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裁定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Ⅰ 法律一经公布,即产生法律效力为什么错
法律一经公布来,即产生法律效力源
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法律发生效力的时间一般有两种:
发布即生效:法律的发布时间就是生效时间。
指定生效时间:法律发布之后,明文指出在哪一天生效。例如:有的法律在 “ 附则 ”最后一条中规定,本法自某年某月某日起实施。
Ⅱ “本裁定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的含义
裁定的结果通知书只要送到你的手上就生效了
Ⅲ 大同刘国文事件详细介绍。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4)晋刑执字第317号
罪犯刘国文,男,1983年2月21日出生,汉族,小学文化,山西省大同市人。现在山西省汾阳监狱服刑。
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4月11日作出(2007)同刑初字第52号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刘国文犯抢劫罪、盗窃罪、非法买卖呛支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2月24日以(2008)晋刑一终字第114号刑事裁定予以维持并核准。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即交付执行。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1年9月2日以(2011)晋刑执字第233号刑事裁定,将罪犯刘国文的刑罚减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变。现执行机关山西省汾阳监狱提出减刑建议,并经山西省监狱管理局审核后报送本院。本院立案后依法向社会公示,并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执行机关山西省汾阳监狱提出,根据罪犯刘国文在服刑期间的悔改表现,建议将其刑罚减为有期徒刑。
经审理查明,罪犯刘国文在服刑期间,能认罪服法,服从管教,遵守监规纪律;积极参加政治课、文化课、技术课学习,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优良;在生产劳动中,能服从分配,工作积极,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共获得监狱表扬十次,嘉奖一次。
本院认为,罪犯刘国文在服刑期间,能认罪服法,认真学习,积极劳动,努力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符合法定减刑条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第五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将罪犯刘国文的刑罚,减为有期徒刑十八年八个月,剥夺政治权利改为八年。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即自2014年11月3日起,至2033年7月2日止。
本裁定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审判长李晓轩审判员郭雁平代理审判员任悦 书记员殷晓鹏
Ⅳ 民事裁定书与民事判决书的区别在哪里都是发到个人手里面吗
民事判决书与民事裁定书主要区别如下:
1、适用的情况、范围不同
民事裁定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民事判决解决的是当事人的享有的权利和承担义务,是为了促使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得以解决。即支持不支持原告的诉请。
2、依据的法律不同
民事裁定书依据民事诉讼法作出,它存在于整个诉讼过程中;而判决书是依据《民法典》、《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作出,也只能在案件查清事实后才作出。
3、生效的时间不同
民事裁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如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民事判决书除终审判或小额诉讼判决外送达后,得过了上诉期(15日)后才发生法律效力。
4、救济途径不同
针对不同的民事裁定书救济途径不同,如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和驳回起诉的裁定允许可以上诉,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的裁定,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而民事判决除终审判或小额诉讼判决外,只有上诉或审判监督程序。
5、内容和格式不同
民事裁定书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将事实和理由作下简单描述即可;而民事判决书的内容则比较复杂,要全面将事实和理由交代清楚,也就是要做到有理有据。
6、上诉期限也不同
对于允许上诉的民事裁定为自送达之日起十日,民事判决书为自送达之日起十五日。
民事裁定书与民事判决书都是送到个人手上。
(4)本裁定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民事裁定书,即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执行民事判决的过程中,为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就程序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主要适用于起诉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准许或不准撤诉、补正判决书中的失误、中止或终结诉讼。
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受理的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依照国家的民事法律、法规或经济法律、法规,就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权力、义务关系)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书处理决定。
民事判决书又可分为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审判监督程序的的民事判决书、特别程序的民事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