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定额的法律效力
① 定额特性
定额的特性,其本质是由定额的内在性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定额的独特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定额的法律效力显而易见。建筑工程定额是由国家或经授权的机构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准,所有相关单位在规定的范围内必须严格遵守,任何未经原制定单位批准的改动都是不被允许的,其内容和水平具有强制性。
其次,定额的广泛群众性是其重要特征。定额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广泛的群众参与,通常会集结工人、技术人员和专职定额人员的智慧,确保定额既反映实际工作水平,又能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定额的执行离不开广大劳动者的实践支持。
接着,定额的相对稳定性是其持久性的保障。一般来说,社会主义定额的稳定性期在5至10年之间,这段时间内,定额的执行环境和条件不会发生剧烈变化,为持续的生产和建设提供了稳定依据。
最后,定额的针对性是其设计的核心。它针对特定的建筑安装任务,针对具体的工作环节和工艺要求,确保定额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精准适用,提高效率和质量。
(1)建设工程定额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定额是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机械的条件下,预先规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的消耗的资源数量之标准,它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对于每一个施工项目,都测算出用工量,包括基本工和其它用工。 再加上这个项目的材料,包括基本用料和其它材料。对于用工的单价,是当地根据当时不同工种的劳动力价值规定的,材料的价值是根据前期的市场价格制定出来的预算价格。
② 消耗量定额和施工定额的区别
消耗量定额和施工定额的区别如下:
1. 定义:
消耗量定额: 消耗量定额是指在工程项目中,对各种资源(如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的消耗进行详细的计算和规定,以确定完成特定工程任务所需的资源数量和质量。消耗量定额通常以单位工程工程量为基础编制,可以用于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成本估算。
4. 编制机构:
消耗量定额: 通常由建筑师、工程师或成本工程师编制,依据工程的特点和所需资源进行制定。
施工定额: 由国家或地方相关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编制,具有法律效力,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规定执行。
5. 更新和修订:
消耗量定额: 根据工程的不同情况,可以灵活更新和修订,以适应工程的实际需求。
施工定额: 更新和修订施工定额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和程序,通常相对较稳定。
总的来说,消耗量定额和施工定额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各有不同的作用和用途。消耗量定额主要用于成本估算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而施工定额则是工程施工的法定标准和规范,用于指导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在工程项目中,两者通常会相互配合使用,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达标。
③ 简要阐述中国建筑工程法律体系的构成
比较长,楼主根据自己需要选取
建筑工程法律体系是由很多不同层次的建筑工程法律、法规与规章组成的,建筑工程法律体系组成形式一般由宝塔形和梯形两种。建筑工程法律体系宝塔形结构形式,是先制定一部建筑工程基本法律,将建筑工程领域内可能涉及的所有问题都在该法中作出规定,然后再分别制定不同层次的建筑工程专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一些建筑工程具体问题进行细化和补充。建筑工程法律体系梯形结构形式则不设立建筑工程基本法律,而以若干并列的建筑工程专项法律组成建筑工程法律体系的顶层,然后对每部建筑工程专项法律再配置相应的不同层次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作补充,形成若干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建筑工程专项法律体系。根据《立法法》有关立法权限的规定以及中国实际情况,中国建筑工程法律体系采用了梯形结构形式,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一)建筑工程法律
建筑工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有关建筑工程的各项法律。建筑工程法律是建筑工程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建筑工程法律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法》、《城乡规划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等。
(二)建筑工程行政法规
建筑工程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有关建筑工程的各项行政法规,其效力低于建筑工程法律,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建筑工程行政法规的名称常以“条例”、“办法”、“规定”等名称出现。建筑工程行政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
(三)建筑工程地方性法规。
建筑工程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并颁布的,或者较大的市(即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并颁布的有关建筑工程的各项地方性法规。建筑工程地方性法规在其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
(四)建筑工程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建筑工程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所制定并颁布的有关建筑工程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建筑工程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建筑工程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建筑工程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建筑工程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在其所管辖的民族自治地方具有法律效力。
(五)建筑工程部门规章。
建筑工程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委根据建筑工程法律与行政法规制定与颁布的有关建筑工程的部门规章。建筑工程部门规章一方面将建筑工程法律与行政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具体化,以便于其更好地贯彻执行;另一方面作为建筑工程法律与行政法规的补充,为有关政府部门的行为提供依据。建筑工程部门规章对全国有关建筑工程行政管理部门具有约束力,但其效力低于建筑工程法规。
(六)建筑工程地方政府规章。
建筑工程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即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建筑工程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筑工程地方性法规制定的有关建筑工程的地方政府规章。建筑工程地方政府规章在其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
(七)建筑工程技术法规。
建筑工程技术法规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的建筑工程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定额、方法等技术文件。建筑工程技术法规是建筑业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经济技术作业、建筑管理监测的依据。
(八)国际公约、国际惯例与国际标准。
中国参加或与外国签订的调整经济关系的国际公约和双边条约,以及国际惯例、国际上通用的建筑技术规程都属于应当遵守与实施的中国建筑工程法律范畴。如FE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涉及有形贸易、无形贸易、信贷、委托、技术规范、保险等诸多法律关系,这些法律关系的调整必须遵守中国承认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国际通用的技术规程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