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撤诉后财产保全的法律效力

撤诉后财产保全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5-04-01 21:32:11

㈠ 原告诉讼撤诉,财产保全自动解除吗

撤诉后,财产保全是否应该解除,先后有两个法律规定予以明确。没有自动解除这一说,原告申请解除或者被告申请解除。

第一个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没有规定撤诉要解除保全。2015年2月4日施行。

第二个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撤诉的解除保全。2016年12月1日施行。同时规定以此规定为准。

所以目前的司法实践应该是撤诉要解除保全的。

附相关规定内容: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1月30日

第一百六十六条 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解除保全裁定: (一)保全错误的; (二)申请人撤回保全申请的; (三)申请人的起诉或者诉讼请求被生效裁判驳回的; (四)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解除保全的其他情形。 解除以登记方式实施的保全措施的,应当向登记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保全人应当及时申请解除保全:

(一)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

(二)仲裁机构不予受理仲裁申请、准许撤回仲裁申请或者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的;

(三)仲裁申请或者请求被仲裁裁决驳回的;

(四)其他人民法院对起诉不予受理、准许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

(五)起诉或者诉讼请求被其他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驳回的;

(六)申请保全人应当申请解除保全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收到解除保全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裁定解除保全;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裁定解除保全。

申请保全人未及时申请人民法院解除保全,应当赔偿被保全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被保全人申请解除保全,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间内裁定解除保全。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本规定施行前公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㈡ 原告撤诉但是不解除保全

一、撤诉后法院不撤销保全怎么办
在民事诉讼中,经常有原告起诉后申请诉讼保全,要求对被告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等措施,但在起诉后由于种种原因在案件判决前撤诉,但没有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此时法院应如何处理,存在不同认识。
诉讼保全根据法律规定有两种情形:即依申请保全和依职权保全。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很少依职权进行诉讼保全,而是由当事人申请进行诉讼保全,体现出“当事人主义”的特色。笔者认为,当事人撤诉是对诉权的放弃,放弃诉权,也就不需要进行诉讼保全,因此原告应当在申请撤诉时一并提出解除保全的申请。如果原告没有同时提交解除保全的申请,法院应告知其提出解除保全的申请。如果原告还有另案(同一被告)要起诉,必须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进行起诉,并重新办理诉讼保全措施。如果原告在法院告知后,既不提出解除保全要求,也不提出有另案起诉暂不能解除保全的申请,则法院可依职权解除诉讼保全措施。笔者建议,将来民事诉讼法可以进行如下修改:
原告在起诉并申请法院进行诉讼保全后又申请撤诉,法院经审查同意撤诉的,应告知原告在申请撤诉之日起三日内提出解除保全申请;原告若提出有另案需起诉要求继续保全的,应在三日内提交继续保全申请书,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的,法院可顺延15日,原告需在15日内另行起诉并办理保全手续。原告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解除保全要求,也没有其他合理理由继续保全的,法院应当依职权解除诉讼保全措施。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有以下情况的,应当解除保全措施:
1.财产保全的原因和条件不存在或者情况发生了变化。比如,被申请人已主动将申请人请求的标的物提交人民法院保管;又如,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后,被申请人自行履行了义务;再如,申请人向人民法院声明放弃请求权。
2.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后,如果被申请人提供了担保,人民法院认为此担保可以满足申请人一方的权利请求,应当解除对被申请人财产的保全措施。
3.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不起诉的。诉前保全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人民法院采取诉前保全措施后,申请人应抓紧时机与被申请人解决民事纠纷,不能解决的,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撤销保全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解除财产保全,以免被申请人因保全时间过长而扩大经济损失。
三、民事诉讼怎么申请撤诉
申请撤诉的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撤诉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本诉的进行。
(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申请撤诉是原告处分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行为,除非原告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任何人不得强迫原告申请撤诉,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
(3)撤诉必须合法。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申请撤诉的人必须是有申请撤诉权的人;申请撤诉在实体上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4)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申请符合条件的,裁定准许撤诉,案件审理终结;申请不符合条件的,裁定驳回申请,案件继续审理。不论是否准许撤诉,都必须以裁定的方式告知当事人。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意见》明确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依法准许原告撤诉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被告作为另案被告,诉讼另行进行。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案件,如果当事人有违法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法院可不准撤诉。

