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部委通知意见规定的法律效力

部委通知意见规定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5-03-27 10:23:02

❶ 部门规章法律效力

效力低于法律。部门规章就是一般指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地方规章是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 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
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排序
我国法律层面一般有4个等级,法律(含宪法)、法规、行政规章(含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谁的效力大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与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法规与规章的区别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体系框架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法律,由全国人大通过。第二层为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分为国务院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由国务院通过的是国务院行政法规;由地方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是地方性法规。第三层为规章,规章分为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由国务院组成部门以部长令形式发布的是国务院部门规章,由地方政府以政府令形式发布是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由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发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八十七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八十八条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八十九条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第九十条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第九十一条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第九十二条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第九十三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第九十四条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❷ 什么是部门规章 效力

部门规章效力是指由特定政府部门制定的规章在法律上所产生的约束力和效应。


具体来说,部门规章效力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部门规章的定义。


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以及其他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为了履行其行政管理职责,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这些规章是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管理需求而制定的。


2. 部门规章的效力范围。


部门规章效力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通常局限于某一行业或领域内部。这些规章在该部门内部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得到遵守和执行。同时,部门规章也是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3. 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层次。


在法律体系中,部门规章的效力层次低于宪法和法律,但高于其他规范性文件。它们是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针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具体问题进行细化规定。因此,部门规章的制定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的原则和精神。


总之,部门规章效力是特定政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所产生的法律约束力和效应。它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规范行业管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和修改部门规章,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❸ 部委的通知有什么法律意义

部委的通知其效力相当于部门规章。部门规章在行政诉讼中可以作为行政机关是否依法执法的依据。但是当部门规章(含部委的通知)违反法律的规定时,行政相对人或者法院可以提请全国人大审核。

❹ 部委对全国人大建议的答复法律效力么

不具有
国家部委指导意见不具有法律法规性质,属于行政指导。行政指导可以分为以助成、促进对方为目的的助成指导和以限制对方的行为为目的的限制指导。

❺ 部委通知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部委的通知,从法律效力层面讲,属于行政规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

❻ 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其它各部下的通知有法律效力吗

应该有的 都应该有。

❼ 部门通知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部委的通知,从法律效力层面讲,属于行政规章。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有法律效效力。政府部门发的通知一般讲不是法律。但是还要区分情况,看哪一级的政府部门,如果部门就是国务院的部门的通知属于是行政规章(广义的法律)。省以下的部门通知属于规范性的文件,不是法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

❽ 国家总局令能否作为民事案件证据使用

可以作为证据。这属于法律法规政策证据。只要与要证明的事实有关联,结合案件性质,也许还是最有力的证据。


一、国家文件体现的证据效力:

国务院及各部委局发布的文件所具有的证据效力,主要体现在执行方面,属于政策法令依据。例如,国家文件规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哪个部门具有管辖权,违规责任,等等。


二、证据的价值:

作为证据,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说明问题,能够印证某一事实的存在性,与客观事件的发生有着必然联系。必须能够反映客观真实性。这其中包括直接证据和旁系证据。直接证据就是不需要其他旁证相关联,直接就可以说明问题、证实事实。旁系证据则需要与相关其他证据并联、串联在一起使用,起到一种辅助证据的作用。如果不能与事实本身相关联,则没有证据价值。


三、《民诉法》规定的证据范围:

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❾ 条例和通知哪个法律效力大

在同等时来间条件下,条例具有更自高的法律效力。
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
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

热点内容
中学生思想道德要求 发布:2025-03-30 14:52:34 浏览:628
论民法的内容 发布:2025-03-30 14:52:33 浏览:225
案例学民法 发布:2025-03-30 14:48:14 浏览:603
尼日利亚的刑法 发布:2025-03-30 14:43:53 浏览:47
健康管理办法规定 发布:2025-03-30 14:38:52 浏览:526
广义法学 发布:2025-03-30 14:20:21 浏览:42
四风法规机制 发布:2025-03-30 13:45:55 浏览:478
流浪狗法律法规 发布:2025-03-30 13:44:37 浏览:387
下列行为中违背了合同法诚信 发布:2025-03-30 13:35:14 浏览:779
司法价值论文 发布:2025-03-30 13:24:40 浏览: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