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分为哪几类
❶ 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分为哪四类
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四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恢复其工作,并补发被解除劳动合同期间应得的报酬,或者责令给予本人年收入二倍的赔偿:
1、职工因参加工会活动而被解除劳动合同的;
2、工会工作人员因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而被解除劳动合同的。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改正,依法处理:
1、妨碍工会组织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
2、非法撤销、合并工会组织的;
3、妨碍工会参加职工因工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问题的调查处理的;
4、无正当理由拒绝进行平等协商的。
综上所述,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进行侮辱、诽谤或者进行人身伤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五十条
工会对违反本法规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提请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予以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三条、第十二条规定,阻挠职工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或者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筹建工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以暴力、威胁等手段阻挠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❷ 工会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损害职工或者工会权益的由什么责令改正或者给予处分
法律分析:工会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侵害职工或者工会权益的,由同级工会或者上级工会责令改正,或者予以处分。行政处分即是一种行政责任。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违反纪律的行为或者是对尚未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行为所给予的纪律制裁。其法律依据是195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条例》,该条例对奖惩的目的、条件、种类及其适用程序,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同时规定,事业单位也参照执行。工会工作人员,在我国也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因此也是适用这一规定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第十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工会有权要求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或者有关部门认真处理。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国家有关劳动(工作)时间的规定,工会有权要求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予以纠正。
❸ 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包括
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包括()。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解析 A,B,C 。
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工会法修改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突出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中央对工会改革的新要求、完善工会法和工会工作指导思想、拓展工会基本职责、扩大基层工会组织覆盖面、体现中央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新要求、做好与相关法律的衔接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