育和奖惩。(3)关于武器装备的使用与保管、军需物资的管理和供给、军事征用原则、军费供应要求等。(4)关于军事行政诉讼的原则、范围、审理军事行政诉讼案件的机关以及案件的裁决与执行等。

(三)有关军事行政管理活动范围内的权利和义务,其内容包括军事行政机关、其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在军事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军事行政管理法作为国家行政法体系的一个分支部门,其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等;而作为军队内部管理依据的军事行政管理法,其形式主要是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等。

㈨ 军事刑事责任与军政事行政责任的区别

行政责任是指个人或者单位违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专任包括属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违反纪律的行为或者是尚未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行为给予的纪律制裁。其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等。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个人或者单位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处罚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这5种主刑,还包括剥夺政治权利、罚金和没收财产3种附加刑。附加刑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主刑合并适用。 刑事责任要比行政责任更严重。

㈩ 国防部是美国政府的一个什么行政部门

国防部是美国政府的一个下属部门,不属于行政部门,国防部是美国武装部回队的最高领答导机关。军种部是各军种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负责本军种的人事与行政管理、部队组建、战备训练、兵役动员、武器装备研制与采购以及后勤保障等。

它的中心是五角大楼,国防部的领导是美国国防部长。按照美国法律,部长为文官。美国国防部成立于1947年9月18日,前身为美国战争部,总部位于五角大楼。国防部是总统领导与指挥全军的办事机构,又是向各联合司令部发布总统和国防部长命令的军事指挥机关。

(10)国防行政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美国国防部的构成:

美国国防部由6个实体部门组成:国防部部长办公室 、军事部门 、参谋长联席会议 、统一作战指挥 、国防机构 、国防部门现场活动。国防部长、国务卿、司法部长、财政部长通常被认为是内阁中最重要的四个官员,称为“四巨头”

美国国防部长是美国国防部的领导官员,处理有关军事方面的事务。国防部长的角色是担任总统的主要国防政策顾问,并负责规划一般国防政策和与国防部相关的其他政策、执行获得认可的政策。

热点内容
反对条例官网 发布:2024-11-24 03:41:52 浏览:84
刑事诉讼法背诵版 发布:2024-11-24 03:17:04 浏览:444
司法在线栏目 发布:2024-11-24 03:08:49 浏览:852
民法典水平 发布:2024-11-24 03:05:44 浏览:567
刑事司法的 发布:2024-11-24 03:01:48 浏览:896
运城律师协会 发布:2024-11-24 03:01:03 浏览:114
党纪条例题目 发布:2024-11-24 02:58:43 浏览:33
公司执行董事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24 02:26:54 浏览:780
非法融资员工有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4-11-24 02:17:03 浏览:256
2015纪律处分条例试题 发布:2024-11-24 01:58:55 浏览: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