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程法律效力
① 幼儿园工作规程有法律效力吗
不具有法律效力。截止日期2022年12月2日,学前教育没有专门法律,幼儿园工作规程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有相关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这些规章制度法律效力不高,立法层级较低。“规程”是关于幼儿园管理的具有法律性质的幼教行政。
② 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导则,细则等之间的区别
他们都是属于规则制度,区别在于制定、修改以及实施的对象不同,法律效力内也不同。法律较其它的效容力高。
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简单说就是“规则+流程”。
意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
导则一般由国家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用于规范工程咨询与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细则也称实施细则,是有关机关或部门为使下级机关或人员更好地贯彻执行某一法令、条例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所做的详细的、具体的的解释和补充。
③ 导则、规范、规程、的区别
导则、规范、规程的区别为:意思不同、出处不同。
一、意思不同
1、导则:由国家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用于规范工程咨询与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2、规范: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合乎规范。
3、规程:为进行操作或执行某种制度而作的具体规定。
二、出处不同
1、导则:《<艾青诗选>自序》:“‘不倒翁’只能当玩具,却不宜作为做人的导则。”
2、规范:《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这是大人家规范如此。” 邹韬奋 《萍踪寄语》九九:“记者在上期通讯里谈过 苏联 最大规范的日报--《真理报》--的最新设备。”
3、规程: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十三章:“我们党有个老规程:只要不是故意捣鬼,错了也是好同志。”
(3)规程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规范的近义词:典范
典范
读音:[ diǎn fàn ]
释义: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出处:唐弢 《琐忆》:“ 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
例句:
1、县委书记的典范焦裕禄同志最关心群众的疾苦。
2、他不是只做赔本生意的傻瓜,而是诚信经商的典范。
3、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典范。
④ 规程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不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即法律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行为,必须服从。
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本章所讲的法律效力,即狭义的法律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⑤ 规章、规程、规定、规范的区别
规章、规程、规定、规范的区别
规章: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
规程:简单说就是“规则+流程”。所谓流程即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前后相继的行动组合,也即多个活动组成的工作程序。规则则是工作的要求、规定、标准和制度等。因此规程可以定义为:将工作程序贯穿一定的标准、要求和规定。
规定:预先制定规则,以作为行为的标准(如在合同、条约、契约、遗嘱、法律中) ;权威性地确定为一种指导、指示或行动规则。
规范::即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等。
制度 规程 规定 规范 区别
1、制度 关系全局,如公司相关管理制度,部门制度,一般由行政及人事制定,应属二级文件;
2、规程,一般特指某一方面的相关流程和规则,如操操作规程,应属指导性文件,三级文件;
3、规定,可大可小,可以是全局,也可以是特指某一方面;
4、规范和规定很多单位并没有严格区分,也可表现在整体,也可以在局部,如全《公司行为规范》,《XX操作规范》;
08规范和13规范的区别
这个标题貌似你提了N遍,你的问题描述不清,缺乏针对性。永远不会有确切答案。08规范和13规范都多不胜数,你让人如何比较
monJS规范和AMD规范的区别
CommonJS是服务器端模块的规范,Node.js采用了这个规范。
根据CommonJS规范,一个单独的文件就是一个模块。加载模块使用require方法,该方法读取一个文件并执行,最后返回文件内部的exports对象。下面就是一个简单的模块文件example.js。
法律、念简流程、规范的区别?
拘束力的不同!
首先,三个对于员工对于公司都是有拘束力的,不过当三个之间相互矛盾的时候,法律最大,规范次之,流程这个东西好像不是设定权利义务的,只算个办事套路吧?和那两个性质上归为一类进行比较有点牵强。
jtg d60-2004规范和2015规范的区别
jtg d60-2015与jtg d60-2004比较,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修订:
1) 增加了桥涵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耐久性要求;
2) 完善了极限状态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3) 改进了作用组合分类及计算方法;
4) 调整了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仔拿裤;
5) 增加、完善了各种作用标准值的计算规定;
6) 完善了有关桥涵总体设计、环境保护、交通安全保障工程等的相关规定;
7) 增加了桥涵风险评估和安全监测的相关规定。
详见::wenku../view/316992c9a8114431b80dd83d.
