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法律责任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4-11-03 19:02:56

A. 承包经营的法律责任

  1. 承包经营是指农村集体组织,农村承包经营户依照承包合同的规定,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土地、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资源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确立承包经营权的目的是用法律形式承认农村承包经营户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保护承包经营人从事经营并获得收益的权利,从而巩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和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承包经营权是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法律上的反映。

    法律责任

  2. 一承包经营可以采取公开招标方法确定承包者(即,董事会根据事先拟定的条件由合营企业公开招标);也可以根据董事会决议由合营企业直接和承包者(可以是合营1方,也可以是第3方)签订承包经营协议。

  3. 二承包经营不得改变合营企业的法人地位、名称和经营范围。

  4. 农户喜看承包经营权证

  5. 三承包者是合营企业财产的经营管理者,应严格执行承包经营合同,接受合营企业董事会的监督。承包者对合营企业的财产无权行使任何形式的处置权,如,转让、变卖、转移、抵押、出租、赠送等。承包者应定期据实向合营企业董事会报送企业的财务报表。 四承包经营期限1般为1至3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承包者应保证,承包经营期满时,合营企业能够扭亏为盈或经营状况有明显改善。

  6. 五承包经营只能对合营企业的税后利润实行承包。承包双方应根据设立合营企业时的可行性报告中的有关指标及市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承包期间的年利润基数。

  7. 六承包经营期内,承包者须于每年第1季度内向合营企业提交承包经营风险保证金保函或风险抵押金。抵押金不得再另设担保,不得以合营者的出资作抵押。风险保证金、保函须以银行不可撤销、合营企业可以单方提款的形式提供。无论以哪种形式,其数额均不得低于当年承包利润总额的50%。

  8. 七承包经营期间,承包者若以合营企业的名义贷款,须经董事会同意。承包经营期间,合营企业的负债余额不得超过当年承包利润的总额。

  9. 八承包经营期间,合营企业仍应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

B. 承包与合作法律责任有什么不同

“承包”准确的说应是“承包经营管理”,是指企业与承包者间订立承包经营合同,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全部或部分在一定期限内交给承包者,由承包者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及获取企业收益的行为。由于承包只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补充措施,不能消灭、变更原有企业或创设新的企业,也不能改变原有企业的法人地位、名称和经营范围。承包者与被承包的企业间所存在的是一种合同关系。因此,承包经营可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也可根据董事会决议或股东会决议由原有企业直接与承包者(自然人、个体工商户以及第三方企业均可)签订承包经营协议。
承包是当事人间以合同约定的一种经营管理行为,承包者只是企业财产的经营管理者。承包者最基本的权利是收取承包收益。其应承担的义务主要有,中外合营企业的承包者应接受该合营企业董事会的监督;对所承包企业的财产没有任何处分权,并且不得将所承包企业的财产转让、变卖、转移、抵押、出租或赠与;定期向所承包企业的董事会报送企业财务报表。最重要的是,承包者应保证,于承包经营期满时,所承包的企业能够扭亏为盈或经营状况有明显改善。这种保证形式由风险保证金,或由银行出具的不可撤销、但合营企业可以单方提款的保函形式提供。而且承包者须于每年第一季度内向合营企业提交承包经营风险保证金保函或风险抵押金。抵押金不得再另设担保,亦不得以合营者的出资作抵押。无论哪种保证形式,其数额均不得低于当年承包利润总额的百分之五十。承包经营期间,合营企业的负债余额不得超过当年承包利润的总额。此外,承包经营期间,承包者可以以所承包企业的名义贷款,但须经董事会同意。承包经营开始前、承包经营期内中止以及承包期满时,应对所承包企业进行资产的清理与核对的工作并办理移接。资产的清理与核对应经过大陆注册会计师的验证方为有效。
合作。按约定的条件共同经营、约定的比例分配风险、利益是合作。区别不大,关键是协议内容的明确、具体。法律合伙与合作的区别合伙是一种制度,是指多方根据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共同分享利益的关系
合作是指业务上的相互关系。
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合作的基本条件成功的合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有:①一致的目标。任何合作都要有共同的目标,至少是短期的共同目标。②统一的认识和规范。合作者应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和具体步骤等,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在联合行动中合作者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和群体规范。③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创造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的良好气氛是有效合作的重要条件。④具有合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物质基础。必要的物质条件(包括设备、通讯和交通器材工具等)是合作能顺利进行的前提,空间上的最佳配合距离,时间上的准时、有序,都是物质条件的组成部分。
合作的类型按合作的性质,可分为同质合作与非同质合作。同质合作,即合作者无差别地从事同一活动,如无分工地从事某种劳动。非同质合作,即为达到同一目标,合作者有所分工,如按工艺流程分别完成不同的工序的生产。按照有无契约合同的标准,合作分为非正式合作与正式合作。非正式合作发生在初级群体或社区之中,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合作形式。这种合作无契约上规定的任务,也很少受规范、传统与行政命令的限制。正式合作是指具有契约性质的合作,这种合作形式明文规定了合作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并受到有关机关的保护。按合作的参加者分,有个人间的和群体间的合作等等。就合作本质而言,双方具有平等的法人地位,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实行不同程度的联合。

