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壹』 禁毒法律知识
很明显是选择:非法种植 毒 品原植物。
一、非法种植 罂 粟不满五百株以下的:
《治内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非法种植 罂 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容原植物的;
(二)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少量未经灭活的罂 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 罂 粟 壳的。
有前款第一项行为,在成熟前自行铲除的,不予处罚。
二、非法种植罂 粟不满五百株以上的:
《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种植 罂 粟、大 麻等 毒 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一)种植 罂 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 毒 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
(二)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三)抗拒铲除的。
非法种植 罂 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种植 罂 粟或者其他 毒 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贰』 禁毒法律法规知识
法律主观:
一、《治安处罚法》一般吸毒行为会被强制戒毒,根据《治安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敏氏(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我国蚂拿者关于吸毒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二、《禁毒法》而一般的吸毒者,根据《禁毒法》的规定,其法律地位既是违法者,也是被救助者,对于吸毒人员,应该给与更多的挽救和帮助。如果吸毒人员主动接受戒毒治疗,将不予处罚。对吸毒成瘾人员要进行戒毒治疗。《禁毒法》第三十八条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根据《关于禁毒的决定》第8条第2款的规定,吸毒成瘾者要承担治安处罚、强制戒毒及劳动教养三方面的法律责任。其目的是兼顾惩罚戒毒,并将吸毒者投入劳动教养场所,使之在劳动教养过程中戒除毒瘾,从而得闷薯到身心兼治。包括种植罂粟等行为都进行了详细的处罚规定,并制定各项有关毒品的罪名,针对犯罪情况定立罪名进行惩处。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毒品深恶痛绝,市民大众也应该认清毒品的危害,不要贪图一时刺激,一定要远离毒品,为自己,也为家人。
法律客观:
《关于禁毒的决定》第8条第2款吸毒成瘾者要承担治安处罚、强制戒毒及劳动教养三方面的法律责任。其目的是兼顾惩罚戒毒,并将吸毒者投入劳动教养场所,使之在劳动教养过程中戒除毒瘾,从而得到身心兼治。
『叁』 小学生禁毒知识
小学生禁毒知识
一、国际禁毒日是哪天?
1987
年6月1
2
日至26日,
联合国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别国际会议在维
也纳召开,
大会将每年的6月26日规定为
“反对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
简称
“国
际禁毒日”
。
二、什么是禁毒志愿者?
禁毒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创造“无毒世界”而为
社会和毒品滥用者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三、什么是毒品?
《刑法》
第357条明确规定:
“
本法所称的毒品,
是指鸦片、
海洛因、
甲基苯丙按
(
“冰”
毒)
、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可能使人形成因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
药品。
四、什么是吸毒
吸毒,
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
在我国,过去传统使用的毒品主要是鸦片
(大烟)
,
因最初吸食大烟的方式是从口鼻吸入,所以人们将这种吸毒的方式称为“吸”
。
在
民间,
“吸毒”和“吸大烟”是同义词。现在“吸毒”一词的内涵已扩大:一是毒品的范围
扩大了,
即凡不是以医疗为目的的滥用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
都属于吸毒的范围;
二是吸毒
的方式增多了,由过去单一的烟吸发展为口服、鼻吸、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五、什么是新型毒品?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
海洛因、
大麻和磕打因等传统毒品而言,
主要指人工很成的
精神类毒品,
是由国际记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
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
系统,
使人兴奋或抑制,
连续使用能使人或抑制,
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一类药品
(毒
品)
。
六、易染人群和环境
从理论上讲,
任何人在一定环境中和条件下均有可能成为吸毒者,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却见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瘾,被认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
尽管各种条件相同,
而吸
毒的可能性小,
被认为是不染吸毒人群。
当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对的,还必须在一定的环
境和毒品存在的情况下易感性强。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
一
)
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
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
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
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
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
绩和目标缺乏兴趣,
对社会持批评态度,
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
行为
问题为伙伴强化。
(
二
)
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
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
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
人生观
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
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七、青少年为什么要进行毒品预防教育
?
据受毒品侵害较严重的
2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因不知毒品危害而吸毒的占吸
毒总人数的
82%
。每个吸毒者每年耗资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几十万元。如果普及了禁
毒预防教育,
使人人都了解毒品的危害性,
懂得禁毒的法律法规知识,
全国每年就可少损失
上千亿元。
由此可见禁毒预防教育的重要性,
禁毒预防教育是既治标又治本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