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申请仲裁有法律效力吗
㈠ 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有法律效力吗
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裁决书一旦生效,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如果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具有以下特点:
1、终局性:仲裁裁决是终局的,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上诉。只有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当事人才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裁决或宣布裁决无效。
2、强制执行力: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可以作为执行依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内容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保密性:仲裁过程和裁决结果通常是保密的,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法律另有规定,否则不会公开。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的材料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2份及以上(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原件申请书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原籍、现住址、联系电话);企业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地址和联系电话)、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
仲裁申请书要由申请人本人签名。
2、申请人身份证明:1份;身份证双面复印件。
3、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1份;被申请人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自行到工商局网站打印企业工商登记信息资料。
4、委托他人代理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原件1份,受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委托律师代理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函、律师证复印件各1份。
5、证据清单:2份及以上(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复印件。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因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解决:自行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自行和解:是指争议双方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商量,相互让步,协调双方的关系,消除矛盾,从而求得争议解决的方法。
2、调解:是由第三方居间调和,通过疏导、说服,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从而解决纠纷的方法。
3、仲裁:是指由国家授权的专门仲裁机关行使国家仲裁权,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依法进行的仲裁。
4、诉讼: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机构裁决不服,持劳动争议裁决书依法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方式。需特别提醒的是,涉及船员的劳务纠纷,可以不经劳动仲裁直接向海事法院提起诉讼。
㈡ 协议双方约定仲裁,但发生纠纷后,某一方不同意仲裁,另一方申请仲裁有效吗仲裁结果有效力吗
借款人约定了仲裁协议,夫妻另一方不同意,仲裁照样进行,不会受影响。
《仲裁法》:
第4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5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㈢ 仲裁裁决的效力
仲裁裁决的效力是指裁决对双方当事人有无约束力,是否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执行。
仲裁裁决是具备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是仲裁庭对当事人之间所争议的事项作出的裁决。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根据我国参加的《纽约公约》的规定,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也可以在其他缔约国得到承认和执行,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国境内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即发生法律效力,它与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