㈢ 原告撤诉且故意不解除财产保全,现在准备法院举行听证会,被告可以不经听证会解除财产保全吗

1. 原告已经提出撤诉申请,并且明确表示不希望解除对被告财产的保全措施。目前,法院计划举行听证会以处理此案件。
2. 被告是否可以不经过听证会就解除财产保全,取决于法院的裁定和程序。通常情况下,法院在批准原告撤诉的同时,应当主动解除已经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
3. 如果原告撤诉,法院通常不需要举行听证会就可以解除财产保全。这是因为法院在处理撤诉案件时,应当综合考虑案件的整体情况,包括已经采取的保全措施。
4.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三条,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如果出现特定情况,申请保全人应当及时申请解除保全。这些情况包括诉前财产保全措施超时未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仲裁申请被驳回等。
5. 如果申请保全人未及时申请解除保全,导致被保全人遭受损失,申请保全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6. 被保全人可以申请解除保全措施,如果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裁定解除保全。

㈣ 解除保全依据的法律条款

解除保全依据的法律条款是什么?主要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第104条等法律规定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银掘孝,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以下由我为大家具体解答这个问题,并带您了解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所帮助。一、解除保全依据的法律条款财产保全解封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散谈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民事诉讼法》第104条规定:财产纠纷案件,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三条: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保全人应当及时申请解除保全:(一)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二)仲裁机构不予受理仲裁申请、准许撤回仲裁申请或者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的;(三)仲裁申请或者请求被仲裁裁决驳回的;(四)其他人民法院对起诉不予受理、准许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五)起诉或者诉讼请求被其他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驳回的;(六)申请保全人应当申请解除保全的其他情形。人民法院收到解除保全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裁定解除保全;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裁定解除保全。申请保全人未及时申请人民法院解除保全,应当赔偿被保全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被保全人申请解除保全,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本条第二款规定的期间内裁定解除保全。第二十四条:财产保全裁定执行中,人民法院发现保全裁定的内容与被保全财产的实际情况不符的,应当予以撤销、变更或补正。
二、诉讼保全的解除的条件是什么诉讼保全的解除在《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的规定,诉讼保全的法定解除条件是:
(一)申请人自愿申请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人在诉讼过程中申请撤诉并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则采取保全措施的目的和意义已不复存在,人民法院亦及时解除诉前保全。
(二)被申请人提供了相应数额的可供执行的财产担保,应当解除财产保全。对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人民法院应当严格审查,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可以是现金担保、实物担保,也可以是资信可靠的保证人出具的保证书。无论何种担保,要以人民法院易于控制和便于执行为标准。担保金额要与保全财产的价值或申请人请求的价值相当。实践中,担保一般是现金或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资信很好的大型企业出具的担保。另外,向人民法院提供的担保应是无条件、无期限、锋稿不可撤销的,否则不予接受。若担保人提供了金额不足的担保,可以接受,但仅对相应价值解除保全,而对与不足部分相当的财物,继续实施保全措施。
(三)有其他应当解除保全措施情况发生的,如当事人已自觉履行了调解书或判决书所确定的给付义务,或作出财产保全裁定的人民法院或上级法院发现采取保全措施明显错误的等,均应依法及时解除财产保全。
三、保全是否可以因被申请人提供担保而解除保全可以因被申请人提供担保而解除。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是为了保护其合法权益,而被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的,足以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所以法院应当裁定解除财产保全。
以上就是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解除保全依据的法律条款的相关知识,对此,主要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第104条等法律规定中。
热点内容
市北区法院 发布:2025-04-03 02:00:31 浏览:349
员工法律知识培训讲座6 发布:2025-04-03 01:31:44 浏览:28
行人闯红灯法规 发布:2025-04-03 01:31:38 浏览:333
婚前协议书如何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03 01:19:04 浏览:172
一墨律师 发布:2025-04-03 01:18:11 浏览:500
董事会印章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03 01:17:23 浏览:118
安定里法院 发布:2025-04-03 01:12:35 浏览:589
法官庭务会 发布:2025-04-03 00:47:46 浏览:237
对遵循职业道德 发布:2025-04-03 00:42:57 浏览:983
顺德刘敏律师 发布:2025-04-03 00:32:16 浏览: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