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串标围标行为法律责任
㈠ 串标围标的法律认定
【法律分析】
围标串标的法律责任处为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串通投标罪指的是投标者相互串通投标的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是其他投标人的利益,或者是投标者和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是其他的投标人的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以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同时并处或者是单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三条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㈡ 关于围标串标,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一)行政责任
1、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2、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3、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4、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二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情节严重指:
(1)以行贿谋取中标;
(2)3年内2次以上串通投标;
(3)串通投标行为损害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4)其他串通投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民事责任
串通投标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一般是根据实际造成的损害作出相应的赔偿。
(三)刑事责任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三条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第六十七条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处罚。投标人未中标的,对单位的罚款金额按照招标项目合同金额依照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比例计算。
投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行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1年至2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
(一)以行贿谋取中标;
(二)3年内2次以上串通投标;
(三)串通投标行为损害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四)其他串通投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投标人自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处罚执行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又有该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或者串通投标、以行贿谋取中标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行政法规对串通投标报价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㈢ 招投标围标串标最严重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根据《招投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对于相互串通投标或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行为,法律给予了明确的处罚措施。具体来说,如果投标者采取向招标人或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方式以求中标,则所中标项目将被宣布无效。同时,对于此类行为,将处以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十的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相关责任人处以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罚款。如果有非法所得,还将被没收。情节严重者,可能会被取消一至两年内参与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投标资格,并被公开通报,甚至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更严重的情形下,会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若这种行为给他人带来了损失,投标者还需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表明,串通投标不仅会受到行政处罚,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这一法律条文旨在维护招投标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保护广大投标者的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串通投标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还可能涉及贿赂等非法活动,这些都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格制裁。因此,所有参与招投标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
通过严格的法律手段,可以有效打击串通投标等违法行为,保护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这也提醒所有参与者,必须诚信守法,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招投标环境。