规划局规划局根据规范的规范的规范的规划将国际化
活动时间爱回到家爱上就打开哈是空间和健康撒的
导则、规范、规程、的区别
他们都是属于规则制度,区别在于制定、修改以及实施的对象不同,法律效力也不同。法律较其它的效力高。
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简单说就是“规则+流程”。
意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
导则一般由国家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用于规范工程咨询与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细则也称实施细则,是有关机关或部门为使下级机关或人员更好地贯彻执行某一法令、条例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其所做的详细的、具体的的解释和补充。
intel 2.3版电源规范和2.31版规范的区别?
1)将在ATX12V 2.3版规范上去掉PW-OK信号重新加回到ATX12V 2.31版当中。英特尔内部经过多次的试验后,发现在去除PW-OK的信号时会造成输出直流电的时间延长,从而增大电力损耗。
2)对CFX12V的交错负载进行一系列的调整。这项调整几乎是针对所有的ATX12V规范,英特尔进一步对CFX12V的交错负载作了一系列的调整,其中最小负载敏仔部分调整最为突出。通过修改后的调整,使得交叉负载调整率有所提高。并通过对交叉调整的优化,从而使电源的输出电压更加稳定。这也就预示着用户能够更为自由的搭配CPU以及显卡,而不用担心会出现兼容性或不稳定等问题。
3)增加了RoHS环保标准,并提升至最高地位。RoHS-2002环保标准(《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由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于2003年1月27日正式公布,规定针对电气设备中的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6+,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等含量进行限制。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英特尔已经加入到保护全球环境以及拯救全球气候的行动计划中来。
4)更严格的要求提升转换效率。这也是英特尔为履行其提倡的节能环保计划而不断作出的努力,同时也接纳了中国3C强制认证针对EMI电路所做出的规定。在确保持续提升节能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稳定性。
原则与规范的区别
原则是指 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例如 经营管理的目标原则,经营管理的目标不是支配,而是满足劳资双方为优先。满足是指处在某一时点下,从各个状况,双方都能同意的水准。也就是双方设定同意的目标。
制度是管理的行为过程准则,它规定了人们在各种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强制执行,用行政手段检查,明确责、权、利,以责任制为核心。例如 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标准是对大量重复的现象做出的统一规定,是行为成果的标准,有强制执行的,也有供参考执行的,用技术手段检查,明确质与量的规定性,以统一尺度为核心。例如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⑥ 规程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不具有法律效力,法律效力即法律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行为,必须服从。
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本章所讲的法律效力,即狭义的法律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三百四十一条 对我国法律体系、诸要素的法律效力等级及其适用规则规定如下:(1)宪法具有最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3)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6)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7)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此外,根据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任何法律,均不得同各自的基本法相抵触。
⑦ 规章、规程、规定、规范的区别
规章、规程、规定、规范的区别:
1. 规章:
规章是规定和制度的总称,通常用于组织管理特定领域或机构的日常运作和事务。它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可以是针对某一具体工作或活动的详细规则,也可以是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制定的措施和方法。规章一般具有法律效力,是由相关权威部门制定的行为准则。
2. 规程:
规程更侧重于对某一技术操作或工作流程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指导。它详细描述了某一过程或任务的实施步骤和方法,确保操作者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或目标。规程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3. 规定:
规定是特定领域或机构内部制定的关于行为、活动或事务的准则或标准。它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或方面而制定的,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约束力。规定的内容相对具体,且往往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4. 规范:
规范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标准、准则、行为规则等多个方面。规范通常用于描述某一领域或社会中普遍接受的行为或事物的标准,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应遵循的准则。规范可以是法律、道德、行业等方面的标准,具有指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
详细解释:
规章通常是一个组织或机构为达到其目的而制定的全面性的行为准则,内容较为宽泛,可能涉及组织管理、人员职责、工作流程等多个方面。规程则更加具体,主要关注某一技术操作或工作流程的详细步骤和方法,确保操作的统一性和标准化。规定则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或方面制定的具体准则或标准,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约束力。而规范则是一个更为抽象的概念,涵盖了标准、准则等多个方面,用于描述某一领域或社会中应遵循的行为或事物的标准。
这四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运行的基础,确保人们的行为和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