C. 承包经营期间的债权债务谁承担

承包经营期间的债权债务承担问题,主要取决于承包经营合同的具体约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一、承包经营合同中的约定
在承包经营合同中,双方应当明确约定债权债务的承担方式。通常情况下,承包人应当独立承担承包经营期间产生的债务,并享有相应的债权。同时,发包人也有权要求承包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清偿义务。这些约定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应当作为解决承包经营期间债权债务纠纷的重要依据。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除了合同约定外,相关法律法规也对承包经营期间的债权债务承担问题作出了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包括债务清偿义务。如果承包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清偿义务,发包人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也对承包经营期间的债权债务承担问题作出了类似的规定。这些规定为解决承包经营期间的债权债务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承包经营期间债权债务纠纷的解决
当承包经营期间发生债权债务纠纷时,双方应当首先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将依据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债权债务承担问题进行裁决。
同时,为了避免承包经营期间债权债务纠纷的发生,双方应当在签订承包经营合同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债权债务承担方案,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综上所述:
承包经营期间的债权债务承担问题应当根据承包经营合同的具体约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解决。双方应当通过友好协商或司法途径解决纠纷,并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加强沟通与协作,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六十条规定: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条规定: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D. 企业合同纠纷法人承担责任吗

法律分析:在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在公司的财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制度。投资者只需要用自己投资的公司财产来承担风险,而不会涉及其他财产。因此当公司宣告破产时,只能以公司的资产而不是股东的剩余资产来承担债务。合同纠纷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合同当事人的请求,在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审理和解决合同纠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法律关系的总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条 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E. 我自己的一公司委托别人全权经营,如果对方出现纠纷是否与我有法律责任

如果你的公司委托他人经营事管理,那么他人是以该公司的名义对外进行民事活动,在这内种情容况下,任何与公司有关业务,包括形成的债权债务均应由公司承担,如果这个公司是独资企业,那么就与你的关系了,如果这个公司是有限公司,也有你有特定关系,如公司对外债务是以公司的资产对外承担责任的,该资产也是你与你的股东形成的,当然与你有特定的关系。要处理此类问题关键是看你与这个人的协议在这方面是如何约定的,是否约定在他人经营你公司期间所形成的法律责任,应该由谁承担,如果你已经承担,是否有权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追偿。

F. 公司车间外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承包经营只是经营机制的转变,并非所有制的改革或叫改制,公司员工继续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如果依法解除或中止了劳动合同关系则应给予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第三十二条 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热点内容
上诉法院流程 发布:2024-11-05 11:37:58 浏览:440
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发布:2024-11-05 11:21:00 浏览:701
桂平法院在哪 发布:2024-11-05 11:20:50 浏览:365
法律硕士刑法总则 发布:2024-11-05 11:20:39 浏览:324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和联系 发布:2024-11-05 10:41:29 浏览:421
法律责任名言美文网 发布:2024-11-05 09:02:00 浏览:605
工商核名条例 发布:2024-11-05 08:18:31 浏览:861
樟木头法律援助热线 发布:2024-11-05 07:47:43 浏览:233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援助 发布:2024-11-05 07:45:41 浏览:930
法院通话录音 发布:2024-11-05 07:23:20 浏览: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